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现在已成共识。小微企业涉及各行各业,地方政府在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时,除了考虑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特点和针对性以外,当前要特别注意普惠性,使扶持政策具有多维性,让小微企业根据自身市场竞争的需求来使用相关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邱一鸣  史册 《江西社会科学》2023,(10):183-191+208
中央政府通过权威调控促进府际学习并推动政策扩散,但其趋同与趋异并存的政策扩散结果背后的运作逻辑尚未得到充分探讨。“行政集权—财政分权”的制度结构塑造了政策扩散的多重机制:在纵向上,中央政府整体性调控使各级地方政府对标对表,地方政策呈现趋同现象;在横向上,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关系使后发追随者基于“恐后”心理学习先进地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趋同,而竞争取胜者为保持先发优势,通过深化政策创新,使得政策结果趋异。“制度结构—府际关系—扩散机制—扩散结果”四个环节形成了中国政策扩散的逻辑链条,多重扩散机制在府际关系塑造下并存且共同发挥作用。与西方政策扩散逻辑不同,中国政策扩散多重机制与异同并存的结果源于行政集权与财政分权并存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彰显出以执政党主导,以地方政府政策响应为主力,以中央企业主动作为为重要力量,以行政手段主推的政策工具组合的“四主”政策执行特色.三年多来的执行实际效果说明,政治激励和经济激励并重的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执行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研究发现,由我国现有体制决定,政策执行主体相互关联的政策执行模式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效果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
以洛伊(Lowi)的政策分类框架为基础,运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背景下政策执行问题进行的研究表明:分配政策的执行偏差往往是由政策本身的因素造成的;构成性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不同执行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规制政策执行难度大,影响其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一是规制对象的特点,二是能否有效控制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建立在权钱交易基础上的合谋;再分配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生产商和公众等利害相关者会围绕其所蕴含的巨大利益空间展开复杂的利益博弈。在现有的制度背景下其必然结果是地方政府、生产商和社会中上阶层在博弈中获胜,共同瓜分再分配政策中所蕴含的巨大利益,导致政策执行失效。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升政府精细化监管能力。为了避免执法环节出现“一刀切”,地方政府聚焦企业关切,开启一系列为市场主体“减负”的政策创新活动,其中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政策在不同地方政府间形成扩散。研究发现,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政策扩散是“启发群体—集聚地区—治理目标—政策网络—激励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政策扩散经历三个阶段:两地初步探索阶段、全国复制推广阶段和纳入法律强化执行阶段;在空间维度呈现区域集聚和邻近扩散特征;免罚政策通过“自下而上”推动和“自上而下”执行两条路径扩散;模仿、学习和竞争机制在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共权力失范与政策执行失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红 《学术论坛》2007,30(9):34-37
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有着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随意性的特点.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不规范加剧了地方政府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不清、责任不明也导致了政策执行失序;提升政策执行力必须规范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同时消除部门利益,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政策学导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政策是研究国家与其公民的福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把国家和社会的作用纳入到个人的"福利组合"中去的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在发达国家尤其在欧洲,社会政策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社会政策学科价值理念如下:以"公平"与"人权"为基本价值观;从不讳言自己的"价值立场";以"公民参与"为基石;以"渐进主义"为发展策略.社会政策的学科建设也表现出四大鲜明的特点:研究领域的边缘性、交叉性和开放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技术化;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和专门化.  相似文献   

8.
简析政策执行失效的制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确保宏观政策和地区发展政策目标的有效执行,必须依赖于中央政府的制度供给和创新。但在转型中国,确保政策执行的制度供给过程,是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中,确定了地方政府作为主导型制度供给的主体。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主观需求,主要是在地方行政主导的格局下,创造地方行政政绩,为地区发展政策提供制度支持;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则因为缺乏执行政策的制度支持,从而不能完全实现政策目标。因此,必须通过纵向政府间权力制约的制度安排,来维护和加强中央的权威,以创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正向互动的统一关系,为宏观政策的顺利执行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营小微企业是西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纾困政策是缓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工具之一。基于连续八个季度的企业微观数据分析西藏民营小微企业的经营及融资状况,结合理论深入剖析西藏民营小微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支持西藏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四年来西藏民营小微企业遭遇一些经营困境,迅速出台的金融纾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西藏存在着金融组织体系多元化程度不足以满足成长中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遭遇规模扩张与成本增加的矛盾、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痛点堵点等问题。由此,从金融机构层面、小微企业层面和政府政策层面提出支持西藏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策多变"是发展的大忌.它对社会信用、投资环境、竞争格局和政局稳定等都有影响和危害,尤其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针对某些地方政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政策多变"的表现、成因、危害与治理对策,同时也强调了党和政府政策的必要的调整变化与"政策多变"之间质的差别,以把握好政策的变化发展与相对稳定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经历了探索期、萌芽期、体制改革期、规划引导期、国家战略期和高质量发展导向期六个发展阶段。地方文化产业政策在演进特征上不仅包括对中央文化产业政策的纵向跟随响应,地方政府之间还存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横向模仿竞争。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政策还存在"东多西少"的区域差异特征。从区域协同出发,"十四五"时期中国文化产业政策优化应完善宏观与微观运行管理机制,健全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促进文化产业跨区域合作,推动文化产业和多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2.
