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马步升的长篇小说《青白盐》运用新历史主义叙事方式,把对土地、故乡、乡民原生态的描写和刻画同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情风俗的描绘,通地地道道、简练隽永的陇东乡土语言、还有作家自己对故乡、对乡民的深切同情和忧患,熔铸成一片凝练、质朴、幽默的长篇小说,表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中庸宽和,坚韧飘逸,生生不息的精神,把小说艺术推向了极致。文章从地域环境下民族精神的反思、新历史主义的叙事方式、负载着深层文化意蕴的民歌俚曲和方言俗语的运用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明清青花瓷业发展、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海洋性的成长,漳州窑的兴起是其中的典范.漳州窑的兴起是景德镇窑青花瓷业向闽粤沿海空间转移的一个直接成果,其青花瓷业的形成是模仿明代中后期以来景德镇青花瓷业技术的产物.漳州窑的兴起根植于以东南沿海为中心的环中国海海洋社会经济文化体系,以月港为中心的闽粤沿海海洋社会经济的繁盛和葡、西、荷等西方洋船的东渐,是漳州窑兴起的外在拉力. 相似文献
3.
谈谭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明代中前期青花瓷器大量出现在中东、西亚和东非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其特殊的造型、纹饰、工艺和色料曾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兴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中东西亚等地的穆斯林商人从明代中国大量"定制"青花瓷器后运回国内.然而,明代御窑厂的设立、制度和使命,明青花的造型和纹饰,特别是明代"回回瓷器"的种类、样式以及作为核心装饰的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内容,都与"定制"说法难以吻合,它们都显示了明代中前期青花瓷的内销性质,其中以宫廷和皇室需求为主. 相似文献
4.
5.
LI Jian-rong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由喧嚣归于沉默,甜蜜变得咸涩;由华艳降落空寂,幽香化为轻淡。由人生的快意回到心觉的哀伤,是审美的极致,也是人生的悲壮,是历史的循环,也是文化的旋荡。由小说的本位出发建立一个封闭而开放的艺术系统,传达这些复杂而单纯的审美感觉,创造现代与古典兼具的文学形象,是蜂巢语体强劲的艺术功能,也是马步升长篇小说《青白盐》的艺术特色。本文围绕着蜂巢语体与长篇小说的辨证关系,对现代小说叙事的外部边界和内在属性作了深入思辩。 相似文献
6.
李宏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64-67
在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对"卡塔西斯"有种种解释.这些解释大致可分为"净化说"、"宣泄说"两大类.我国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是主张净化说的,但他的净化说却包含有宣泄的意思;罗念生先生把"卡塔西斯"译为"陶冶",主张具有东方诗教色彩的"陶冶说".而笔者认为,艺术中的"卡塔西斯"作用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情感现象,它涉及美感的心理机制,也包含着对美学许多重要问题的理解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8.
李玉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31-34
本文认为,在推动纯文学的健康发展,增强作家向自我回归的意识,让文学摆脱西方话语的控制,为建构跨世纪文学提供借鉴这四个方面,“新状态”的提出功不可没。在概念的界定,对创作界的纠偏以及创作实践的匮乏方面,又显示了“新状态”理论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周谷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4)
"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的境界",作为一个命题,追溯得早一些,我是在一九五七年考查创作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时,我论述创作过程应该是由主观到客观的斗争,创作开始之先作者有强烈的主观要求;创作进行之时,主观与客观有尖锐的冲突对抗;创作成功之后,主观应已表现为客观了.主观被表现为客观之时,作品完全出现之时,作者应已斗争胜利,完全由矛盾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绝对自由,到达艺术境界,这就是无差别境界,即没有矛盾或差别消除,矛盾平衡,对抗消亡的境界,从正面说又叫绝对境界.处在这个境界,平常我们所谓的主观与客观,是没有区别的.后来,我又进而论述了生活上亦必有无差别境界. 相似文献
10.
