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既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网络文化引领、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高地的必然举措.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就要把握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状,还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生成机制,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特质,最终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控和提升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者要自觉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提升自身新媒体话语素质能力,把立德树人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掌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规范受教育者新媒体场域中的话语表达行为,严守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阵地。高校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要建章立制,依法治理管控新媒体,巩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领导权。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网络话语环境和校园舆论环境,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管理权。  相似文献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的研究成果显著,但到底何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本质,学界目前仍有分歧。为准确把握其内在本质,需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进行深度探究,最为基础的是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的现有成果做一次全面透视。通过对现有成果的分析,吸收现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研究的优秀成果,同时发现其研究中的不足。不足之处在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研究就事论事,缺乏深层次、多维度的理论思考,即未能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的技术话语权、生成话语权、价值话语权等维度考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本质,这是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是孤立的、抽象的话语权,而是基于网络技术话语权基础上的一种生成话语权。此生成话语权不是随意的话语权,而是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在本质的价值话语权。只有深度理解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技术话语权、生成话语权以及价值话语权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深刻揭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本质。揭示其本质之后,需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话语权、生成话语权以及价值话语权这三重维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本质进行系统论证,以便准确回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相似文献   

4.
网络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网络的普及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应该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解放思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以及角色的创新,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21世纪的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搭建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坚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网络化的时代。21世纪的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法制观念等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搭建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坚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教育内容权威性受到冲击和教育方式有效性亟待增强两方面的挑战。同时,网络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优化教育资源的条件并奠定了创新完善教育方式的基础。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革新教育理念、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马莉 《兰州学刊》2010,(10):206-208
"话语权"即是自我表达的权利。它的形式包括言语、文字、行为等。网络语言充满了个性化自我表达方式,它的特殊性极大地突破了常规的修辞方式;网络公共话语空间的平等开放使得话语权更多地向普通大众倾斜,网民可以借助论坛、博客、视频等平台自由表达观点,实现了从未有过的广阔的话语权利。文章试从网络语言和公共话语空间这两个方面阐释在网络这个信息传播环境下话语权的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互联网已成为第四媒体 ,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影响既有正面的 ,也有负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利用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引导 ,努力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在网络与现实社会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在教育参与者基于技术支持而进行的教育引导、思想把控和交往互动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多样话语权力和权利的总和.事实上,网络与现实社会联动施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不仅继承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和旨要,而且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而生成了新的特征和规律,在原有价值上实现了拓展与突破,具有极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当前学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内涵、结构、价值、现状及提升等方面,而系统、全面地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有助于未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由现实环境和拟态环境共同构建,网络拟态环境是拟态环境的时代产物.随着网络拟态环境在高校的广泛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网络拟态环境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众化消解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权威,传播内容的碎片化、非主流性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传播参与的自由性、交互性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对话概率.通过夯实优化网络拟态环境的"硬实力"、强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网络场域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性别政治视阈下女性话语权建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广西社会科学》2010,(11):137-140
女性在政治视阈中话语权缺失是西方文化传统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二元对立和中国传统父权制的超稳定性造成的.赋予女性政治领域应有的话语权必须建构先进的性别文化、和谐的性别角色、平等的性别制度,从而实现女性话语权从缺失到在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15.
王宏 《中州学刊》2012,(3):37-39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形成了现实社会一种崭新的网络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上接触网络人数最多、运用程度较高的群体,网络已经成为他们了解社会、认知世界的重要媒介.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正确认识网络空间的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增强自主能力、培养主体意识;正确把握网络空间的教育关系,充分发挥教育者在网络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主动深入虚拟社区,在网络教育活动中紧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实际.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存在各种不同思潮和文化的碰撞,历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目前高校教育中较为艰巨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加强网络舆论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育人目标.分析现阶段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对师生产生的影响,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入手,探索在网络舆论环境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传播构成了研究话语权建构的重要视角。跨文化传播的本质是一种共享意义或是共享现实的建构,无论何种模式的跨文化传播,都是权力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寻求正当化的过程。话语建构的动力来源于话语背后的权力,而话语则充当了这种权力结构正当化的手段。回顾国内外有关话语和社会建构主义话语理论的发展过程,厘清话语实践与话语权的建构关系,对中国对外传播实践中的国际话语权建构面临的问题、要素和建构手段进行阐述,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有其必要性。中国对外传播话语首先应尽量贴近社会现实,具有"大局"或是"宏观"意识。诚实、具体、平等、平和、全面的话语也许是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的最好模式与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试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是全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场所,随着电脑网络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必然面临着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网络化必然会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马列主义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而推动其理论不断发展的正是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更多更新的知识和事实材料,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的鲜活素材,进而不断为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给高校学生带来便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对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突出主体性;注重队伍建设,强化校园网络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0.
高日晨 《阴山学刊》2010,(5):120-123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由于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即内容的丰富性、传播的快速性、表述的形象性、交流的互动性、参与的广泛性、处理的便捷性、空间的开放性,必然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此,必须从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机制等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确保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