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内容,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依据2001-2010年相关的平均数据,以全国及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关系、生存能力、发展质量、生活质量等四个层面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质量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滞后于城镇化率发展速度;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从东向西呈现明显的高—中—低分布,同时区域内部质量水平差异较为显著.我国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人口城镇化发展质量,应从推动人口城镇化与非农业化协调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区域内外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及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不断演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其动力机制也更加复杂.本文基于当前我国加快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大背景,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进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并由此提出今后构建和谐的城市居住空间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承载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承受着人口、资源、环境等重重压力,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挑战.城镇化的实质应该是"能够适应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城市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城市性质、状态不断扩展与深化的发展进程".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是为城镇化构建承载平台:构建城市承载平台,以满足城镇化的个性发展,完成城镇化的狭义内涵优化;构建城市体系承载平台,以满足城镇化的区域发展,完成城镇化的广义内涵优化;构建本土承载平台,以满足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完成城镇化的泛义内涵优化.  相似文献   

4.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城镇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速度型向"又好又快"的质量型转变,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一是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基本的制度建设方向;二是以区域协调带动城乡协调,建立和完善城市群规划体系;三是制定适合主体功能区发展的城市发展政策;四是转变"移民就业"的大规模人口流动模式;五是建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调节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5.
李健  宁越敏 《南京社会科学》2012,(4):155-156,154
城市化发展一直是学界重点研究的领域.在1990年以前,城市化研究多架构在城乡互动和城镇化道路的范畴,突出中国特色地方发展对城市区域演变带来的影响,采用城乡互动的观点来凸显一个双向互动的城市化发展模式.1990年之后,我国城市化研究领域更加细化,不同学科研究内容侧重有所差异,包括全球化对城市社会经济分工的影响、城市生产与生活模式的改变、城市人口规模变动及劳动力市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区域城市体系的形成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路径相同、功能一致、千城“一面孔”、管理“一刀切”一直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顽症.当前全国范围内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正确处理好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从城市发展机制理论来看,有“需求指向”型与“供给基础”型;从城市发展功能定位来看,有“综合全能型”与“人居人文型”;从城市与人口供养关系来看,有“人养型”与“养人型”;从城市发展路径来看,有“土地扩张型”与“人口吸纳型”;从城市人口规模来看,有“建制镇和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与“特大城市”.上述各类城市均有自身的长短优劣以及适合自身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各地应当因地制宜地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最后殊途同归: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劳动力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东南流—回流的转变,产业布局体现为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东部产业集聚—产业内迁的演变;受此影响,我国城镇化道路也形成了由20世纪80年代小城镇发展模式—90年代集中型城镇化模式—21世纪以来城市体系分散化的趋势。当前产业内迁与劳动力回流趋势促使城镇化重心偏向落后农村区域,因此,城镇化发展重点要由大城市到乡村振兴转变,城镇化的空间布局要由集中的城市区域向分散的农村地区延伸,这将成为改善城镇化结构与区域趋同发展的契机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镇化发展在水平、速度、空间格局等方面区域差异显著.与此同时,东、中、东北、西北、西南五大区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完全不同.因此,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化质量.东北地区要注意提高主要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中部地区要着力打造城市群和城市圈.注意城乡统筹发展.西北地区要促进人口向城市主要是大城市集中,同时注意能源城市和边贸城市建设.西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少量的城市密集区,对于边缘区域要大力发展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涵义和诠释反映了其具有多层面性的特征。论文运用1996-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的三个层面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具有不同影响,对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技术进步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则对我国整体及四大区域能源强度降低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挑战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已有文献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以理论探讨,尚未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本文将全国人口普查及抽样调查数据与2000年至2015年间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经济数据相结合,研究经济增长与房价上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发现高房价有助于降低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而经济增长则没有显著影响;房价上涨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儒家伦理和传统生育文化影响力小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初期性别干预程度高的城市;女性社会地位、城镇化进程、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地区生育政策等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因素也有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因此,国家必须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化发展、加强"男女平等"宣传教育并普及新型生育文化,从而继续缓解家庭生育行为中的性别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与产业技术创新三方面的互动关系,提出粤琼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基础,在于两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共同取向上,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产业集聚与转移机制、创新要素流动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互动机制,将推进粤琼跨区域创新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汇聚区域城市发展最新观点把握区域城市发展最新动态做好区域城市发展参谋助手《区域与城市经济》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依托学界专家把关,每篇文章精选自全国三千余种报刊。本刊面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及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区域经济规划、城市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决策参考。《区域与城市经济》设有如下栏目: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战略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空间经济、城镇化与城市群、管理与政策研究、比较与借鉴、研究述评、专题(如:"一带一路"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长江经济带、西部开发、主体功能区、创意城市、资源型城市等)。  相似文献   

