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宜音  张曙光 《社会》2012,32(6):158-181
本文以半结构化的访谈方法,通过分析在读大学生的同乡交往,试图探讨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在进入“生人社会”后,如何通过同乡会这一特殊的、具有社团组织和关系网络双重特点的平台,适应学校生活,完成身份转换。研究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概念的两种形成机制--“关系化”与“类别化”之间实际发生了相互缠绕、竞争与协商,导致了“关系化”的“我们”概念以新的形式--“关系的类别化”与“类别的关系化”--出现,而看似作为一个组织的同乡会,在性质上却仍然没有脱离差序格局所包含的“关系网”的含义。借此研究,可以窥见社会转型期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的身份协商过程的基调。  相似文献   

2.
姚俊 《社会》2009,29(2):162-178
社会网络日渐成为非个体层次上研究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重要方面,但相关研究的缺陷在于,仅仅关注组织内部结构层面的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而忽视了组织外部关系层面的社会网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地产销售从业人员的实证调查,探究销售人员的“关系性”和“结构性”社会网络对工作绩效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产生这两种社会网络影响结果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蔡长昆 《社会》2012,32(6):182-203
本文以新制度主义框架为基础,以湖北省E市一个装修散工群体为个案,探讨农民工社会网络建构、维持和变迁的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结构限制了社会网络的建构,但当经济机会结构改变之后,个人会理性地、有选择地复制传统社会结构以再造社会网络。同时,传统制度结构也会“同构”再造的社会网络,这也是社会网络得以维持,进而得以稳定化和制度化的机制。所以,在社会网络变迁中,“理性”在社会网络建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结构”则在社会网络的维持中扮演重要角色。总之,社会网络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是“共建”的,“差异化复制”和“制度化同构”是“共建”的两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程韡  杨坤韵 《社会》2019,39(3):93-122
本研究以某外卖公司中程序员实习生的甘愿“被制造”为例,探讨了不稳定工作中的主体性建构问题,发现程序员实习生在互联网行业的训导下,习惯于将自我物化为特定的可计数的劳动产品,或是被认为是职业发展“通行证”的技术等级,并认定只有在互联网企业中而非学校、国企或外企中才能成就这种进取自我。尽管“导师-实习生”的关系以及凸显男性气质的性别游戏也构成了游戏可选择的一部分,但它们非但没有挑战,还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进取自我,即不断提升自己技术等级的逻辑。然而,在程序员实习生被循环和无感的时间所蒙蔽,以及私人生活被极大压缩的情况下,进取自我游戏的结果注定是大多数人的自我迷失。  相似文献   

5.
蔡禾  贾文娟 《社会》2009,29(5):1-20
在路桥建设业,包工头在工程款不到位、无法支付所有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工资发放遵循的是一种“逆差序格局”的逻辑,即包工头会先将工资发给与其“关系”较远的边缘工人,再将工资发给与其“关系”较近的核心工人。“逆差序格局”的产生是因为“关系”虽然有可能降低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但无法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当环境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到“关系”双方的利益时,“关系”中固有的紧张就会加剧,冲突性就会显现。包工头为了降低边缘工人可能带来的新的环境不确定性,宁可选择核心工人可能流失的行为不确定性。不过,包工头的雇佣权力与人情法则的结合导致了一种能约束核心工人行为不确定性的“关系霸权”。“关系”在降低市场风险上的作用对于包工头和核心工人的效用是不平等的,它使包工头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风险,而核心工人则承担了更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耿曙  胡玉松 《社会》2011,31(6):41-73
对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探讨,大多得出“强国家、弱社会”的结论,其议题亦无涉居民切身利益,无法为“强势国家”提供有力佐证。本研究以上海社区“抗非”动员为背景,观察突发事件中的国家-社会关系。调查发现,上海的“抗非”工作几乎都由国家主导,居民仅被动配合,自发参与度极其有限。在具体策略上,国家一方面透过主流媒体的调控,掌握“议题建构”渠道;另一方面则借助社区建设的配合,节制“社会参与”渠道,从而在因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强化了国家的合法性和掌控力,构筑了“国强社弱”的制度格局。  相似文献   

