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升高校校报影响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仕安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3):126-128
信息时代,高校新闻媒体由传统的纸质媒体——校报一枝独秀到眼下的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四驾齐驱,校报主流媒体的地位已受到严峻挑战,尤其是与网络新闻相比,校报往往扮演着"迟到的重复者"的角色。在如是新形势下,校报要生存发展,继续起到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惟有改革创新,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章静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79-180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各项工作开展的理论指导,高校校报的工作也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在高校宣传工作的大背景下,论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校报工作的趋向、特点,并因此提出了校报工作开展的思路,努力对办好高校校报做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不断提升高等学校校报影响力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校报的责任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加校报影响力是摆在高等学校校报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作者从多年办报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提升校报影响力的创新性思考。增强校报影响力,首先需要创新办报理念,即树立为师生服务、文化办报和办报育人的理念;其次要创新版面、形式和发行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要,缩短办报周期、创新版面形式、创建网络平台、完善发行渠道等。最后是实现版面内容与编辑手段的创新,在增强校报的可读性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不断拓展和丰富校报功能,不断提高等学校校报的可读性,最终才能增强校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耿文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94-95
长期以来,校报普遍存在着出版周期长、信息容量小、新闻时效性差、形式呆板单调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校报新闻的广泛传播,削弱了校报的传媒功效。质量是报纸的生命,如何增强报纸可读性,如何发挥校报在学校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是摆在高校校报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孙超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4):109-111
典型宣传在新闻宣传中占有重要地位。校报作为高校主流报纸,探索和研究典型宣传策略,理应把新闻宣传的共性和校报报道的个性结合起来,把正确的舆论引导和特有的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从典型宣传的内涵创新、宣传策略和校报编辑职能建设等方面着手,以典型宣传感染师生,以深度报道引导师生,以鲜活新闻贴近师生,使典型宣传体现时代性,保证先进性,突出平民性,努力打造校报作为学校主流媒体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6.
汤伟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12)
高校校报是指由学校党委主办的以校内师生员工为主要读者的报纸,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和理论宣传工具.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高校校报在校园的传播优势受到一定的冲击,笔者就高校校报的新闻策划的必要性、新闻策划的基本内涵以及新闻策划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强化校报在校园媒体中所特有的权成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吴秀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4):93-96
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旨在采用最合适的新闻表达方式,更好地配置新闻资源,获得最佳新闻效果。新闻报道策划和新闻编辑策划是新闻策划的两大手段,二者犹如飞机的双翼,对办好一张报纸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主要探讨在网络化、全球化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高校校报编辑强化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校报编辑策划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如何开拓思路打好编辑策划牌。 相似文献
8.
于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65-68
高校校报是一份生长于特定的校园环境,面向特殊的读者群,满足特定需要的报纸.影响力是校报生存的命脉,校报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力关键在于恰当的定位和创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围绕高校校报品位的提升,在把握报纸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仅论述了高校校报所应具有的标题醒目化、头条深度化、图片细节化、版式模块化、栏目特色化和文风新颖化等风格和特色,还着眼于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综合借鉴优秀报纸的办报经验,进一步提出了高校校报应建立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通过培训提高编辑记者素质、扩大编辑记者视野和建设新闻通联队伍扩大稿源等具体的工作举措. 相似文献
10.
陈健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Z1)
随着电脑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 ,高校校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管理 ,增加投入 ,突出特色已成为高校校报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顾涧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60-62
报纸言论是一定的社会舆论的文字表现形态,在多种媒体的新闻评论中,报纸言论是居于主导新闻言论的地位,发挥着社会舆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广州日报的言论建设实践看,言论建设也是体现主流新闻和大报风范的风向标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从都市报的转型看社会新闻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林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157-16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都市报,不仅给中国报业家族带来了新面孔,而且也推动了新闻观念的演绎,社会新闻的流变当是其中的突出之点. 相似文献
13.
余飞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2)
从解析大学生就业力入手,阐述了高校传媒对提升大学生媒体人就业力的作用,进而提出了发掘高校传媒的教育潜力,提升大学生媒体人就业力的措施建议:(1)建立高效的传媒管理制度体系;(2)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梯队培养计划;(3)探索与社会传媒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4)鼓励大学生媒体人在传媒领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14.
高校报“报网合一”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素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21-522
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校报读者群有限、出版周期相对较长等问题,提出了“报网合一”的解决办法。从高校校报“报网合一”的发展形式、优势、可行性三方面展开了论述,经实际运用证明,采用“报网合一”形式办高校校报既能保持传统纸媒介的特点又能发挥网媒介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校校报副刊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为提升高校校报副刊舆论引导能力,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总结近年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报副刊的改革与创新实践,从贴近实际原则、增强新闻性、坚持以人为本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高校校报利用副刊增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137-140
通过文献分析及调查研究方法,探讨新时期都市报时评繁荣的背景与特征。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都市报时评的繁荣不仅是一种文体的复兴,更是社会话语权扩张或下移的标志。公民言论空间扩展、利益群体意见多元以及传媒竞争共同推动了都市报时评繁荣与发展,并且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英语报纸中的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从《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下载语料并建立语料库。从中选出12篇新闻作为样本进行手动分析。围绕三大语言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体现其词汇语法层面的及物性与语态、语气与情态、主位结构以及字系结构系统进行详细分析,进而解释情景语境的3个变量(语域、语旨和语式)如何在语义层面决定功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常民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2):116-119
19世纪初期,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迎来了大众化报纸的蓬勃兴起。普利策经营的《纽约世界报》就是这一时期成功的典范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的大众化报纸异军突起,也成为我国报业新时期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20世纪初,我国日渐成熟的都市类大众化报纸应该以史为鉴,在服务市民、引领生活的同时,更要关注民生疾苦,强化舆论监督,牢记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执政资源属性是当代中国党报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否有利于执政,应成为衡量党报办得好不好以及对党报 的领导方式科学不科学的新标准。承认党报的执政资源属性,要求党报不断扩大读者群、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传播要有 实效,真正深入民心。承认党报的执政资源属性,要求各级党委不但要支持党报改革创新,而且要推动和督促党报不断 进行改革创新,要善于领导和监督党报,改善对党报的领导方式。 相似文献
20.
郑小强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40-44
随着信息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报业市场面临严峻考验,阅报人口逐渐出现老龄化倾向。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分析老龄化程度与报纸发行量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老龄化对报纸消费市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老龄化程度与报纸发行量高度正相关,老龄化对报纸的发行量、消费结构、报纸读者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老龄化既促进了中国报业"量"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报业"质"的提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