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晓玄 《东岳论丛》2011,32(3):136-138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素逆序同义词,从生成、结构、同义方式、发展等各个角度看,此时期同素逆序同义词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同素逆序同义词产生后一直并存,至现代汉语才出现消亡;同素逆序同义词大都是单义词,即便是多义词也多是本义之间具有同义关系;结构上,联合结构和非联合结构数量相当,且偏正结构比重增加,偏正结构的同素逆序同义词是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清代笔记小说数量众多,其中的俗语词资料十分丰富,词语表达方式多样,存在同素逆序同义词这一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清代笔记小说中的俗语词材料,对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辞书编纂及古籍校勘非常有用,这些都反映了清代笔记小说在汉语词汇史上的重要语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同素逆序同义词,它们指的是构成词素相同,词素次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它们的年代分布、词义及其演变、结构以及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是由"倒序造词法"创造出来的,它们的词形和用法非常固定.同时它们的出现也受到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日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字形上与汉语相同或相近 ,一般称之为汉日同形词。汉字和汉字词的存在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便于语言的学习和语言的沟通。然而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由于中日两国各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不同 ,汉日同形词中有很大部分在语义、适用范围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本文从词义的角度分三个方面对汉日语中存在的同形词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5.
马梅玉 《殷都学刊》2011,(4):107-111
上古时期,"千"、"万"常作数词用,二者还可并用作位数词,后发生词汇化,成为一个并列复合词,表"众多,许多"义。唐代时,"千万"虚化为程度副词,稍后就产生了语气副词用法。其语气副词用法的产生是"千万"进一步语法化和主观化的结果。其同素逆序词"万千"经历了类似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傅勇 《中文信息》1996,(5):13-16
随着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在汉字操作系统中以字为基础,以词为主导的汉字输入方法成为主流,词汇库也朝着多样化、大规模方向发展。因此,大规模词汇库的压缩也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汉字信息系统中所用的词汇库主要是由词汇编码和汉字串组成的,特别是由于汉字数量巨大,其代码数据几乎没的冗余度。因此,对汉语词汇库进行位压缩的处理是较困难的。其实,只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变换过程,然后仍可对词汇库进行位压缩处理。词汇库的基本结构词汇库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什么结构的词汇库,一般包括以下几部份:1.文件前缀。通常是作者…  相似文献   

7.
李蕊 《学术探索》2012,(11):134-137
汉语和日语中有不少同形词。这些汉日同形词中有一部分是在两千多年前汉字传入日本时保留下来的;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在吸收西方文化时,使用汉字造出来的新译词,而后又被引入汉语中来的;还有一部分是我国制造出来的新译词,被日语吸收过去的。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相互之间的影响涉及很多方面,尤其是文字、词汇的联系尤为紧密,但是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日汉同形词的词义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8.
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味觉词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类聚,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了汉民族对"味"的认识和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汉语味觉词,对其展开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梳理,并指出目前汉语味觉词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郑德权 《中文信息》1999,16(1):61-62
词库是中文信息处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结构,汉语词汇处理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词库也是校对工作使用的基础,词库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校对工作的性能。因此,本文阐述校对工作所使用词库的组织与设计。一、汉语字词的分布规律 一般人日常使用的汉字大约在五、六千个,尽管由这些字所组成的汉语词汇相当庞大,但经统计发现,人们使用频率相当高  相似文献   

10.
刘艳平 《兰州学刊》2007,(3):195-196,122
古汉语借代词非常丰富,其产生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就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素逆序词,它们是指构成语素相同、语素顺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借代词.文章从它的词义、适用时代、修辞作用、语法结构、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它们的出现适应了语言表达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11.
心理词库是人脑中关于词汇信息的内存,即存储于大脑中的词的知识的心理表征,属"内在"语法的研究范畴。储存在心理词库中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存放在大脑中,即安放在各种各样的语义场中。学习型词典在帮助学习者构建二语心理词库时,应按照词汇在母语心理词库中的排列方式,即语义场的方式存储,帮助学习者从语义角度来构建类似于母语心理词库的二语心理词库。《麦克米伦高阶英语词典》(2版)在词汇语义网络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使用方法有"搭配"、"词族"、"同义词"、"插图"、"词汇扩充"、"释义"。  相似文献   

