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向内转”的主体性研究思路的制约,近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出现了脱离经济基础的思想文化批判、女性主体性与政治性对立、以性别对抗建构女性主体性等三种较为普遍的思路。这些研究思路,不利于增强女性文学研究与当前女性问题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利于科学地总结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无益于女性主体性的建构和女性文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只有把女性文学研究重新放回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中去,女性文学研究才可能突破这些思路的束缚,走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朱贝特 《理论界》2012,(6):111-112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的一位优秀女作家,她小说的风格独特、曲折、诡秘、夸张且引人入胜,作品曾多次被搬上大屏幕,广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她作为香港本土的女作家,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与文化背景,以及女性本位的自觉性,使其作品具有不同的女性视角,而书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兼具反抗性和新世纪女性自主独立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女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方面浅谈李碧华作品中的女性视角,并以《青蛇》《霸王别姬》等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女作家从社会派定的传统角色挣脱出来 ,在文学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群像。她们建构的女性形象不是单一的 ,而是发生了嬗变。冰心一类的作品中出现的是以温情主义为主的温婉、清澈、纯净的淑女 ;冯沅君、庐隐、丁玲等则从主情主义出发塑造了热烈、绝决、不妥协甚而越轨的叛女 ;张爱玲、苏青的作品则由女性生存方式和女性生命体验角度出发 ,努力勾勒出一群心理变态、扭曲的疯女。通过角色的嬗变 ,我们可以看出其间表现出的女作家关于女性、婚姻、恋爱观的变化 ,也可以窥见这些各有思想、追求的女作家的作品 ,不仅在总体上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且在文化内涵及价值意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杨敏 《天府新论》2006,(Z1):222-223
美国的黑人文学是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黑人文学中的女性人物也随着黑人文学的发展变得逐渐"丰满"起来.从美国早期黑人女作家"北美黑人文学之母"惠特莉到19世纪中期的布朗、哈泼,再到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吐默、赫斯顿等,以及二战以来的赖顿、鲍得温、艾里森、沃克等,他们在根植于传统美国黑人文化的同时,从不同角度不断地给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注入了新鲜血液,使黑人女性形象逐渐丰满.  相似文献   

5.
南方文学的特殊性是多方面的。它那怪诞的场景、畸形的人物和哥特式的情节,都和美国其它地区产生的文学迥然不同。在它众多的奇异特征中,有一系列神秘、反常的女性形象令人过目难忘。通过对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在南北战争之后,南方淑女的衰亡趋势已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李钧 《齐鲁学刊》2004,(5):147-150
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妇女解放曾经作为一个历史的神话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照。但事实上,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女性并没有获得个性自主与性别意识,当时的女性解放不过是特定的政治话语支配下的一种社会表象。大跃进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单纯的、透明的、单向度和象征性的,是承载政治经济革命使命的意识形态的整体符号,而不是文明的、审美的、人性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女性形象是新都市文学构成的因素。新都市文学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一系列新都市女性形象,展示了她们的风采,这些女性形象通过个人的艰苦努力,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自身人格的独立,同时又牺牲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牺牲了爱情,在新都市女性亮丽的背后,藏掖着多少辛酸。她们正影响和创造着新的都市文化和文明,同时也重塑着自己。  相似文献   

8.
林白笔下知识女性的人生轨迹大多可以概括为"找工作、找男人—失业、离婚"这种模式的循环,而且二者纠结重叠在一起,这也是她们人生的主旋律、主战场。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观察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她们处在文化弱势与性别弱势的双重弱势中。而只有打破"中心—边缘"、"男性—女性"这种强弱分明的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女性主体性的文化自觉与性别自觉。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其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独具品质,呈现出群体自主意识觉醒的特点。女性的个性解放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经济、社会风尚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劳动女性形象大都比较贫困,可以把她们分成女户主、受性别歧视的女性和改革中受损害的女性.除了女户主家庭、性别歧视造成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更折射出建国以来妇女解放的内在缺陷.要改变底层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风貌,既要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用合适的政策时妇女进行扶植,也要在妇女解放思想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母亲一向是牺牲、奉献、圣洁、伟大、苦难的象征。但是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张爱玲开始,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一批女性作者的笔下,这种我们已经习惯的价值理想不复存在,圣洁伟大的母亲得到了一些女性作者越来越彻底的解构,被一系列卑微、丑陋的恶母形象所代替。这一现象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危险性和可怕性。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一些女性作者对张爱玲以及西方女权主义者产生了误解,一致走入了盲目解构的泥沼。  相似文献   

