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志敏 《理论界》2020,(6):73-7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家国情怀最深切的表达和中华文化精神内涵最直观的诠释。鲁艺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凝结成的延安精神和鲁艺精神,是艺术院校思政教育特有的校史资源,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植根历史、关切现实、放眼未来"的认知模式,达到其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价值、情感认同,实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高潭中洞革命老区是东江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代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的高潭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道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高潭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弘扬高潭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探讨红色文化的内涵,提炼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政治导向功能、激发精神动力功能、实践体验式功能等,最后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功能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余倩 《南方论刊》2021,(5):104-106
闽西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斗争的痕迹,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珍贵资源.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将闽西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重要意义.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本人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闽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认...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锻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深厚的滋养。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及赓续民族红色血脉。学校、教师及学生也要发挥出协同配合的作用,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重要意义,畅通思政课堂、实践课堂及网络课堂育人的渠道,落实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理念,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帮助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的探索,为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可供借鉴的方法,但又不得不面对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效性不强之困境。因此,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怎么做"的问题,探索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体等要素之间的规律运动,建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育整体机制。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基础、广泛且深厚的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前提.而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共同创造并不断丰富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在中国步入新时代的进程中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意义重大.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途径将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东莞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开展革命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红色资源得天独厚,红色基因根深蒂固。探究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东莞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点,从经济基础、地缘环境、文明素养三个地区优势切入,提出运用东莞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理想信念、党史文化、抗战精神、改革创新四个内容教学的具体路径,以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粤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高校红色基因传承中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将粤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教学方法单一,流于教学形式;缺少一支高素质红色基因传承教学队伍;高校教学环境缺少红色基因传承教学氛围等.结合以上现象分析其原因是:学生主体接受红色资源主动性不强;外部社会环境中不良思想侵入,先辈榜样力量削弱;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机制不够完善等.如何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高校要在教学上建构"网络大思政"教育格局,融入本地红色资源,建立一支高素质红色基因传承教学队伍,运用新兴网络技术搭建红色基因教学平台,通过融合以上教学策略提升粤北地区红色基因传承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文  周忠瑜 《南方论刊》2023,(3):110-112
青海班玛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在传播长征文化的路径上形成了具有班玛特色的方式。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红军长征离开班玛后,长征文化一直在班玛不间断地传播着,特别是寺院和民间团体的传播,这在其他长征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少见的。探析长征红色文化在青海班玛的传播途径和现实价值对新时代长征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索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红色家风以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革命家庭为载体而形成,蕴含着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特殊的时代记忆,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骨和信仰追求,是红色文化的又一历史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社会各领域也不断深入探索红色家风内涵,推动红色家风建设走向纵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红色家风作为一个切入点展开研究,不仅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提升公民道德、塑造社会文明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数字化发展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实践手段。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精神层面、价值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具有深远意义。有鉴于此,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化、师生互动等现实问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价值意蕴的维度厘清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契合路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藏红色档案资源是西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将其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西藏高校育人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当前,西藏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红色档案资源的促进作用,融入途径单一。通过汇入教材内容,将讲授式、体验式、研究式、情景式、影音式等教育方式相结合,增强西藏红色档案资源的吸引力,培育多主体协同育人队伍,加强西藏高校与西藏社会红色资源基地合作,加强网络和新媒体途径引导,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七条路径,可为研究如何将西藏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创新思政课堂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素材;能够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还能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现状,从三个层面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感染力;强化思政课堂实践教育,重点强调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构建及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以第 《理论界》2007,(8):149-150
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先进文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当然有值得研究的必要性。本文从历史印证价值、文明传承价值、开发利用价值和经济助推价值四个方面,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国家认同的实现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了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文章分析了当下在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从三方面对国家认同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的价值意蕴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以期为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大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想品德养成规律基础上提出来的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胶东红色文化作为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在融合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课程缺乏整体安排,衔接性差;地区红色文化认同度不高;教学互通性较低、教师合作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建设过程中就要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性与不同学段差异性相统一、教学内容连贯性与认知水平阶梯性相统一、平台搭建共通性与教学模式特色性相统一的原则,更好地推进胶东红色文化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充分把握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契机,探寻其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开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结合的途径,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是非鉴别能力,提高其政治敏感性,也有助于改革思政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落到实处。这也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