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是湖南的传统特色手工艺品。湘绣文化及其作品正努力迈入海外市场,但是语言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湘绣文化的对外传播。对湘绣文化在海外推广中出现的翻译难点及翻译对策进行探析,这对其他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更有益于推动湘绣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成北 《老年人》2007,(8):20-21
湘绣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它与广东的粤绣、苏州的苏绣和四川的蜀绣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蒋圣培 《老年人》2003,(7):11-11
湘绣,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它绚丽多彩,雍容华贵,技艺精湛,历来被民间和宫廷视为珍品。在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湘绣的两度情缘,更是远播雅名。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家庭的拦阻,毅然东渡日本,与孙中山先生结婚。从此,这一对革命伴侣并肩战斗在一起。当初,宋庆龄的母亲倪桂芝心里不怎么同意这门婚事,但对孙中山又十分敬仰。最后,她尊重女儿的选择,并向女儿、女婿赠送了结婚礼物,其中有一床湘绣被面叫“百子吉庆有余”。该被面十分珍贵。海棠色的缎底上,用多种针法,百余色丝线,精心绣制了“吉庆有余”四个大字和一百个幼…  相似文献   

4.
刺绣是中国的传统技艺。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人已将刺绣用于服饰,这就是苏绣的起源。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在苏绣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绣娘,一代代绣娘承上启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苏绣艺术推向越来越高的境界,在苏绣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芳名。  相似文献   

5.
湘绣作为我国主要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化及艺术性上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湘绣想要长久发展建设,必须参与到市场经济建设体制内,逐渐拓宽湘绣产品多元化建设,政府部门也应该增加对湘绣文化产业扶持,进而彰显出湘绣艺术魅力,推动湘绣产业化发展。本文对传统湘绣艺术魅力进行了解,进而对湘绣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进而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在湖南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召开的民间文化保护座谈会上,众多专家急切地呼吁,保护湖南民间艺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专家们还列举了亟须保护的湖南民间工艺项目:湘绣的毛针法绣、隆回的滩头年画、洞口的墨晶石雕工艺、通道的侗族织锦……不仅湖南如此,北京100多位专家、学者在今年年初就发出了保护民间艺术的倡议,呼吁社会各界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出力。云南、山东等8个省还提出申请,希望成为全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试点省份。国家旅游局也将今年确定为“民间艺术旅游年”。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湖南民间艺术丰富…  相似文献   

7.
彝族文化历史悠久,传统的手工刺绣更是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几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能挑花绣朵。彝绣以丝线、毛线、绣线为原料,配以民间喜闻乐见和寓意吉祥的花朵图案;其成品种类大至壁画、小到绣片,包括衣服、帽子、围腰、围裙、荷包、花鞋等各种服饰和图案精美的家居用品。  相似文献   

8.
相传,苗族女性从七八岁开始,便与绣针、绣线和绣布为伴.他们对美的领悟力与创造力,一方面是天赋,一方面来自日积月累的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9.
老皋 《老年人》2013,(7):8-10
10年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办公室主任吴耀存还是个湘绣门外汉。但当妻子袁友秋因病成为植物人后,吴耀存毅然辞去原来的工作,回家专门护理妻子,同时接管妻子的湘绣作坊。为了表达一份对妻子不离不弃的爱心,他  相似文献   

10.
侗族的衣着以自纺自织的青布为主,有便装、盛装之分。而少女盛装最为华贵,一人绣制一套需耗时三年,服饰上盘绣图案繁多,人称“绣画”。侗族盛装集古朴、艳丽与华贵为一体,体现出侗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1.
杜海,被誉为"镶真绣第一人"。她采用传统刺绣结合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自主创新发明了写意式绣法,以针为笔、线为墨寄情于宣纸和锦帛之间。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在观看她的仿绣"八大仙人"水墨作品时赞叹不己。如今,这位镶真刺绣艺术的主创人已经开设了自己的"杜氏绣坊",带领一些下岗女工开始走上创业之路,其绣品更是远销海内外。  相似文献   