13.
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面对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的重要方向与主要问题,要构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低碳创新机制,加快高质量发展;构建统筹协调机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构建绿色发展机制,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构建开放融合机制,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构建共建共享机制,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治理。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7,(1):80-87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对耗散结构体,在交互耦合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生态环境压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曲线关系。对比分析河南与江苏两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耦合演变趋势,发现符合一般系统论第二热力学规律,即"熵增定律"。用熵值法计算出两省1996年至2014年间两者的状况,提出新型城镇化生态发展的主要路径:(1)城镇化生态发展可以减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倒U型曲线的弧度;(2)城镇化生态发展路径应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成本分担机制、土地制度等的创新来确保农民稳步市民化;优化空间格局,增强大城市承载力和小城镇吸纳力,构建协同发展的城市群落;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产业结构;转变观念,坚持"预防性"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过程的稳态和混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总体上强调了产业集群的功能优点,但是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是不断演化的。从分析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特征来看,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基本动力在于集群内部企业间合作稳定性及其共生性。从产业集群演化的逻辑斯谛模型分析可知,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产业集群演化除了能够产生稳定平衡的、周期的动态行为外,还可能产生混沌现象。在集群演化混沌状态下,集群的演化发展方向与模式由集群内部企业间共生性和合作稳定性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就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要有条件有选择地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培育和加强集群内部的共生机制;也应本着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原则,选择适应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简称“两化”)协同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于协同论观点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互作机理,构建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2005—2015年四川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从时空演变角度分析四川省“两化”协调发展态势。结果表明:从时序角度而言,四川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均表现出递增态势,但农业现代化滞后于新型城镇化的形势依然严峻,全省“两化”关系总体处于低度协调阶段;从空间角度而言,四川省“两化”协调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且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等影响,各地“两化”的协调度演进趋势各异。要深入推进四川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必须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重视区域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健全城乡良性合作机制和大力提升城镇化内涵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2):61-67
产城融合是现阶段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要求产业与城市融合一体化,形成互动机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进产城融合系数指标,通过建立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静态评估与排名,研究发现各地市产城融合水平并不理想,主要受人口城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影响。对此,在产业发展方面,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注重优势互补及产业链的衔接和延伸,促进产业生态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方面,要重视"人"的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新型户籍制度,确保人的长远发展;在职能定位方面,政府要做宏观调控者、体制引导者、政策服务者、创新倡导者和社会协调者。  相似文献   

18.
“双碳”目标下,区域协同减排制度设计有利于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是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需要,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治理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还面临区域能源发展协同性不足、区域产业发展协同性不足、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困境与区域法律政策协同性不足、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性不足等现实问题。从我国区域能源发展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与区域法律政策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环境治理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的现实来看,在区域能源协同发展法律路径方面,应在东部地区协调立法处理好经济与环境问题,统筹协调好西部地区区域规划问题,通过立法方式实现区域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法律路径方面,应以制度形式固定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果,完善绿色供应链制度以实现产业协同融合,建立互通交流的数字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在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与区域法律政策发展路径方面,应在辅助立法原则下保持协同立法的谦抑性,形成超越“部门”与“地方”的特别法;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法律路径方面,应明确区域环境治理协同的权利义务,实现应急情...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镇化已经跨越传统发展时期的均衡阶段,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新阶段。传统城镇化导致的种种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逆向驱动机制,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向更高层次均衡的演化阶段,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由此将带来新的“土地红利”的释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在产业转出区与转入区两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基础上扩展进而提出的转出类型区和转入类型区两类区域产业转移模型,其发生机制相比较于“推—拉”机制,基于势差的产业转移发生机制更加全面地阐述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内在机理,且表现出自由与动态特征,具有实用性。从二者的交互作用机制来看,新型城镇化对两类区域产业转移具有方向与结构上的导向作用,表现出同向发展和相互促进特点。伴随两类区域的产业转移,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将改善,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的基础上,简要梳理了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和高新区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高新区与区域创新系统发展实际,构建了高新区与区域创新系统联动框架模型,提出了高新区和区域创新系统各自的运行机制,高新区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载体作用机制,区域创新系统对高新区的支撑作用机制以及二者互动演化机制的构成要素,并分析了协同模式和协同路径基础上的协同机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