12.
雷鸣  李丽 《学术探索》2012,(7):117-119
在市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媒体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判断和取舍。然而,不同的文化、伦理观所引发的争议和冲突恰巧证明了女性解放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并未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意识。本文在肯定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意义前提下,透过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伦理解读,进一步探寻现代女性的人性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何锡蓉 《中州学刊》2005,(4):117-120
女性伦理学的提出,不仅对推动女性的解放有意义,还拓展了伦理学乃至哲学的领域,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但是,由于女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后现代主义哲学,这种哲学在为女性伦理学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为其铺设了困境.从中国哲学的视角来观察,或许能为女性伦理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合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水浒》中所刻画的女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女英雄,如顾大嫂、孙二娘和扈三娘;一类是淫妇,如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文章分析了这两类女性形象的塑造,认为前者严重失真,背离生活实际,缺乏个性,显得假大空;而后者却鲜明生动,有血有肉,达到性格化典型的高度。文章从艺术创作方法上探讨了两类妇女形象塑造成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世纪末开始的大迁移,大量犹太移民来到美国。于是,叙写犹太移民生活的美国犹太文学逐渐兴起,并在美国文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正如其它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美国犹太文学也不乏对各类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塑造。本文试图从性别、种族及历史的变迁等角度探讨美国犹太文学中女性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16.
女性形象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燕 《中州学刊》2004,(5):78-82
女性形象决非女性本身,它是男性的一种文化构想物,一种人为的话语实践,是男权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符号".然而,由于"语言和思想的物化",人们往往以为女性形象就是女性本身,相信对女性的语言描述就是女性现实.所以,女性形象一旦诞生,便会逐渐成为一种刻板形象或定型观念,表达了全社会对女性的性别角色期待.本文拟从形象学的角度,分析父权文化中女性形象产生的深层心理基础和社会文化根源,揭示其中的权力话语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生态女性建设和两性伦理乌托邦构想.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学领域中,很多作品都描述出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是数千年男性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让我们从女性的形象出发,来重新评估西方文学史的价值,从而为我们重新阐释西方文学开创了一条崭新的渠道.因此,文章将重新审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让长期处于男性文化观念压抑之下的社会对女性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界定,从而树立了西方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这是女性解放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有利于通过这种超越性的女性意识来推进人类精神的深层次发展与提高,实现真正的两性平等与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动物小说对动物形象的塑造一般有三种视角:“人看动物”、“动物看人”、“动物间互看”。尽管归根结底这三种视角都是人在看,但由于后两种视角尽量“化身为动物,”动物处在“看”的位置,拥有了话语权,可以从自己的立场来评判人及其他物种,而人也在这不同视野下更深刻而全面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9.
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中的维族底层女性有受过教育的小学教员、粮站出纳、继承父母遗产的小有积蓄者、自食其力的底层农民等,她们大都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但面对婚姻,她们仍然难以挣脱世俗观念的束缚,面对命运,她们虽竭尽全力却仍难以自控;由于处在经济基础的弱势地位,她们的人生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维族底层女性要想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经济独立和平等自尊以及思想解放是必由之路。"在伊犁"系列小说用感人至深的笔触表述了对维族底层女性的深切同情和理解。  相似文献   

20.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倡导莎士比亚化,其中福斯塔夫式背景是他们这一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而在后马克思主义诗学视域中,可以通过德勒兹的文学机器与效果装配的概念,重新审视传统英国文学两座高峰——莎士比亚与狄更斯,对莎翁的福斯塔夫式背景与狄更斯小说展开有别于传统定式的文学阐释,从一个富于当代学术意识的审美维度观照惯常被隐匿的景观,凸显德勒兹的文学观所蕴含的哲性诗学力量,启迪我们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的开放性理解,从一个侧面拓展与刷新外国文学研究与域外诗学理论的视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