张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3):45-50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为标准达到字调的相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不仅不是"病犯"而是"用四声以制韵"的"韵",它只有在并提时才具有意义。沈约没有提出过"八病"之说,"八病"是后人基于"八体"言论而产生的一种附会,而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归入"八病"则是附会之上的附会。沈约的《答陆厥书》等文章廓清了"四声"与"五音"的区别。他的"声律论"建立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过渡的桥梁,也导致了"拘声韵"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张自然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26-132
钧瓷文化精神是钧瓷文化的本质,体现在钧窑兴衰、工艺流程、艺术造型、色彩纹饰、民间传说等各种钧瓷文化现象中,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是其核心,同时还包括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理念,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勇气,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胸怀,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品质,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意识等.这些思想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是钧瓷产业、钧瓷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钧瓷产业发展及钧瓷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靳青万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1999年 4— 5月间 ,许昌市区内一建筑工地新出土了一批古瓷片。这些古瓷片揭示或证实了以下几个问题 :1.许昌曾是古代中原一处重要的瓷器转运枢纽和大型瓷器集散地 ;2 .确有“碗豆青”色的“汝州新窑器” ;3 .邓瓷中也有底、足满釉芝麻支钉支烧 ;4 .童贯家可能在临汝窑定烧过瓷器 ;5.柴窑瓷片首次出土 ;6.清宫所藏“黑釉柴瓷”当属后周前期“郭窑”产品 相似文献
13.
李心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65-67
从越窑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来认知修复越窑瓷作色仿釉的历史价值,从越窑瓷釉面呈色的复杂性,对其作色仿釉材料的科学选择进行阐述,在学习和借鉴一些修复专著中有关作色仿釉技法的基础上,试图对其修复要领作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认识,从而使古陶瓷传统的修复技艺更加科学严谨,达到正确认知文物修复技术的科学性和提升修复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瓷上绘画装饰仍然以传承传统为主导,没有真正融入现代陶艺的理念.不再是主流艺术的中国瓷上绘画装饰将向何方向发展?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陶瓷艺术,现代瓷上绘画装饰必须传承传统;但要获得新的生机,瓷上绘画装饰必须融入时代的发展,体现现代文化;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吸纳外来文化会让中国现代瓷上绘画装饰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15.
邱红革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66-167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花苑中,青花瓷是一朵独具风韵的奇葩。它的色彩素雅清丽,明净单纯,简逸自然;它的图案纹饰团花锦簇,生机盎然,典雅雍容;它的色彩晕色浓淡有致,意境无穷,令人心生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6.
元代青花瓷器在青花瓷的发展史上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山西省博物院藏元代青花瓷——青花缠枝高足杯和青花缠枝牡丹纹罐是它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型特点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王苏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5):117-120
宋代瓷器纹饰题材内容丰富,装饰形式多样,还呈现出大量巧夺天工的自然纹饰。宋代瓷器的纹饰反映了宋代的士民文化和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后来瓷器装饰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瓷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梁淼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2):76-85
雍乾至晚清景德镇大运瓷器的件数逐渐减少。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有晚清御器的档案 ,内列晚清大运瓷器的名数 ,道光二十九年 (1 849年 )的名数有代表性。乾隆二年 (1 737年 )唐英奏报了一份次色御器的表册 ,由此档可以与明代比较青花的制价。乾隆年间青花器的制价低于明代 ,反映了清代御厂制瓷技术的进步。晚清大运瓷器的制价和烧成率反映了制瓷技术的下降。大运瓷器的制价在较长时期内影响民窑瓷器的价格 相似文献
19.
刘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2):34-37
陶艺作为一个独具品格的艺术门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陶瓷业在鄂西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挖掘和研究鄂西陶土资源和制陶工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改良陶瓷业,能更好地促进鄂西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方各国 porcelain的拼写大同小异,学界普遍认同著名汉学家伯希和的研究 :porcelain的 语源与汉语无关,它源于法语 porcelaine(子安贝),而后者又源于拉丁词 porcellana(子安贝),该拉丁词又 由 porcus(猪)及 pucelage(处女状态)派生。但跨文化研究表明,porcelain是汉语“波斯蓝”的对音,得名源 于中国古代制瓷所用从伊朗进口的色料。历史上,西方人先认识瓷器,后认识子安贝。因而,在西方语言 中,该词先有“瓷器”义,然后再分两个方向演变 :一从外貌、形状的角度,衍生出“子安贝”、“贝壳”、“货 币”、“牙齿”等含义 ;另一从颜色(“青花”)的角度,产生“马齿苋”等词汇。这一研究成果还证实,至少在元 代,我国制瓷用的上等色料确实来自伊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