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论述了《论持久战》一文的伟大意义。作者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著作中,坚持以客观的和全面的观点考察抗日战争,即以抗日战争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各种条件为根据,并对这种客观根据进行全面的矛盾分析,从中引出了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方法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
《论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它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中日战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富有预见性的科学推论,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篇指导军事行动的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篇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哲学底蕴的不朽檄文。本文通过阐述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和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等原理,来分析中国抗战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从而揭示这一不朽篇章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3.
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六十周年到来之际,我重读了毛泽东同志的一部分军事论著。其中《论持久战》一文,是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指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著作。它不仅是毛泽东同志的军事代表作,也是一部用辩  相似文献   

4.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一部军事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堪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它照亮了抗日战争的道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重温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论持久战》,对于我们今天的事业是十分有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于以军事斗争为中心的抗日战争,20世纪90年代的今天也不同于三四十年代的昨天,但两者都是发生在20世纪的中国,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指导下所从事的…  相似文献   

5.
<正>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它既是一篇军事著作,又是一篇哲学著作,它是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制订战略方针、指导革命战争的光辉文献。值此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重新学习这篇著作,对于我们在当前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一部指导抗战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军事哲学的经典之作。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将理论与战争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运用分析和综合的辨证方法,对中日战争双方的矛盾特点、战争性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体现了辩证法与认识论、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的进程及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今天,毛泽东科学预见思想也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于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四年了。其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介石,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论持久战》一书的真理绝不会因此而过时。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刻地看出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认为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运用辩证法对抗日战争的全局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具有明显的系统观点。第一、把研究对象即抗日战争视作一个客观系统;第二、从系统整体性和有机关联性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抗日战争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第三、在历史动态的系统中把握战争的来龙去脉;第四、强调战争要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五、阐发了在战争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战争系统的择优性和最优化方法的关系。这些战争系统观点是对抗日战争实现科学预见的重要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从中日双方的历史、现实、政治、军事、人民、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大体经历三个发展过程;最终的结论是:日本必败,中国必胜。毛泽东通过科学的预见,全面地论述了抗日战争的整个过程、对策、趋势和结果,具有前瞻性。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特别是他论述中国革命战争问题的重要著作,提供了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最光辉的范例”。而《论持久战》正是这样的光辉范例之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以马克思主义的洞察力和无可争辩的逻辑力量,运用分析和综合的辩证方法,对中日战争双方的矛盾特点及其总体,战争的性质、过程及其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体现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体现了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他既从战争的历史发展中发现了事物固有的内在逻辑和规  相似文献   

11.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高校的"两课"教育工作,但"两课"教育多年来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运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使用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两课"教育效果,可以确认,任何"悲观论"和"速胜论"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两课"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对于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尤其是唯物主义知行观扬弃的结果,是具有中华民族思维特点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论》的这一特点,对于在当今中国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哲学上也有极为丰富和精辟的思想。他发挥了柳宗元、张载、王安石等人的唯物论思想 ,丰富和发展了哲学气本论 ,在宇宙观、无神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的建树 ,在许多方面不仅与程朱的唯心论相对立 ,而且超越了前辈唯物主义哲学家 ,开启了后世哲学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老子"道"论的理论旨趣及其思辨特性的疏析,指明老子"道"论乃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哲学形态,其体(无)用(有)合一的本体论思辨特性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辨的理性传统;提出由"道"论展开的哲学认识论乃是不同于西方哲学逻辑认识论的精神认识论,它不是逻辑范畴的认知,而是精神范畴的体认,并指明老子"道"论内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而非宗教)理念.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论》是一部政治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这部著作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辩证法方面,毛泽东非常善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世情、国情和阶级关系。在认识论方面,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加以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个新的科学概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认识能动的观点和变革的观点突出出来了。在唯物史观方面,毛泽东在密切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刻地论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国体和政体等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康德主义者顺应着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拒斥形而上学,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利用新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使得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而且构建了新的哲学学科:价值哲学。价值哲学的构建,不仅是哲学领域的开拓,而且也给德国和西方的文学思想提供了新的哲学视野和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17.
新康德主义者顺应着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拒斥形而上学,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利用新兴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使得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得到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而且构建了新的哲学学科:符号哲学。符号哲学的确立,不仅是哲学领域的开拓,而且也给德国和西方的文学思想提供了新的哲学视野和思维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历了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三个阶段。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是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其关注对象的价值论美学思想。异化和美是马克思《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价值评价性、价值理想性、价值人文性、价值关系性以及价值宏观性五个方面,构成《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也存在怀疑论和可知论之争。庄子和惠施虽然不是两方代表,但二人在他心问题上的争论确也深刻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认识论思想所达到的高度。这次鱼乐之辩无论就双方的思辩性还是逻辑推理的缜密性都为后人所称道。通过分析二者逻辑推理过程,以剖析其思想的渊源,从而审视庄子和惠施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汉文 《国际论坛》2013,(3):1-5,79
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通过对传统地缘政治本体论、方法论和历史实践的反思,深刻批判了传统理论中的物质决定论、国家中心论和霸权主义色彩,丰富了地缘政治的分析层次和研究领域,对地缘政治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与传统理论相比,冷战后西方地缘政治研究在学科建设上仍存在一定问题,政策操作性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