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目前文化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互不对接,出现既缺人才又有就业压力的矛盾.对此,应建立文化市场与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对接机制,包括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人才培养类型与人才层次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对接、实习与就业对接、创业与创业基地对接等.  相似文献   

2.
对温州重点产业及相关企业调查表明:企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温州地方高校中难以找到对应的优势学科专业;企业强调专业人才除了具备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而温州地方高校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环节极为薄弱;企业认为温州地方高校现有的多数专业未能跟上行业发展水平。这些现象在地方高校中普遍存在,建议地方高校明确学科专业建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科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并把培养技术工人、专门人才、高端人才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3.
信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各行各业进入到一个历史大变革时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环境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例外.因此,人们对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也将摆上重要位置.当前,我国高校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处于历史变革时期.有必要以长春理工大学为研究对象,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分析,探究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通过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不断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和国内理论探讨的深入,会展教育和学科建设正不断扩大。作为承担会展教育的高校,必须对会展人才市场进行认真分析,把握需求状况,努力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把握行业发展和专业人才供需的要求。细分市场和准确定位,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高速发展急需会展专业人才,会展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角度,通过用人单位、高校和国外会展教育三方面的分析,对高校如何培养会展专业人才展开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通过对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对比研究,反思当下大学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运用“冰山素质论”对文化创意人才智能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培养具有“abc”复合型智能结构文化创意人才的策略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环境设计行业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对环境设计专业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许多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设计行业需求,这就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与实际项目对接能力成为了主要矛盾.传统的理论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操作技能,结合我校具体教学情况,长春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通过"环境设计工作室"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教学探索,以环境设计工作室作为高校与社会对接的平台.通过培养学生实践经验来改善这一尴尬的瓶颈阶段,为环境设计行业输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与社会接轨的高级实用型设计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行政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在调查福建省6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完善福建省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项新课题。文章在明确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探讨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动漫游戏因产业价值高、能源消耗低等优势,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动漫游戏产业飞速增长下,国内动漫游戏厂商研发费用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高素质动漫游戏开发人才稀少制约动漫游戏行业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性、交互性及构想性特点,为动漫游戏行业人才培养带来全新思路.因此,如何在动漫游戏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本文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1.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德育课教学中来,在大学生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改革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健康心理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移动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趋势,抓住国家和省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有利时机,探索在高职高专类学校创办移动互联网相关专业,研究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满足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大量需求,服务于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指从个人创新、技能或者天赋之中获取发展的企业,以及通过知识产权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既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和谐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分析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就业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为今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及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原来主要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转变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跨学科、多领域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引起高校艺术设计专任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开展基于专业特点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创新教育研究,提出构建"科艺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保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地方高校应从实际出发,更新创新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黄颂杰 《云梦学刊》2010,31(4):11-11
高等学校肩负学术发展的重任。学术发展包括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以及各种学术成果的不断产生。一所高校能不能推动学术发展就看它能否聚集起人才,形成群体,能不能持续地涌现具有创造性的成果。人才与成果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行业是广东省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为了促进广东省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保证石油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通过对广东省石油化工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对策进行研究,不但可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为高校石油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石油化工类专业人才,实现企业、学生与高校的共赢。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办现代文秘专业,培养文秘专业人才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传统的文秘专业教育比较注重科学体系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的内容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学科化特点不突出。与此同时,目前的文秘专业专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学内容陈旧、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等诸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对传统的高校文秘专业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面向市场,突出专业特色;必须瞄准秘书行业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支撑,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服务外包产业与高职教育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外包产业是经济全球化催生的新兴产业,也是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服务外包产业具有附加值高、能耗低、无污染等特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关键要素之一.以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主动出击,迎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担当起培养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重任,籍此实现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主要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和BIM技术发展,对国内外BIM技术和BIM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高校BIM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对高校土建类多学科协同BIM人才培养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分析BIM教学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应用环境、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BIM人才培养方向,完善BIM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产学研一体化BIM平台,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力量,增加专业资源投入,优化BIM应用环境,建立人才培养综合能力评价考核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深化校企合作等建议,为新形势下高校培养新型BIM应用人才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