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所指引的道路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苏俄本应顺着新经济政策所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理论的分歧,加之城乡关系的错综复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政策推行不久就被废止了.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本文依据列宁晚年的有关著作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侧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主线,对生产力范畴及其历史作用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新经济政策处理俄国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的新发挥;新经济政策探索苏维埃俄国的政治上层建筑革新、建设和文化建设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辩证法等。  相似文献   

3.
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晶。列宁从当时苏俄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把苏俄的经济建设转上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轨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贵探索 ,新经济政策对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解决当时苏维埃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而提出来的。因而在列宁看来 ,新经济政策不但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用经济政策解决政治问题 ,这是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唯物史观李斌雄,国屏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本文依据列宁晚年的有关著作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侧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和对科学社...  相似文献   

6.
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不仅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策,而且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新经济政策是退却,但这是有限度的、有秩序的、适时将转入反攻的退却。新经济政策并没有改变列宁的社会主义观,列宁与马恩的社会主义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从辩证法的角度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发现新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实行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含有资本主义的因素,却是通往社会主义的中间站,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的发展对工农国家有利,其实质就是从当时俄国国情出发,辩证自信地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大胆继承资本主义制度中合理积极的因素,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曲折过渡。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践,对中国改革开放是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它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根据当时国内的具体实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被迫采取的“退却”的政策。因此,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退却”思想密切相关,是“退却”政策的结果。同时,新经济政策也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9.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重要探索.它不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宝库,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唯物辩证法和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等三个方面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获得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多数观点认为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党和国家找到了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同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笔者认为 ,综观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列宁的有关论述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有着不同的内涵。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列宁从不同角度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实质观。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内涵,探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应在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同时新经济政策还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法律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初级阶段和以发达资本主义为起点的直接过渡的初级阶段,而只是列宁的以落后国家为起点的迂回过渡的初级阶段。因此,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理论和直接过渡理论,而是列宁的迂回过渡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理论与迂回过渡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发展哲学角度看列宁新经济政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经济政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面性政策。列宁正是在思考和实践新经济政策的过程中,科学地阐释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发展基点、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规律、发展动力等问题,从而使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得到了新的升华。新经济政策对于我们研究列宁社会发展理论、发掘列宁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构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坚持和发展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超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成果,创造了社会主义的新形态和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轨迹与理论价值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构想向"新经济政策"构想的转变。在列宁的探索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理论逻辑上的二重性: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模式出发,建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立足于俄国落后的具体国情,试图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特别是市场关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新经济政策所体现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尽管没有突破经典理论,但却包含着新的理论和实践的生长点,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在俄国盘桓的两年,正值苏俄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时期,他对“新经济政策”有较为全面地介绍、认识和分析,为此留下了大量关于这一政策实施依据、实施内容、实施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真梳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导东方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从多个侧面和不同的角度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这种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一国首先胜利”、“未来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中。  相似文献   

18.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针对国内出现的诸多新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要求党正确地予以认识,树立下述科学的政治价值观:实施新经济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内最可恶的敌人就是官僚主义者;苏维埃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党内的派别活动"会削弱齐心协力的工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列宁在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回顾和总结列宁的这一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全面分析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基础上,冲破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束缚,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这种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