12.
一组同义单音节动词在词义相同的情况下,它们有时可以分别作为语素构成一个双音节合成词。通过对297组同义单音节动词作为语素构成一个双音节合成词的情况进行考察发现,297组同义词中有144组可以构成双音节合成词,并且其中又有7组合成词的词序可逆,组成同素逆序同义词。同素逆序同义词在内部结构和词性方面均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3.
同素反序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长荫 《北方论丛》2001,(6):105-108
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词素与汉字相对应是构成同素反序词的基础和特点 。同素便于由旧忆新,反序会增添情趣。同素反序是一种辅助性的构词法,在规范化上有负面影响,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4.
许威汉治学严谨,文字、训诂、词汇、语法等靡所不通,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汲取传统语文学精华的同时运用现代语言学观点对汉语词汇学作全局性的透视,从“训诂学要向词汇学发展”着眼探讨汉语词汇学,在汉语的特性、汉语词汇复音化的成因、汉语词汇的体系、“通假”的实质、汉字的发展演变、语法研究的平面和词的音义关系等方面皆有阐发和创获,为汉语词汇学和语言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构词词素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语言交际的迫切需要,现代汉语中"卡"、"吧"、"的"、"秀"、"族"等外来构词词素出现并逐渐融入现代汉语.它们凭借极强的能产性构成了一系列的词族,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现代汉语词语多音节化趋势加强;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词缀化或音节词素化倾向;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构词的方式,致使构词方式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构词词素及其产生的词族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汉语的交际表达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谓的汉语词汇教学是指我区维吾尔族学生汉语专业的词汇教学。我区以汉语为专业的维吾尔族学生在大学一般要接受两年至三年的汉语精读课教育,其中,汉语词汇教学是汉语精读课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人从教多年,且一直从事汉语精读的教学工作,对授课中汉语词汇的讲授有一些体会和认识。一、构词法与汉语词汇教学汉语属孤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维吾尔语属粘着语,有着丰富的同形变化。汉字是方块字,它不象维吾尔文字那样以表音为基础,一般不能直接从形态上表现词和语素。但是汉语词汇和维吾尔语词的构词法却有许多相…  相似文献   

17.
双语心理词库表征研究及其教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研究视角着眼,以双语概念系统是否共享为主线,对词库表征模型做了梳理并认为二语词汇表征及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词汇习得的动态历程。双语心理词库表征研究,对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它揭示了石化现象的必然性,及英汉字典的合理使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合理运用词缀教学,提倡词块教学,积极建构二语语义概念系统,培养外语思维。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7,(7)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贯穿始终,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然而多年来,传统的词汇教学并未凸显出提高汉语学习者隐喻思维能力的优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学习者自觉性隐喻思维的形成。本文以概念隐喻和认知语境作为隐喻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在认知语境背景下进行集中式隐喻词汇实验教学,获得教学测试数据,并与传统隐喻词教学模式中所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出隐喻思维能力水平与词汇掌握程度呈现出正相关性,并寻求到培养自觉性隐喻思维能力的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三音节词是一个特殊的集合体,从数量上看,汉语里三音节词有增长的趋势.它既具有与占汉语词汇绝大多数的双音节词所共有的某些属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区别于双音节词以及其他词汇成分的特殊之处.从三音节词的语法功能入手,对其词类分布进行比较系统地、全方位地考察,可使我们对三音节词的词类划分及每个词类的功能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论"嵌l词"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玉梅 《中州学刊》2007,(3):249-251
"嵌l词"是很早就活跃于汉民族口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种汉语方言中."嵌l词"与少数民族语言无关,并非北狄人改造汉语复辅音才产生的语言现象.实际上,"嵌l词"是汉语中早已存在的缓读分音现象,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