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央苏区客家妇女积极参战、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及尽其所有地支援前线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参加革命的原因及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有利于解剖历史,鼓励当今的客家妇女和有志妇女发扬优良传统,为中国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但旅游形象不突出,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问题使其在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弱势.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旅游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定位,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等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旅游形象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闽西的文学得到长足的发展,黄发有和马卡丹的散文叙说客家千年的历史与人文风情,项小米的小说《英雄无语》反思沉默的现代客家革命。他们共同抒说了不灭的客家情怀。  相似文献   

5.
作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 ,学界多从史学特别是清末变法维新的历史地位加以认识 ,对其客家属性及有关人文精神的表现很少有人考察。其实 ,刘光第乃客家祖地闽西人的后裔 ,他曾于光绪二十一年秋回原籍寻根谒祖 ,在闽西期间 ,他祭祀宗庙祖坟 ,考风俗、察民情、倡教化等 ,充分体现了刘光第作为客家人所具有的鲜明的慎终追远、敬祖睦宗和崇尚文教的人文特征  相似文献   

6.
闽西客家山歌作为中国民歌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富有深远的历史内涵,具有内容淳朴自然、曲调婉转多变、演唱风格弹性较大的特点,但其面临着诸多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夯实基础、拓展途径、不断创新、加强研究、扩大宣传,才能使闽西山歌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阳真仙信仰是闽西社会重要的文化资源,一些学者对明清时期闽西家族士大夫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利用当地道教大丰山的象征性资源整合家族和控制地方社会等问题做了探索研究。认为地域社会实践宗法伦理庶民化的过程,是闽西家族士大夫对地方道教文化传统、民间话语、士大夫权威等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的长期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8.
9.
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执政实践,积极贯彻了党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对生命健康权的重视,在党、军队、根据地政权的各种决议、政策和法律法规条例中体现了对工人、农民、红军战士乃至敌军伤病员生命健康权的保护。在当时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和极其落后的经济条件下,一些具体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完完全全的实现与执行,但彰显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其中的一些方式和方法对当今民众卫生健康建设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革命歌曲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性和音乐性,皖西革命歌曲的兴起与传播正是在皖西地区革命历史的政治背景之下,在皖西特有的当地音乐文化艺术土壤中孕育的,是革命斗争与地方音乐因素两者高度统一结合的产物。其产生环境的特殊、音乐素材的特点、接受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皖西革命歌曲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的同时,把社会改造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有效的宣传动员为引领、以切合实际的制度为保障,既发挥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彻底摧毁旧的社会制度,击碎封建宗法关系,解除人民群众的身心枷锁,重构了社会结构,促进了土地革命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话语及话语权是政党政治权力的突出表现形式,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尤为重要。中央苏区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深刻揭露反动阶级腐朽统治、抨击官僚主义、加强政权建设、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通过《红色中华》主动发展革命话语,构建革命话语体系,充分动员苏区干部群众参与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持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3.
14.
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川陕苏区,在创建中却体现出比其它苏区更为突出的艰巨性,主要的困难有:富源上的劣势、革命基础和地方党力量的薄弱及频繁军事斗争造成供给困难的加剧。正视川陕苏区在创建中所面临的艰难,才能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川陕苏区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分量,也才能更加深刻体验到老区人民为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湘鄂西苏区红色歌谣的产生有着深刻的背景。它的产生与马克思主义在湘鄂西的传播,与贺龙、周逸群、任弼时等在湘鄂西展开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与湘鄂西苏区的歌谣运动等都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中央苏区时期,结合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其先进性,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产生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党的政策的制定要代表革命的利益,代表群众的利益;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有组织制度保证,要注意领导方式、工作方法;要同党内的错误思想作坚决斗争,要对党员做正确路线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川陕苏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川陕苏区的创建扩大、红四方面军的迅速壮大、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等都是群众工作成功实践的结果。它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实践范例。从实践历程、工作要素和历史成效三个方面探析川陕苏区群众工作,科学把握其内在联系,对于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凝聚发展伟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的生长环境极其险恶,但这一时期的东北文学发展非常迅速并且产生了大量优秀作品。这与东北作家们积极学习俄苏文学密不可分。一方面,东北作家大多自觉的以笔为枪,揭露日伪统治者的暴行,颂扬人民的反抗斗争,这种情况下,表现斗争主题的俄苏革命文学就成为东北作家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很多东北作家执著于对乡土的书写,这种乡土写作更多地吸收了俄苏经典文学的营养,既暴露了日伪统治下东北社会的黑暗,又展现了生活在凛冽自然气候和政治气候下的东北人民的苦难和忧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