7.
项军 《社会》2011,31(1):131-158
在当代社区研究中,“共同体”社区是否存在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而在于“以哪种形式存在”。本文提出了以“社区性”这一概念来描述一个社区的“共同体”特性。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构建了一个量表来测量“社区性”,以上海市社区调查的实证数据对其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又使用该量表将上海市的社区划分为六大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社区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康子兴 《社会》2012,32(6):1-24
通过对“德性”以及“人性”的重新阐释,亚当·斯密颠覆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命题,将“人是城邦的动物”改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启蒙精神为斯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他试图用一种情感主义的人性论和道德哲学来重构整个自然法理学体系,为其提供一个世俗化的理论基础,为国家行为、为立法者提供理论指引。“社会”是斯密整个学说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只有理解了“社会”与其自然法理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入理解其政治经济学甚至国家理论的真正意涵。本文所要阐述的,正是“社会”对其自然法理学的意义及其因而呈现出来的结构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再论“单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路路  苗大雷  王修晓 《社会》2009,29(4):1-25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中国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城市社会的基层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尤其是“单位”和“单位体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对在市场转型的制度背景下的“单位”变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概念辨析入手,分为“单位”体制及其变迁、单位内部的权力结构与行为方式、单位与社会分层三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作者认为,采用细致的个案调查方法来研究不同类型“单位”的内部权力结构和行为方式,挖掘“单位”社会分层效应的具体微观机制,进而探讨“单位”和“单位体制”的变迁,并且,以此为参照来理解中国社会组织的新特点、新功能,将是“单位”研究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0.
“关系”动态过程理论框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权 《社会》2011,31(4):96-115
既有的多立场的“关系”理论存在着一种去关系化的实体主义思维倾向,因而未能看到“关系”的关系性,从而无法有效地理解“关系”的动态过程,即关系情境和行动者不断反复进行的互动过程,因此这种理论无助于人们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关系”和“关系”现象。本文认为,分析“关系”和“关系”现象问题还应当结合关系社会学和结构化理论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有关“关系”动态过程的理论架构,最后本文强调对研究方法学予以综合运用是把握这一主题的可行取向。  相似文献   

11.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ve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the economy in 1978, China has undergone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dramatic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y changed respectively from 28%, 48% and 24% of GDP in 1978 to 11%, 49% and 40% in 2008. Using panel data from 31 provinces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results from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the two variables are order-1 integrated, short-run economic fluctuation causes industrial structure disproportion, while a long-run bidirectional caus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industry structure disproportion and economic aggregate fluctuation. This paper also investigated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und that influential factors include per capita GDP, domestic consumption propensity, urban–rural disparity, scale of the labor force and capital stock, property right protection, and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2.
魏万青 《社会》2011,31(2):97-110
与以往仅从政治权利视角研究劳工居住不同,本文以珠三角企业调查资料为基础,从全球资本经济逻辑出发,在探究了劳工居住的资本主导型背后的逻辑后认为,企业为劳工提供住宿,是在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的情况下,对劳工进行生产控制的竞争策略,是企业经济理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利用苏浙两省1999年-2007年27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比分析地方经济结构(专业化与多样化经济、本地竞争与垄断、FDI与出口)的外部性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样化经济对苏浙两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专业化经济对浙江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江苏省产业发展的影响不明显;本地竞争有利于产业发展,本地企业规模(垄断)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浙江省有阻碍作用;FDI对两省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有利于产业发展;产业集中对江苏省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对浙江省有阻碍作用;传统的要素投入中,资本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肖萌  陈虹霖  李飞跃 《社会》2019,39(4):210-240
本文基于民政部2014年“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调查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对城市低保接受时长和退保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低保对象的救助接受时间呈现明显的长期化特点,但随着低保接受时间的延长,低保对象退保风险会逐渐上升。这与“时间依赖论”关于长期化救助接受会逐渐弱化救助对象工作伦理,进而造成救助退出可能性逐步下降的理论预设恰好相反,说明中国城市低保对象退保难与工作积极性下降无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弱势化的低保人口构成及就业救助服务缺失是长期低保接受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的非正规就业结构也对退保构成显著的不利影响,不过,该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s . Few studies apply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to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this research, I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hip networks an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s represented by employment and hours worked. Methods . I test five hypotheses representing social capital with network structure, network quality, and network diversity using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data from the 2000 Social Capital Benchmark Survey. Since this survey enables comparisons across racial/ethnic and gender groups, I am also able to specify how social capital interacts with race/ethnicity and gender to influenc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while controlling for other prominent theoretical concerns such as human capital theory. Results . I find that friendship networks are generally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increased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Further, I find significant social capital differences based on race/ethnicity and gender. Conclusions . I illustrate that social capital can be applied across a broader racial/ethnic/gender spectrum.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rograms that attempt to bring valuable labor market information to individuals and communities lacking employment–related information are likely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inequality, especially if combined with programs for developing human capital.  相似文献   

