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事争议的大量存在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原因。要想解决这些民事争议实现社会的和谐,就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解决民事争议的法律机制。民事争议解决机制一般可以分为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其中,由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平等协商、灵活简便、讲究效率以及非对抗性等特点,因此,这就有必要而且也有条件在我国建立和完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医疗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263-266
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因其自身优势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发展医疗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只有结合中国文化背景来分析,才能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苗梅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107-109
儒家思想的教化对于抑制诉讼案之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套独特、完善的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法治进程,但仅是注重国家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并不能带来期望的法治秩序。因此,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性重构,就成为促进“自生自发秩序”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4.
诉讼作为外商投资企业面临知识产权纠纷时保护自己的主要手段,暴露出程序冗长、回报不足等问题。这推动外商投资企业寻求诉讼之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庭外调解、仲裁和谈判作为主要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已被外商投资企业广泛运用于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之中。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要性突显,如何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灵活多元的救济途径是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对金融消费者替代性纠纷处理机制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许多有益经验,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消费者纠纷处理机制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实效性。在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借鉴他国经验,将金融消费者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首要基础价值,建立统一的金融纠纷处理中心,整合现有的资源,制定严格和完善的纠纷解决程序,实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6.
辛国清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2):124-129
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程序与诉讼程序存在着不同的运作机理,将这两种程序均内设于法院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存有对立与冲突,如何进行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也就成了解决冲突的关键,而在程序构建时注意其正当性的要求及处理好中立者的选择与规制等问题,则可弥合争议与冲突.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诉讼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程序复杂、不确定因素多等诉讼手段缺陷出发,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调解--一仲裁调解--庭外和解替代性解次纠纷机制,缓和和调解社会纠纷与矛盾,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地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相继设立。仲裁作为自贸区商事争议的主要解决方式,承担着推动自贸区权益保护制度创新的重要责任。天津、广东和福建自贸区制定自贸区仲裁规则的过程中,应在《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仲裁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在仲裁范围方面,可以考虑将适用范围扩大至投资仲裁,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入驻中国自贸区;在仲裁机构方面,应承认临时仲裁制度,淡化仲裁机构内部管理的"行政化"色彩,从而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有效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评析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2):46-49
婚姻家庭争议解决机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纠纷解决类型都呈现多样性与广泛性的特点。本文对我国目前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从功能与价值上阐述了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具有独特化、非诉化、多元化的特点,最后对如何建立与完善多元化家事纠纷机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反思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群体性纠纷日益增多,建立完善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当前我国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存在整体结构设置不合理、相关制度设计存在缺憾、与外部机制脱节等问题,因此,应当以司法最终解决原则、效率原则、弱势群体保护原则等为基点,从改革诉讼制度、完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配套机制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林波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86-90
CEPA是中国内地分别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签署的更紧密经贸安排。CEPA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顺利实施以及第三阶段的良好开端对中国两岸三地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未来WTO下一国四席的自由贸易区创建具有重大意义。CEPA协议主体的双重性及其独特的国内法律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争端也呼吁对其解决机制的完善。针对这一新课题,应借鉴国际通行作法补充修改CEPA相关条款,完善争端解决机制,为解决中国国内区际经贸争端创建范例。 相似文献
12.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小冬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25-127
WTO争端解决机制仍受强权政治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执法存在不公正性,执行期限过长。为此,应禁止任何国家采取未经授权的单边措施,减轻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对专家小组和上诉机构的选派与其权限,需要进行审慎的改革,对有关诉讼时间需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无论是具体方式的适用上,还是诉讼与非诉讼方式的衔接上,都存在制度完善的空间。应从司法权力的合理配置、法院的调审分立及进一步优化司法职能等方面完善诉讼制度;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重点是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布局、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素质、规范调解工作程序、扩大人民调解的组织基础和工作范围; 仲裁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细化仲裁主体、确立仲裁员身份制度、实现仲裁的去行政化、建立仲裁协会等; 协商和解方式的完善主要是解决协议效力认定问题; 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应从赋予行政裁决主体独立地位、扩大行政裁决适用范围、规范行政裁决程序入手。此外,还必须关注诉讼与非诉讼方式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结合WTO的有关案例 ,对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举证责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这些分析 ,明确了“确立初步案件”的概念 ,在不同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如何确定问题上提出了作者的观点。最后 ,针对我国在争端解决程序中如何运用有关原则来维护合法的权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有一些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但这些条款有其局限性,发展中国家很少利用,发展中国家应当努力促进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的完善,同时充分利用好现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相似文献
16.
从外贸企业的角度 ,分析了国际贸易结算中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信用风险和货币风险及其产生的后果 ,指出运用有理有效的预测方法对未来风险及其事故、后果进行科学预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必要前提和条件 ,最后从风险控制工具和风险财务工具等方面 ,提出了外贸企业应根据贸易伙伴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建立及时有效的预报系统 ,根据客户资信的实时状况选择D/P托收、信用证或银行保函等恰当的结算方式 ,充分利用保险制度和银行的融资功能等 ,以防范国际贸易结算各类风险。 相似文献
17.
阮李全陈久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75-80
受教育权是现代宪法所确认的一项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有关受教育权的保障和救济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一系列教育诉讼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是教育法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因文化传统、法律制度与技术以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其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制度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两大法系受教育权法律救济相关制度的设计、实践差异,借鉴域外先进的法律技术经验,可以对我国的制度优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陈军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321-325
贸易保护和救济与权利发生结构中的“内部结构”及其短期效应相关,而“外部结构”则主要针对贸易争端的解决,其意义在于抑制“内部结构”的短期效应,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贸易平衡。短期效应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危害。从救济与权利的视角出发,贸易保护的应对策略就是发挥短期效应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其消极方面,有效利用现存的双边机制并及时调整我国的贸易策略,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产业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9.
医疗纠纷诉讼外调解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与倡导,我国正在探索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其中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模式是主流。该模式在海南省的实践较好地维护了医疗秩序,基本实现了纠纷调解与经济赔偿、风险预防、法律援助的对接。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可以主要从减少行政干预调解过程以保障独立开展,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以保障工作经费,加强人才队伍综合建设以保障专业水准,探索建立调解监督机制以保障公平公正及立法推行医疗责任保险、以市场化分解医疗责任风险等方面入手完善,同时第三方还可尝试修复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稳健发展,FDI和国际贸易日渐成为两种最重要的国际经济活动,贸易投资一体化已然成为贸易和投资的主流。采用1990—2013年数据,通过图表等形式分别从总量、比重等方面对辽宁省FDI与国际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二者发展的特点。同时分别从贸易进出口和贸易方式两大方面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指出FDI与贸易进出口双向存在因果关系,与贸易方式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