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车莉蓉 《南方论刊》2006,(11):51-52
本文主要论述社区、社区阶层化与阶层型社区的关系.首先探讨社区的内涵,旨在说明社区的形与核,社区规模的模糊量化以及异化的社区--住宅小区.其次探讨社区的阶层化和阶层型社区,阶层型社区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取消后,单位社区日渐萎缩直至解体;传统城市社区由"单位主导,企业自办",过渡、演变为"开发商主导,业主自办"的现代社区模式。在这个过渡期,社区内法人主体的更换,必然带来社区内居民的聚合与分化,也决定了当下城市社区内部居民相似的经济基础。而基于居民自由选择归属社区的权利,使社区内部阶层化差异现象凸显,居民与作为基层政权的办事处、社区的互动,也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5.
6.
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岳论丛》2021,42(11):36-44
  相似文献   

7.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以及认知能力为教育阶层差异的三个解释框架,这些以教育年限为反应变量的定量研究有着其明显的局限性,如掩饰了社会过程的异质性、忽略了教育差异不平等的形式以及关于家长态度、学生行为等要素的缺乏.如果把教育的阶层差异看作是学生和家长在教育、培训和就业等过程中自我选择过程的差异,可以避免上述解释框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由于理性选择理论固有的局限性,故尝试提出了“机会力量”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概念补充.  相似文献   

8.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支持居家养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居家养老"是世界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意愿和选择,在我国也占主流.居家养老呼唤社会支持系统的完善,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辅助居家养老的最佳载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居民阶层的分化以及住宅商品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布上出现了社区阶层化现象,这是城市经济发展、住宅市场信息导向与个人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生活背景、消费观念、择居倾向等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社区阶层化是城市社会阶层分化在居住空间上的反映,比较中外城市社区阶层化的研究及实践经验,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合理布局和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避免社区阶层化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的最佳替代模式,是家庭养老转型为社会养老的必经发展阶段,也是大庆市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应该倡导的最佳社会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层面上的文化,是指由社会传承下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实践活动与思想意识。健康是人的肉体、精神和社会的康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增进其心理健康,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积极老龄化”框架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全球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和保障)框架下,我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政府、社会、家庭要积极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在于目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存在服务水平偏低,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单一等问题。社会工作倡导基本生活保障型社区居家养老和建设型社区居家养老两种基本社区居家养老类型,并积极主张发展多种形式的建设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途径主要有:宣传社区居家养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参与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法律和政策,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等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然改变人们现有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然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变化,必然加剧个体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必然打破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平衡关系,必然导致利益获取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社会公众面对的生活事件越来越复杂多变,原有的心理平衡可能被打破,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公众的心理负荷有可能超过其可承受的"阈限".在这种状况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若不及时加以调适和解决,必然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文明进步.其后果轻者造成公众方向迷失、信仰危机、社会冷漠、自我逃避;重者会使公众社会认同度降低,亲社会行为减弱,反社会行为增加.因此,在当前关注和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引导措施,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是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16.
张文宏  张君安 《河北学刊》2020,40(1):183-189
老年人口健康,不仅是老龄化社会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且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战略。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关注,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分析社区设施的影响及其与个体社会资本对心理健康的交互作用。本文基于CFPS的数据,以社会资本为理论基础构建分析框架,从结构性社会资本、认知性社会资本两个维度分析中国老年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社区设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相关变量后,个体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从经验上证实了社区为老设施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即使在控制了其他社会人口和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变量之后。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城市空巢老年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因此,提出城市空巢老年妇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指出当前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和措施,对于学术界及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孤残老人的社会支持在物质支持、情感慰藉与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孤残老人的物质支持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五保户补助,资助渠道较为单一,资助效果并不理想;多数孤残老人心情不好时没有倾诉对象;养老院中的孤残老人没能得到及时的照料,生病时得到的照顾却更少.要从来源、形式、内容、效果等方面改善农村孤残老人社会支持体系:进一步明确政府的救助责任,拓展社会救助渠道;创造社会物质条件,由传统养老方式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方式;建立高水平的养老机构和高素质的服务队伍;从建立与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SARS疫情爆发与流行成为中国健康照顾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健康照顾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范式进入崭新的历史时代,标志健康照顾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范式的转变,传统的公共卫生向大众健康政策模式转变,反映社会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制度创新与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阶层固化”作为中国转型时期的一种客观存在,对社会和谐的危害明显。“子承父业”观念、家庭社会资本的不均等、现行制度的漏洞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要逐步打破“阶层固化”,建立起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促进社会稳定必须进行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