政策创新扩散一直是公共政策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政策试验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政策创新扩散独特的政策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民自发的乡村治理政策创新通过滚雪球方式推动中央政策的认可。在新时代,自上而下中央政策导向以及中央指导下的地方试验在政策扩散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中央通过规范和监督地方试验创新,再吸纳有价值的乡村治理创新进入国家政策中,最终实现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模式具有国家主义取向下的浓厚工业成就特质.这种政策模式特质通过政策的非商品化程度、社会分层效应以及国家、家庭与市场的关系三个角度反映出来.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政策的非商品化程度总体上不高:它将社会各阶层固化在各自的适当位置,使阶层间的界限清晰且不断拉大,维持并深化了原有社会分层;在国家、家庭和市场的关系上,国家力量十分强大,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负责,家庭传统保障功能不可动摇,社会保障的市场力量软弱,急需培育.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并非一味寻求创新和终结,而是趋向于维持现状或平稳接续,在地方治理中,后者更为常见.地方治理中的政策接续包含初始接续、二次接续和补丁强化过程.以2017-2020年间G省旅游优惠政策为例,2017年初始接续的动因和条件主要包括目标、来源、决策、经验和基础五个方面;2018-2020年,二次接续出现了政策调整,政策补丁主要是为了应对疫情.研究发现:二次接续是对初始接续的更新和补充,在特殊情境下会产生政策补丁.初始接续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决策和行动意愿,这一点在H景区的政策执行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二次接续则需要良好的治理绩效和及时的政策补丁,H景区在此过程中是受益方.从政策过程变迁规律来看,旅游发展政策会持续调整或走向终结,地方政府需要认识到政策接续的本质是一种"学习型政策变迁",这对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曾育荣  张其凡 《江汉论坛》2008,4(2):103-110
宋代是我国传统社会人口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促使两宋社会人口高速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宋政府推行的以增殖人口为基本取向的人口政策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以婚育政策、救助政策、移民政策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宋代人口政策特点鲜明,表现在加强对流移人口的安抚与控制,分别置籍管理乡村户与坊郭户,融乡村民户管理与地方治安管理为一体,人口增殖政策与民间节育行为的对抗等方面.若从人口史的纵向角度加以考察,宋代人口政策的形成处于中国传统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历史关头,既有此前汉唐王朝的若干遗留,亦能因时而变,又为其后明清时期人口政策的制订提供了积极因子.  相似文献   

16.
政策代理人是再就业工程实施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再就业政策往往是通过国家政策代理人--地方政府和企业以"因地制宜"的特色来完成它的操作,各地方政府和企业无疑拥有合法的对政策变通的机会和权力.加之利苴的偏好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政策代理人实施再就业工程的行为,必然与再就业工程的预定目标发生偏差.本文针对这种行为偏差,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慧 《阴山学刊》2010,23(1):112-118
内蒙古地区高校助困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少数民族预科贫困生资助政策不足;助困政策结构不合理;助困经费压力大且院校发展不平衡;助困政策对象认定困难,助困对象诚信缺失;助困政策执行力度不够。要从国家、地方政府、高校、生源地、学生等多个助困政策相关主体方面加以完善。具体是:完善高校助困政策体系;转变地方政府权益观念;加强高校政策执行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高校自身优势拓展助困渠道:开拓建立生源地责任分担机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市场化思维设计和完善政策体系的能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政策体系调动市场主体———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开发,我国现有的西部开发政策缺乏有关于西部开发的法律法规,且以区域差别政策为主,缺乏足够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要实现善治,必须不断推动政策和制度变迁,其中理性和学习两个要素、渐进和强制两种类型贯穿始终,由此产生基于渐进理性和强制理性的不同学习型政策变迁路径.渐进学习型政策变迁路径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协商互动,建立了一种常规且良性的政策变迁模式,以网约车改革实践应用分析其具有政策学习和社会学习的相关特征.强制学习型政策变迁路径体现"间断—均衡"、"诉求—结果"和"冲击—回应"行为机理,以邻避冲突为代表的应用分析其具有"邻避冲突的突发性、政府回应的临机性、决策改变的消极性、项目承接的共谋性以及环保体系的变革性"特征.两种政策变迁路径的机理和趋势均有不同,同时在政策合法性、学习的动因条件和机制效果等方面亦有差异,以地方治理现代化推动并进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项中长期治理目标,学习型政策变迁路径必须得到重视和发掘.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是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导向的社会政策制定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理论描述.在微观层面上,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表现为突发事件、公共舆论、政府回应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在宏观层面上,社会转型、大众传媒发展及传媒市场化、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构成了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