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祭祀禳灾是由早期天神崇拜、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发展而来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孕育,到夏、商和西周时形式逐渐多样化,春秋战国时则渐渐趋于衰弱。早期的祭祀禳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消除人们对灾害的恐慌心理、提前防范灾害发生、与药物相结合有治疗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清初文献中记载的西宁厅确曾存在,是西宁监收厅的简称,始设于明末,清初裁革卫所的过程中开始管辖西宁卫及碾伯所,成为介于道与卫之间的一级准行政区划,并于雍正二年正式改置为西宁府。西宁厅在清初河湟地区行政建置由卫所向府县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西北实土卫所地区厅制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3.
刘莉 《北方论丛》2015,(4):78-83
清代慈善事业承袭明制,总体较为繁盛。地处中原腹地的陈州府,慈善事业在清代亦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慈善组织数量较为可观、功能较为齐全,参与主体亦相当广泛。其机构设置涉及养老、济贫、赈灾、助丧、慈幼、助学等各个方面;其创办方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官办、官督民办和民办;其资金来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有官方资助、个人捐赠和商业化运作收入等三种筹资渠道。陈州府慈善事业的兴办是官方倡设,官绅、官民互动的结果,其运作发展虽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是较为发达的。  相似文献   

4.
5.
简论清代黄州府的进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黄州府的举业兴旺发达,进士及第的大有人在,进士人数位居湖北全省第一,成为湖北的科举中心、人才中心,这种现象,绝非偶然,既是因为黄州府的士风厚善、书院众多,还离不开地方官的重视和邑人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张经久  张田生 《兰州学刊》2008,(6):114-115,16
包括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部分地区的清代甘肃,地域广袤,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等方面看,自然条件十分复杂。这使得清代甘肃自然灾害具有种类繁多、频繁发生、成灾范围广、规模巨大等特点,地方社会因此遭到严重的危害,物质匮乏,人口锐减,生产萎缩,社会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7.
禳虫习俗与中国戏曲的生存、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为本的中国先民在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下,"创造"了一群虫王,人们为了抗击虫灾获取农业丰产产生了许多防虫、灭虫、治虫的习俗,而在其中,戏曲艺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俗民或将戏曲作为赛祭虫王的手段,或直接上演戏曲以禳虫.禳虫演戏成了我国古代戏曲的一种重要生存方式,禳虫演戏对我国传统戏曲的演出、创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禳妒咒》的明意是写夫妻关系,其中着重描写女主人公的嫉妒和泼悍。其隐意是表现作者对明室的怀恋,反思明亡的历史教训,暴露清初统治者的残暴。所谓“禳妒”,就是祈祷消除嫉恨,呼吁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所谓“咒”,就是诅咒造成国家、民族遭难严重后果的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信仰、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之间的关系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文章得到一个基本结论:信仰包括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尽管个人信仰具有自身独特的个人的信仰体验,但是,从根本上看,个人信仰是在一定社会信仰基础上的个人信仰。信仰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清代湖北汉水流域是民间信仰比较发达的区域,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的万物有灵思想和鬼神崇拜,是各种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力量,形成诸多文化现象。民众的生活、政治的稳定、儒生的宗教身份、道教与民间信仰相互吸收,彼此同化,巫师对民众信仰的激发都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民间信仰对地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地方社会变迁,由兴盛转向衰落。  相似文献   

11.
明清匿灾现象加剧了灾情危害.匿灾是灾害发生与地方官员政绩、人格评价紧密对应关系的表现.匿灾的原因在于将灾害体现出的天意责罚归结到地方官员行事上,导致地方官员为避免追责,不顾灾情是否能自救而匿灾.官员德行驱灾模式派生并加剧了官场匿灾恶习.而古代灾害文化的“人治”特征,则是灾害文学言说中的深层政治内涵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2.
冰雹灾害是重要的自然灾害种类。本文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清实录》和各种地方志的记载,力图全面梳理清代自1644年清军入关至1911年宣统逊位为止时间段内的冰雹灾害。在以州县为单位的统计数据中,清代的冰雹发生次数已经超过6000次;从分布朝年来看,以顺治、道光和光绪朝为多,乾隆至道光时期平稳上升的趋势相当明显,与气候学者关于明清小冰川期的判断吻合;从统计区域来看,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新疆、西藏、云南,东至台湾,涉及了全国所有的省区;从分布时段来看,包括了所有的年份和月份,可谓"无年无月无处无雹"。  相似文献   

13.
14.
自然灾害与唐代宰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代政府文书、实际政治活动以及唐人的观念中,宰相依然具有“燮理阴阳”的职能;宰相在灾时往往提出避位退让的请求,以示谢过负责,但一般不会得到批准;唐代宰相的政治生涯因灾害的发生而出现变数;灾害对宰相的影响是考察当时政局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5.
16.
在关中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民众形成了特殊的农业信仰风俗,尤其是和农业灾害有关的各种神灵信仰非常突出。关中民间信仰风俗的形成与发展和农业灾害的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么振华 《兰州学刊》2010,(9):186-190
整个唐代,自然灾害一直贯穿其始终。由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民生,在遭遇严重灾荒时,政府鼓励灾民异地就食,此后较有组织的因灾移民成为唐前期一直奉行的政策。唐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朝廷实力下降,政府救灾不力,灾民自发性的移民就食越来越占多数,最终成为唐朝灭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晚清陕西关中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商业组织管理及日常的商业活动等商业因素都渗入到关中的神灵信仰之中。同时,晚清商业意识和商业活动也受到关中传统民间信仰的较大影响。这些具体表现在和财富相关的神灵信仰风俗、财神信仰、商业组织的神灵信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清代通鉴学的发展不仅受到前代通鉴学的影响,有着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还因受清代不同发展阶段的政治影响,表现出阶段性特征:清初通鉴学呈现反思与开拓的气象;乾嘉时期,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道成以后,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语言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小学家虽弱于理论,但也思及不少语言理论问题,只是未对自身的认识作系统的归纳整理,文章分为九个部分,探讨了清代小学家对以下诸问题的看法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关系;语言文字的起源;语言演变(特别是音变);语言共性;标准语与地方语的关系;汉语汉字与异族语言文字的差异;汉语语法;语言本质,语言与思维;研究对象和领域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