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校思政实践理论,从大思政视角出发,研究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指出这一模式的构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主体性价值回归的具体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促进高校教育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三全育人”从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及育人方位等层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方向指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当前,高校落实课程思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面临一系列困境,育人主体对课程思政认知的不深入、育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足、育人制度的不完善、育人资源安排的不合理及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健全等,都严重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专业课育人效果的提升。为此,高校及教师应协同合作,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指导思政育人资源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安排,并健全育人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实现全面监督,确保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体现价值观显性教育的高度.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支撑课程,彰显价值观隐性教育的广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还存在着教师认识误区、资源整合不到位、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权威高效的协同育人领导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构建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命运共同体;完善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制度保障体系.明确主攻方向,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三全育人"理念,通过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开展以"5+1"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协同育人教育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评体系,方能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在"三全育人"战略目标指导下,有选择地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各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形式,与"思政课程"显性教育形式相互配合,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将一批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同向同行推进,形成协同效应的综合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的内涵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课程思政同向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7.
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行,练就过硬本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意义重大。近年来高校军事理论课的课程育人体系建设朝着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组织机构不规范、教师队伍建设不健全、大学生国防意识淡薄等问题,限制了课程育人功效的充分发挥。文章基于构建“大思政”的视角,从机构建设、教学建设、学科建设等角度探讨了军事理论课课程育人体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释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育人类型和分析其思政育人效果,发现凝聚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普遍受到学生欢迎;教师情感投入与对故事背后的价值挖掘,容易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与理论课相比,学生更青睐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其思政育人效果比课堂理论教学效果更好。通过凸显专业课程特色协同育人、坚持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无声”育人、强化实验实践融入思政立体育人三个层面提升微生物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9.
10.
龙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中的育人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龙江风格,契合习近平关于传承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精神,是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资源,对于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品质、助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至为重要的意义。正确领会习近平相关理念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并将其落实到实践中,寻求龙江红色资源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途径,能使红色资源成为助推高等教育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不足、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不高以及实践能力缺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合理配备该课程教师的数量,同时整合学校各种人力资源,以弥补教师队伍数量的不足;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大力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精神指示,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大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引。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指思政教育使命更大、思政育人主体更广、教育时空延展更宽、教育结构开放更深。“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理念与系统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中,目标性是逻辑起点,协同性是交汇节点,差异性是突破进点,动态性是创新亮点。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育人共识,建设“大课堂”、拓展育人阵地,搭建“大平台”、丰富育人元素,建好“大师资”、筑牢育人根基。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性地从双创背景下高校兴农扶贫实践育人、高校信息技术实践育人、高校证券金融实践育人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双创背景下高校实践育人多维化路径的共同归宿:激活课堂内外,拓宽育人视野;联动校园内外,展现育人成果;打通行业壁垒,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公寓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绿色的公寓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心理文化素质的提升具有比较深远影响.当前在各高校已建成的文化布局,尚未形成系统的建设体系和可实践性的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化公寓建设要求,还远未达到建设要求,在长期公寓的建设中要相应的制定规划.本文针对高校公寓...  相似文献   

15.
16.
服务学习主张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整合,它具有课程的服务性、参与的主动性、服务的持续性和过程的反思性四个特点。服务学习理论对农科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服务学习视阈下应努力构建农科高校实践育人的四大长效机制:建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整合机制;建立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机制;建立健全的实践育人四级管理机制;建立"三维一体"实践育人考评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发挥协同育人的功效价值不仅是一种理论建构,更是应对和解决诸多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研究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大学思政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融合是针对当前思政教育脱离生活的现实困境提出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学思政教学低效的问题.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必须坚持思政教育立足生活,构建层次丰富的思政教育目标;源于生活炼化现实性思政教育内容;结合生活完善多样性思政教育方法;贴近生活建时代性思政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思政"智慧课堂体系构建,是新时代我国思政育人工作的根本指向,是探索和落实"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保障,是开展和完善思政教学改革的行动方略.新媒体教育传播平台与"三全育人"教学机制的深度融合,是打造"课程思政"智慧课堂的理性审视,是构建系统化思政智慧平台的长效机制,是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服务力与粘合度的新时代教育方针.以智慧平台新媒体传播为基本视域,有机结合"三全育人"教育格局,构建"课程思政"智慧课堂教学体系,既充分挖掘了"课程思政"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又全面发挥了智慧平台对"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继而推动"课程思政"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设的公共理论课程,基于其特有的意识形态以及教材体系的统一性,广大教师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育人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与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力求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目标与医学专业育人目标的契合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真正接上“地气”,避免一味的“灌输与说教”,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具有重要育人价值和功能.冼夫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然而,领导重视不够、顶层设计不多、宣传教育不够、部门协调不足等致使高校冼夫人文化育人工作效果欠佳.推动冼夫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需要从科学研究、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