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高校务必加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探索和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努力建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关乎国家发展主体合力的生成与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更关系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短视频解释性、场景化和感染力的特质优化了国家认同教育空间体验,创新了国家认同教育话语表达,开创了国家认同教育多元风格,重塑了国家认同教育作用圈层;但在资本逻辑、技术逻辑和商品逻辑的操控下,短视频行业跌入了“欲望泛化”“感性狂欢”和“物的迷恋”的怪圈,衍生出了消解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隐性因子。面对潜伏性危机,高校必须分析和挖掘国家认同教育与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内在契合点和价值共生点,强化内容认同、角色认同、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促进国家认同意识的内化与外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才能使科学的理论成为实践的价值导向。科学把握理论内涵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的基础。注重大学生的价值发展、合理需要和自我教育是实现认同的关键。高校应通过深度解析理论内涵、强化历史情感教育、开展先进典型教育、构建立体教育环境等多种途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高职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已经被列入重要教育目标,通过有效开展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能够让高职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自觉承担新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能够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融为一体,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通过对仪式的相关内容以及将仪式感融入到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进而具体探讨了基于仪式感的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是高校党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组织依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大学生的群众组织,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对大学生群体心理教育具有影响,尤其在增进大学生群体认同、满足大学生群体精神需求和提升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等三方面。提升群体心理教育能力,是高校学生理论型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6.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在全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中具有典型性。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高校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在增进教育价值认同、实现教育内容"本土化"、探索教育路径有效性与加强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经验。这些经验对提高全国大学生,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工作有重要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困境的分析,提出了在文化认同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大学生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观念梳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构建起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常态",旨在多元化文化冲突的时代背景下为我国当代大学生教育工作提出良好的指导建议和对策,以满足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产生了冲击和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我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的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性,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对传统和主流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消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入手,论述价值观教育应当重视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视角,提出从时代化、民族化、实践化、多样化等方面探寻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策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创新,丰富实践载体,扎实推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张小云 《南方论刊》2022,(7):110-112
继承和创新红色记忆是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铸魂育人的任务,增强大学生红色记忆的认同,有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规律,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通过加强大学生对红色记忆的知、情、意、深、行,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深化对红色文化记忆的发扬,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大变革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一般过程,针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差异性以及出现的弱化趋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新教育载体,优化教育环境,拓宽实践渠道,努力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人的发展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青年人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有序,国家的繁荣富强,只有青年人发展好了,我们的国家才会有希望,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在这之间,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更是他们能够发展好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他们的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现如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仍不乐观,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各高校必须重视起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大学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人才后备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维护边疆安全的时代使命,也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导致其对高校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接受度参差不齐,互联网和自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也产生一定冲击。注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的构建,要客观看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文化认同机制;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形成情感认同机制;深化具身认知,形成行动认同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推进常态跟进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高校大学生信仰教育注入新活力,同时增大了信仰教育的难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模式,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认同程度和水平,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使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相关问题的概念出发,采用抽样调查法,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身份、国家认同、法律意识与公民参与四个维度的公民意识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所反映的诸多问题显示了我国目前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必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认同对于个体是安全感、意义感获得的基础;对于社会是凝聚力、创造力形成的源泉。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认同呈现出传媒消费时代的特点,大学生在现实与符号的纠结中建构认同;社会认同被自我认同挤压,认同层次偏低;文化认同的混杂性中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处于低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关注大学生的认同特点,引导大学生获得在传媒消费社会生存的方向感、意义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环节,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情况的调研",阐释了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感的重要性,剖析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感及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政治认同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阶级社会的必选题。政治认同不仅与执政党命运攸关,而且关乎民族国家的构建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梳理国内外政治认同研究现状,点评政治认同研究成果,分析政治认同研究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政治认同问题指明方向。特别是提出大学毕业生校社衔接期政治认同命题,对高校教育、大学生成长以及社会安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节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传统节日认识模糊、认同淡化等问题,如何实现在传统节日中传承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欲成才先成人,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必须把"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处理好这一关系,最根本的是要确保高校立德树人. 一是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夯实核心价值观教育理念. 从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着手,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点滴"相对接,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把成长、成才和成人相结合,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