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代召唤使命,责任需要担当.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及未来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与责任.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有了新的内涵及要求,推动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完善高校思政工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重要作用.责任担当意识培育是从"知"到"行"的不断升华的过程,相应的培育需要系统化、全面化,这就要从高校、家庭、自我及社会生态环境方面全方位出发,将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王连洋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102-103+113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这就要求培养大学生的主要“输入”和“输出”单位——高等院校,要特别注重提高对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有效培育,这既符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发展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文章根据当前地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现状,全面分析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实际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要求和大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探究,进而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提出有利于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意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应对及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公众参与意识影响着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提升公众参与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效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发挥各教育阶段在培育参与意识方面的功能,强化公众主体意识,明确公众参与权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培育路径,分层次、多角度地培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5.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和重点内容之一。面对新环境、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任务、迎接新挑战,要根据新要求,采取新办法、开发新模式、创造新形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上,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的时代重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日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宣传理论政策、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感受志愿服务的有效平台,各地政府和高校应该正确利用好这个平台和资源,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加速器”和“营养剂”。大学生群体也应该利用好这个舞台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素养,进而展现良好的国家形象,在社会实践中发扬志愿者服务精神,在交流沟通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军。培育大学生强烈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行为、高尚的生态品质既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意识普遍淡薄,生态行为严重缺失,生态品质有待提高。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生态修为,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民族以及人民对自身独特文化的充分肯定与高度信仰。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与文化安全,当前大学生中仍存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知不足的现象,新时代背景下要传承、弘扬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通过社会、高校、大学生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培育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9.
10.
11.
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前人生态治理经验,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结晶,立足于中国和世界的生态问题,积极主动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包含着理论、现实、制度与价值四条逻辑主线,其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体现理论深度,现实逻辑提供问题导向,制度逻辑保障制度基础,价值逻辑呈现价值引领。探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证成对于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知识水平一般,主要关注日常周边环境问题,环境道德意识水平较高,在行为层次上律己性强,律他性弱,呈现较强的政府依赖型特征.为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应大力培育绿色社团,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设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模块,强化校园生态环保硬件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大学中存在着一些生态伦理问题,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淡薄。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伦理认识能力,而且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还要努力营造生态伦理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蕴含经济、政治、文化的多维内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应当承担生态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然而,大学生的生态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亟待进行全方位的生态责任教育。普及生态道德知识,强化生态责任意识;完善生态法律政策,明确公民权利义务;畅通生态参与渠道,提高生态实践能力;健全生态评价体系,拓宽思政教育内涵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之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需要,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重要任务.针对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和其所承担的时代任务,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为:攻坚克难、拼搏向上的斗争精神;知行合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通过坚定奋斗意志、把准奋斗方向、明确奋斗任务、注重奋斗方法与提升奋斗本领五方面寻求有效路径,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17.
以制度经济学和系统论的相关理论为指引,从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视角出发,沿着"状态-压力-响应"的分析范式,对生态补偿意识影响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作用效果及内在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意识有利于统一人们对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思想认识,降低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广成本,促进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长。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累是上述促进作用过程得以发挥的中介,且该中介作用的大小在临界生态补偿意识要素配比结构两侧具有非对称性,当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相对过剩时,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累将增强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竞争能力,提高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积极性,降低市场化与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结合难度,减少其结合成本,促进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形成,推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长。但当特异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相对过剩时,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积累将加剧特异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对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竞争,扰乱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要素与基础性生态补偿意识要素的结合秩序,加大市场化生态补偿意识的结合成本,抑制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培育绩效的增... 相似文献
18.
《东岳论丛》2018,(3)
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应对包括"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内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中国梦,就必须以更宽视野、更广胸怀,在牢牢把握党的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发展理念、基本遵循、环境伦理、法治制度、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全球治理等多个关系范畴中,在正确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与各个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中系统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略。本文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知,并从伦理价值观、价值理论、增长原理基本维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区别于工业文明的发展范式,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19.
当前,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羁绊。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科学健康的生态文明观,造就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一代生态人,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体要求。可通过构建生态教育体系承载、校园生态文化渗透、生态文明体验强化、生态文明主体辐射、制度约束激励保障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发展、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深化的今天,如何增强大学生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关乎国家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强化的重要问题,必须要得到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基于这一事实和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关注,笔者将围绕新时代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软实力建设这一话题撰文,试从不同角度入手并提出一些个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