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震惊世界的省港大罢工是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的名字分不开的。从大罢工的发动、罢工工人的组织、罢工策略的制订、罢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至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都凝聚着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心血。今年是省港大罢工的六十周年,本文拟探讨邓中夏对省港大罢工的贡献。前赴香港发动罢工省港大罢工是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发动的政治性大罢工。以香港工人为主,也包括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2.
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的香港海员罢工,已经过去四十年了。这次罢工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对英国帝国主义进行斗争中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人第一次罢工高潮的开端,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关于这次罢工,过去已有人作过不少研究。但是,有几个问题还待进一步解决:罢工期同斗争形势的发展问题;海员工人斗争策略的特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如何帮助并指导这次罢工问题;广州国民党政权对海员罢工的态度问题等。本文拟根据目前找到的一部分原始资料就上列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对民众运动,尤其是城市工人运动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是深化大革命时期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往的一些论著在提及大革命时期的武汉工人运动时,往往或渲染罢工的人数与次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图景,以赞扬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与丰功伟绩;或引用“无工不会,无会不罢”与工人“工资增到骇人程度”的言论,以论证工运中的“左”倾,从而把大革命的失败归因于对民众运动的政治领导失误或民众自发行为所致。为纠正以上两种倾向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本文拟对大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特别是武汉劳资纠纷及工运“左”倾问题作一再考察。大革命时期的武汉劳资纠纷,多因工人的经济斗争所致;当时风起云涌的罢工浪朝,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1921年的七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不久以后,党就成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由于中国工人阶级革命要求的高涨和党的正确领导,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的罢工高潮。上海工人也不例外地卷入了这次罢工高潮,按理,上海是全国工商业中心,工人阶级队伍最大,劳动组合书记部又设在上海,在这次汹涌澎湃的全国罢工高潮中,罢工斗争应跑在前面,但其来势却稍逊于其他城市。追其主要原因,正如邓中夏同志曾指出的:“上海为帝国主义的大本营,帝国主义在本国已积有百数十年压迫罢工的经验,对付中国新生的幼稚的罢工运动自然是优有余裕。”为了具体说明帝国主义者对付这一时期上海工人运动的一些罪恶活动,我初步收集和整理了以下的一些资料,供研究帝国主义侵华问题同志们的参考。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多,整理方面又限于水平,谬误、挂漏和片面之处,必不在少数,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其性质与纲领决定了党必将关注工人的前途和命运;而此时的工人渴望摆脱压迫和剥削,但由于工人对自身的权益和维权方法认识不足,因此,在与资本家和北洋政府的斗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对此,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教育唤醒工人维权意识,借助草拟劳动法案,设立工会、救济委员会、工人消费合作社等机构帮助工人维权,使工人阶级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阶级",自觉地进行全国性的工人运动,自发地投入到国民大革命中。更重要的是,工人对中共的认同感不断加强,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壮大中共的革命队伍。重温这段历史,找到中共建党的初心,为政治话语宣传、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安源工人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斗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取得了罢工斗争的胜利。在“二七”人罢工失败的恐怖日子里,安源工人俱乐部成了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工会”,它像夜空中的一盏明灯,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从"东航飞行员罢飞"案看我国罢工权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罢工,人们的脑海里大多会浮现起旧社会工人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进行的罢工运动,但实际上这是对罢工活动的片面理解,那只是作为政治斗争工具的政治罢工.作为经济利益表达形式和劳资纠纷解决途径的经济性罢工.则是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必需.规范的罢工是社会的一道.安全阀".不仅不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反而会有助于矛盾的合理解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罢工是个不可回避的纠纷解决途径,与其遮遮掩掩,对其打压或放任自流,无法可依,不如完善罢工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罢工行为,使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8)
晚清以降,"儿童"的意义破天荒地得到了知识分子的重视,社会各股力量逐步开始了对儿童的关注、动员和组织。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视野中,城镇中的童工苦儿既是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革故鼎新的一股重要力量。1922年,中共在酝酿安源大罢工的进程中创建了由童工组成的安源儿童团;安源罢工胜利后,工人子弟学校组建的劳动童子军也成为工人运动的组成部分。安源地区的"红色"儿童组织开启了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也为之后劳动童子团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工人运动的影响一直以来是劳工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通过对2010年夏季沿海四个地区连锁罢工事件中政府行为的观察与田野研究,探讨了地方政府治理罢工的模式及背后的原因,重新审视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介入行为对工人自发团结力量的影响机制。不同地方政府的介入方式基本可以从政治资源与治理策略两个维度划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政府治理模式形成的背后又暗示出了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政府合法性之间的平衡原则。因此,基于这样的原则,地方政府在介入罢工的过程中,塑造出劳资冲突的"缓冲地带"来暂时平息罢工,缓解劳资矛盾。并且,在"缓冲地带"的塑造过程中,政府也进一步将工人在罢工中形成的自发集体力量限制在了可控范围内。然而,随着工人对于这一缓冲地带不同程度地"认知解放",地方政府的平衡逻辑必然会在"缓冲地带"中被重塑。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70年代英国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但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政治性的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受工联主义的影响仍然很深刻,因而在罢工的狭小圈子里无出路地打转;这种状况是山于英国的工业霸权和殖民霸权,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政治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造成的。英国工人运动要发展成为真正的工人运动,必须从彻底废除雇佣劳动制度的斗争中找出路,必须冲破工联的牢笼,打碎两党制的锁链,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相似文献   

