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
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本观、人类命运观以及辩证法思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文化亲和性,这种亲和性为二者的紧密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牢固树立正确认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是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础,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涵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又一次觉醒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经验总结之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晨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3):14-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紧密相关的,具有互客性,是相互联系的实践进程,二者互为资源支撑,互相促进、保持持续性的共生,互为因果、互相提供真理性的确证.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忠实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党的建设,并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党的建设,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规律,健全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工作机制,建设党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形成有机融入和有效融入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真理力量、文化力量、领导力量和内生力量。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四种力量的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传播路径和方式也被赋予了更多可能性。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深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路径和方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创新思政课堂教育,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素材;能够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精神支柱;还能弘扬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现状,从三个层面提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与渗透;创新传统文化传播载体,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教育感染力;强化思政课堂实践教育,重点强调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构建及道德培养。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依托,历史、全面地分析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一系列既有批判又有继承、既有创新,又有发展;既有变革,又有运用,反映中国历史前进步伐,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众多领域的发展要求,融入厚时代要求和精神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时代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即“第二个结合”,是党带领人民奋斗百年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党对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和创造发展的自信自觉。二者的结合是一个实践推进、持续融合的过程,而“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为此,探讨二者的契合关系,对于新时代统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创造新的成就、新的变革、新的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相互推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基本路径是:"基本原理"必须与"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民族化;"文化传统"必须以"基本原理"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化;"基本原理"与"文化传统"必须实现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从法国视角审视法、德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安全关系发展的历史,着重论述了法国在其中的地位及其在维护自身利益、稳固全欧安全、建设欧洲安全防务一体化道路上所作的努力,宏观地回顾了法、德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自身安全问题的根本选择,以及围绕此问题所展开的合作与斗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术界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中,存在简单僵化、任意比附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以及"现实"理解的失误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应为暂缓"结合",在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新定位传统文化、深刻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再谈所谓"结合、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任铃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4):145-14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避免单纯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化和学科化,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精髓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目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客观原则、辩证观点、总体方法、实践精神、社会责任和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整体性、人本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17.
赵丽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3):28-30
讲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精彩,关键在教师。教师要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讲出"原理"课特有的吸引力来;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讲出"原理"课特有的魅力来;要注重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践性,讲出"原理"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来。 相似文献
18.
19.
张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176-177
分类教学模式就是对不同的专业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喜闻乐见、教师得心应手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分类教学既是指导思路,也是具体方法,它本身即可看作一种独特的教学法。分类教学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与课堂效果并重等基本原则。在分类教学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发展、理想主义是社会理想主义和个人理想主义的统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