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层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突破点。因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随着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以往隐含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凸显且尖锐化,并集中表现、反映在基层。在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下,基层政府面对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管理难题。无论是协调社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矛盾凸显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矛盾日趋复杂,涉及到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从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情民意调查机制、矛盾化解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双向运动的视角研究政府治理,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协调。社会双向运动中出现的社会转型危机是每个国家转轨必然经历的阶段,而不是所谓的"崩溃论",政府治理是有效应对社会转型危机的必然选择。社会双向运动对我国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既符合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4.
潘茜 《决策》2011,(4):I0008-I000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经济、政治、社会体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 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经济向城镇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国原有的社会体制和规范在某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成分多元化、公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社会大背景下,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人性化执法正在诸多环节中体现出来,对公路执法队伍、行业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我国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国在渐入世界强国行列之时,也面临着社会转型的种种挑战,而社会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未来社会利益的分配调整、各项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与如今社会管理的改革方向与创新思路息息相关。社会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探讨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意义,从国情出发,提出了改革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春光 《决策探索》2013,(18):29-30
“设备越先进,民心越疏远,”“天罗地网”的社会管理格局解决不了情感、信任问题,反而有可能存在疏离感情的危机,造成一种逆反的社会心理。 最近几年,社会管理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各地政府都在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对策、新思路。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原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和体制已经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变化不适应的问题。有人极力主张从顶层设计上寻找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之方法和体制,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太重视所谓顶层设计,而这样的设计往往出现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这远不是简单的顶层设计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频频发生的社会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文章选取社会管理事务中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管理作为切入点,重点从行政法角度对典型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我国基层政府的应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界主要的观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社会正处于全面社会转型与结构性变迁过程中 ,社会管理模式转变是核心议题。综观社会管理战略演变与世界历史经验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变事关全局、任重道远。中国社会管理模式正由计划经济体制的静态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动态管理转变。社会主义制度、民主政治、市场机制与社会福利完美结合是动态管理模式的核心社会机制与精髓。一、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管理议题的战略意义中国社会正处于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社会转型与结构性变迁时期 ,改革传统社会管理模式 ,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模式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领域的突飞猛进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威胁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大背景下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并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妥善解决民众关心的问题,防止社会的大规模动荡,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透过培育公民精神来增强公民互信、透过构建公共领域来培育道德规范,透过积极鼓励第三部门的发展并努力拓宽民众的参与渠道等方式来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此来解决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3.
正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中国的基石,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传统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面临挑战,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必须善于用法治精神推进社会治理、用法治思维谋划社会治理、用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切实把社会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法治建设主题经由"法治国家"(1997年)、"法治政府"(2003年)的经年深化后,亟须落脚于法治社会建设,以扭转法治单极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协同推进。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对  相似文献   

14.
《办公室业务》2011,(3):53-53
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五大方面:首先,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还没有完全形成、确立;第二,管理的体制、格局与现在快速流动的社会、快速变动的社会结构,高度复杂化的利益结构和人民的多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第三,在机制上,特别是在维护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符合现代需求的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转型的这一大背景。所以说,企业管理必须要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来应对市场经济下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结构逐渐优化,社会活力逐渐增强,但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型性社会问题,影响和冲击了社会稳定与民心安定。怎样认识和理解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社会稳定的关系,怎样通过转变社会控制机制来谋求高质量的社会稳定,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每个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和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社会稳定和社会控制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全社会进入了急剧的转型时期,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社会结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转型处于关键时期,极易出现群体性事件。一部分社会矛盾很容易通过互联网被合理放大,对社会和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基于网络民意表达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分析,希望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8.
吴玉岭 《决策》2006,(10):35-36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急遽变革中,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空前繁杂为公共权力“跑马圈地”找到了借口。在各类强化管理的名义下,政府的触角一次次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在一些有油水的“新空间”,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政策“打架”也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体制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而对社会服务和管理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是组织社会生活、建构公平正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体制,就是通过利益平衡和协商对话的功能。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中去。提升社会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社会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共危机的频发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事务的管理者,NGO作为代表公民意志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协助政府调动分散社会力量,快速有效地应对危机,充分发挥"第三种力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NGO参与的困境,提出完善NGO在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对策,提高公共危机的治理能力,使其更高效地应对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