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趋势     
《领导文萃》2010,(3):8-9
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对我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这是因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尽管在复苏.甚至可能会好于人们的预期,但是增长的恢复很可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由此也决定了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可能是一个调整期。  相似文献   

2.
梁利峥 《经理人》2012,(12):26-30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7个季度处于下行状态,从去年一季度的9.7%下调到今年三季度的7.4%。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低谷实现转型升级?如何找到变革中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经营管理者》2009,(1):78-78
美国《时代》周刊2008年12月22日刊登署名文章《需要一个新奇迹》说,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仅仅过了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些难题,但谁敢断言中国不会再创奇迹?文章引用如下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2,(29):16-17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速7.8%,三年来首次跌破8%,其中二季度增速7.6%,连续6个季度回落。“增速为何‘破八’?”、“7.6%是否是‘谷底’?”未来中国经济如何着陆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一个大国迈向强国的过程,从不会一帆风顺,路口有花环,路上就必有荆棘。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变化。 当中国经济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发展的时候.欧洲整体经济几乎停滞不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欧洲人开始担心。将来有一天,中国的强大会导致整个世界都在其统治之下。届时,欧洲则被远远地抛在中国的后面。  相似文献   

6.
吴琪 《领导文萃》2011,(18):112-117
三联生活周刊:最近几年.有的经济学家预言中国将在2013年以后遭遇一场硬着陆,有的认为中国经济会迎来一场地震式的大崩溃。你怎么看中国经济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7.
从第三届中国经济总部高层论坛组委会获悉,9月18日推出的第二部《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中,青岛市总部经济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九,比去年前移一个位次。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研究员认为,青岛市总部经济的繁荣,市南区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张佳栋 《管理与财富》2008,(12):25-25,33
经济增长问题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理论和思想.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认识过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各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速、稳定、持续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领导文萃》2008,(24):6-6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第三季度GDP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率自2005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降到一位数。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国内资产泡沫破裂.中国的出口和投资开始蒙上阴影。为防止陷入急速的衰退,中国有必要迅速向依靠内需的成长道路上转变。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很有可能低于10%。连续5年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迎来了拐点。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经济     
《领导文萃》2009,(20):6-7
“中国时代”将提早到来 中国经济正凭借高速增长的势头带领世界经济摆脱经济危机,因此,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日子将很快到来。这种主张现在已经越来越有力。就在两三年前还有很多人预测说,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准.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的时间是2050年前后。但是此次发生经济危机后,众多专家将这个时问提前。从目前的情况看,几乎所有领域的经济指标都显示.飞速前进的中国将超越原地踏步的美国。世界经济摆脱危机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11,(24):133-134
在中国经济机制中有许多有益经验.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之外的某些重要因素,它们令中国经济现代化取得了成就。第一是强力而称职的政府。第二是政府及实业界对经济现代化的迫切兴趣。北京推动实现现代化,保证庞大人口的就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能否突破增长极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决策》2004,(12):15-17
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至少还要继续保持25年的高速增长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保持5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有蒜望.因为我们在改革.改革意味着效率在提高。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3,(49):28-29
2{)13年12月10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经济蓝皮书》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2014年受国际因素冲击,增速将回落至7.5%左右。除社科院以外,其他智囊机构也纷纷对2014年中国经济走向给出预测。有的乐观,有的谨慎,但总体来看,对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目标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09,(18):6-6
随着美国、日本和整个欧洲陷入严重的全球性衰退,中国显示了复苏的力量.而在6个月前许多人对此心存疑虑。尽管去年年底出13急剧下滑.但凭借政府刺激计划的支撑,中国迅速反弹了。无怪乎,中国现在成为世界寻求出路的焦点。中国经济的复苏能力绝非海市蜃楼。当前,  相似文献   

15.
在《ST中国》一书中,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笔者预感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要“三位一体”优先发展的战略,一年过去了,现实印证了当时的看法是正确的,符合自然之道,“三位一体”优先发展不但是中国经济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投资的重要着力点,而且还要加大力度与“集群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经济     
《领导文萃》2011,(24):131-132
中国扩大内需正在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之时,这对于全球经济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利好消息。中国的国内需求正在部分程度上弥补对其出口需求减少的影响.从而使中国能够较好应对出口量适度下降的情况,过去出口减少曾对其经济造成重创。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0,(41):16-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两个国家级战略经济区同处中国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毗邻.经济发展相互衔接.是全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板块之一。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区域,两大经济区域包括广州、福州、深圳、厦门、东莞等在内的各个领先城市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城市集群。  相似文献   

18.
李烈  陈凤 《决策与信息》2011,(4):163-16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国的民营经济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自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和生命力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营企业面临严重生存压力.  相似文献   

19.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1,(9):138-139
中国的发展环境比过去更加严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袁钢明认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难题是“消化”此前遗留下来的经济隐患。他分析,首先,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经济或有下滑风险。其次,中国最近两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要想从以出口,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向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的模式转型,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才能使其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前提下完美转身,而且发展农村经济是根本,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