12.
督导答疑     
让社区中的个体户带动其他人谋求生计发展。“共赢”是最基本的目标 社工A问:在西南地区,一个社区已经有了做羌绣的个体户,而羌绣是当地一个很大的文化品牌,那么,如何让个体户带动当地妇女一起去做羌绣,以促进社区生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湘绣大师和他的美人图——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淬锋□/楚歌《杨玉环》倾城倾国加拿大1981年,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精品展览会上,由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送展的双面全异绣屏《杨玉环》,引得参观的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惊叹赞美之声盈盈于耳。那圆形的绣屏图案,不仅再现了...  相似文献   

14.
蒙乐 《当代老年》2013,(7):29-29
何建华今年54岁,小的时候就喜欢绣花、绣手帕之类的小物件,1978年参军到部队后,工作的闲暇时间也绣一些东西。退伍后在四川南江县交通局工作,2005年病退后来到深圳,开始绣了《百寿图》、《牡丹花》等挂幅。2006年,她在尝试着绣出了《清明上河图》的桥头部分(长1.3米),大家觉得绣得很逼真、很好看,就鼓励她干脆绣个大的,将《清明上河图》全景图郝绣出来。在大家的鼓舞下,何建华决定努力去完成,也了却自己心中的夙愿。  相似文献   

15.
绣眼鸟因眼周围有一圈洁白的羽毛而得名。在四大鸣鸟当中,绣眼鸟以其独特的体色、玲珑的身段、清脆的歌喉、广泛的分布深得广大绣迷的喜爱。在我国,最常见的和适合笼养的是暗绿绣眼和红肋绣眼,本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6.
苏绣姐妹花     
苏绣姐妹花文/肖静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明清时,苏州有“绣市”之称,绣娘、绣品、绣庄之多堪称中国之最。而苏州的绣娘更是名扬天下。清末有沈寿姐妹,绣一幅意大利皇后丽娜像,赢得国际金钢钻特别奖。北京故宫至今收藏着沈寿的“柳燕图”,见者叹为观止。而今苏州...  相似文献   

17.
蓝草 《伴侣(A版)》2021,(12):8-10
将藏绣技艺带出大山 杨华珍出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户刺绣世家.在当地,由于她家的绣品特别精美,很多人都慕名前来购买.而在家族刺绣文化的熏陶下,杨华珍也爱上了刺绣.6岁的时候,她跟着母亲学习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小小年纪的杨华珍,用稚嫩的小手一针一线地模仿母亲刺绣,为家人缝制衣物.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杨华珍不断地学习、摸索、钻研藏族刺绣技巧,从技艺生疏到绣的有模有样,杨华珍熟练掌握了藏绣的多种绣法,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绣娘.  相似文献   

18.
羌绣是羌族人民特有的刺绣,是我们了解羌族的一种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羌族人民也将传统刺绣与现代化商品所结合,生产出具有羌族特色的现代化羌绣产品。这不仅能够给羌族人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收入和价值体现,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人跟随时尚,有人创造时尚,有人为时尚付钱,有人赚时尚的钱,跟随时尚的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创造时尚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够把爱好和职业在时尚处结合,把工作变成人生一大快事。 现代绣女:我绣故我在 “十字绣”最初是从欧洲传到中国的,其基本原理是在专用绣布上绣简单的“十”字,顾客可按照自己喜欢的图案上的标示,将不同颜色的小“十”字用针连缀组合到绣布上,组成一幅复杂的作品。内容可以是花草鱼虫、飞禽走兽,也可以是人物肖像,或者是一些“I loveyou”、“一路平安”等字符。  相似文献   

20.
正窗花·植物画·水墨剪纸小时候一到过年,邻居们纷纷往门上贴"春"字或"福"字,我家的花红柳绿却全在窗上,邻居路过窗前,会忍不住赞一句:"好漂亮的窗花!"我外婆、母亲都是湘绣高手。外婆没文化,不会画也不会写,怎么保留湘绣的花样呢?她就把镂空的绣样蒙在白纸上,用蜡烛来熏,被纸样盖住的部分是白色的,镂空的部分是黑色的,这样白纸上就留下了底稿,她再依样剪下来。我痴痴地看着一幅幅精美的绣样从外婆灵巧的手指中诞生,真称得上是"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