11.
省港罢工与广东商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坚持时间最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罢工,同时也是一次全民族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罢工与广东商人有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省港罢工委员会成功地实行了工商联合的政策,争取、团结广大商人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使这次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 省港罢工时期的广东商会 广东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辟为商埠的地方之一,商业一直比较发达。近代以来,由于地处广东对外交通的香港为英国所占  相似文献   

12.
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以下简称书记部)是我党领导的指导早期北方工人运动的革命先驱组织。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一九二一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建立的。一九二一年五月,上海中共党组织决议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年六月,中国劳动  相似文献   

13.
一战时期,大量华工赴法从事战地、后勤等工作.在此期间,接受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教育,其中的扫盲教育、工业技能教育和政治教育帮助华工们产生了工人政治意识.这个意识的形成又是以罢工和建立工会组织的工人运动所体现的,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析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左”倾工潮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以后,中国革命的形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革命的重心也从珠江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1926年底,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次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正式在汉口办公。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尤使武汉成为了全国工人运动的中心,而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又对时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根据有关史料,对武汉国民政府时期武汉“左”倾工潮的形成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分析,不当之处,敬请教正。武汉“左”倾工潮的产生及其表现在北伐军占领武汉三镇之前,武汉的工人运动就十分活跃,工人的罢工在全国尤为瞩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广东南海本田工人罢工及工资协商中,广东省总工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介入到下级工会推进工会民主建设和工资集体协商的做法被称为“上代下”.“上代下”工作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工会的依附性和代表性危机.作为政府代理人的地方工会,面对工人日益增多的代表性诉求,需要实现从代理人向工人利益代表者的转换.帮助企业工会进行民主建设、推进工资协商则是代表性构建的主要措施.地方工会通过“上代下”进行集体协商,不仅解决了工人工资增长诉求,还有效平息了罢工,产生了形塑工人行动路径的非预期性效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经济加油,为党政分忧”,这也是体制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1935年7月法租界公董局发出通告限令人力车夫进行登记,企图以此限制车夫人数.这一城市社会管理的举措有其合理性,但由于没有考虑解决被淘汰车夫及其家属的生活出路问题,损害了人力车夫这一弱势社会群体的利益,矛盾骤然加剧.在多方与公董局交涉遭到拒绝后,人力车夫实行罢工.他们在遭到巡捕弹压时群起自卫抵抗,宣泄平日郁积的仇恨情绪.在这次罢工中,车夫与车商的关系有利益冲突的一面,车夫因怀疑车商会不顾甚至牺牲车夫的利益,一度采取过激行动.但双方更多的是有合作抵制法租界当局、共同维护人力车越来越边缘化的行业利益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人力车夫的工作方面总体上说并没有少花力气,但未能统一领导、协调上海两个租界的人力车夫的斗争,也没有在法租界的人力车夫中建立基层支部.因此,对于中共在上海人力车夫中的工作成效不宜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7.
巴金创作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工人运动的内容,其中《雪》和《死去的太阳》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工人罢工,在中国现代工运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两篇小说都有现实素材,经过巴金艺术加工以后,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巴金对无政府革命的想象和期待,带有浓厚的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色彩。巴金写工人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思考知识分子拯救中国的途径,所以在工人运动的背后,始终站立着一位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为了探求政治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深入发掘人物心理,巴金在写工人运动的时候,还楔入大量的爱情描写,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陈郁同志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是我党从事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早期工人运动中,他亲身参加了香港海员罢工、省港罢工和广州起义,又是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他为我们党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艰苦奋斗了几十年。本文主要叙述他从香港海员罢工到广州起义时期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9.
沙面罢工发生于1924年7月15日到8月19日。参加的有沙面全体华工约3,000人。这次罢工给帝国主义以相当的打击,轰动了广州和香港,共影响还及于华中和华北。它是中国工人运动从二七大罢工后的低潮重新走向高潮的转折点,而在斗争方式和特点上成为一年后省港大罢工的先驱。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一次重要的罢工斗争。  相似文献   

20.
邓红  梁丽辉 《河北学刊》2013,33(1):72-77
1949—1951年,正值新旧政权更迭的关键时期,天津工人在中共天津市委及工会的领导下开展了大规模的政治学习运动。这场运动经历了启蒙学习和系统学习两个阶段。在启蒙学习阶段,部分干部和积极分子显示了高度觉悟,许多工人对劳动生产、政治运动、组织生活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由此,中共认为广大工人的政治觉悟已经提高,进而一度基本停止了政治学习。其实,工人政治热情的背后隐含着较为复杂的利益动机。随着这些动机逐渐显露,中共调整政策,把工人的政治学习运动推向更为深入的系统学习阶段。经过政治思想的洗礼,工人与中共建立起一种"相互依靠"的新型关系,"新工人"对中共的认同意识普遍形成,主人翁思想、领导阶级观念逐渐树立,劳动热情激发,为日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可靠的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