16.
刘兴花  王勇 《社会》2019,39(3):123-153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劳工输出形塑了一种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剥削关系。基于中国赴日劳工的案例,本研究借助“跨国生产政治”的分析框架探讨这种剥削关系的形成机制。雇主和移工围绕加班工资展开博弈,而外劳制度对移工权利的限制及其赋予雇主的权力、不同国族移工的竞争以及跨国劳务中介的选择性庇护,使移工无论反抗还是消极服从,都可能面临加班福利缩减、加班机会丧失甚至工作丢失的困境。这种跨国生产体制具有“市场专制”性质,而外劳制度限制、资方对外劳制度缝隙的利用、全球过剩的劳动力市场、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体制共同体现了国际合同劳工面临的跨国生产政治,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强制剥削再度出现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帮工、换工和雇工构成的小农用工体系是鄂西W村脐橙产业发展的基础。小农用工体系嵌入村庄熟人社会,以熟人社会的平衡机制和信任机制作为运行逻辑,呈现出道义经济色彩。但是,小农用工体系同时嵌入市场化的产业发展结构,农民的理性经济目标也构成小农用工体系的运行动力。通过充分动员道义经济,小农用工体系为农民提供了低成本、高稳定的劳力配置方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与风险,促进了熟人社会秩序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ims to reconstruct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as a live topic for active social theorizing. Joining Marxian and Simmelian ideas, it provides a multi‐dimensional, formal, and synthetic theory of alienation. The paper develops a set of theoretical tools for articulating formal elements of action that make alienation possible, without giving conceptual priority to alienation in the sphere of production, or within that sphere to the alienation of labor. These tools make it possible to derive classical notions of alienation as specific, contingent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elements, theorizing them as concrete socio‐historical configurations of a broader universe of possibilities. They also organize systematic reflection on various forms and relations of alienation; not only those between for instance labor and capital, but also among all four factors of production: land, labor,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paper accordingly develops an original, multi‐dimensional theorization of alienation for a complex, pluralistic world.  相似文献   

19.
陆德梅 《社会》2005,25(3):101-115
“职业流动”是经济学和社会学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对于这一现象,经济学家往往站在“理性人”的角度上,把劳动者解释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动者(霍夫曼,1989:20),流动与否、采用何种途径流动以及相应的结果都是其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劳动者的职业流动如果不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职位空缺需要有人去填补(White, 1970; Tuma & Hannan, 1984),就是因为劳动者预计流动后的收益大于不流动的收益(陆铭,2002:135 137)。但在社会学家看来,这些解释显然不够充分,因为他们发现职业流动中劳动者的行为往往混杂着对非经济目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