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现代社会,传统的主体性思潮正逐步丧失社会现实性,由其派生的主体性管理范式在应对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作为管理范式的一次飞跃,主体间性管理更加关注平等、对话等民主的人际关系,侧重从精英治理型人际关系到圆桌会议式人际关系转变、从程序性管理向文化型管理转型以及从线性经营管理战略向非线性经营管理战略转化。  相似文献   

2.
和谐师生关系在大学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关系仍然是传统的"主—客"关系或"客—主"关系,消解了师生之间应有的教育涵义。而主体间性的提出,为创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主体间性视野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社会、学校努力创造师生交流的机会,加强教师学生的课堂互动。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的生存事实古已有之。主体间性作为哲学反思的对象,凸显其独立和成熟状态,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成为现实。近现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了其自身的缺陷,表现出种种无法克服的悖论;主体间性哲学则是对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把主体间性作为思维反思的“先验结构”与理论出发点,并由此来展望思维的终极边界、窥探人类价值与意义的终极根源;当代哲学的共同潮流是交往和对话,也强有力地昭示着主体间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思政教育的出现,虽然拓宽了思政教育的传播途径,提供了便捷的交流空间,共享了海量的思政内容,但同时却在思政教育主客体之间树立了认知屏障,主要表现为缺乏积极有效的主客体互动,从而导致网络思政教育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基于网络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以及网络自我互动的全新主体间性理论,为克服网络思政教育认知障碍提供新视野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认识论层面上的主体间认同和交往困难,是哲学中传统的错误主体观念所制造的一个虚假理论问题.对作为认识主体的自我意识所抱的实体性和体验性两个教条,造成在"我"与"他"之间的认识论的非对称性,并最终产生逻辑上的主体间性障碍.其实,自我意识并非直接给定而不可分析,相反,"我"这一概念同样是一个具体的意识,有其意识形成结构.从普遍意识存在形式出发的分析表明,"我"是经历与"他"一样的反思历程后而形成的纯粹概念,"我"与"他"具有认识论对称关系,由此,主体间性成为先验可能的,从而根本消除了主体间性困难.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空间,教师的主体性减弱而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传统主客体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向.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它在实践过程中常受制于诸多现实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不足和主体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师生交往资质和建立合理的交往互动关系,以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时代产生了主体性美学,包括中国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产生的实践美学。主体性美学是对古代客体性美学的超越,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局限和理论的缺陷。主体性美学认为审美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和征服,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主客对立的格局内,主体性不能解决自由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也就是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审美是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变主体性为主体间性,才能解决审美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在不同的时期形成了不同的师生关系模式,他们各有其历史进步意义,但是在目前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否定之否定模式就是在主体间性指导下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既吸收了传统师生关系中的积极成分,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成为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刘学华  吴凌 《云梦学刊》2012,33(2):151-1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哲学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西方主体性哲学稍有衰退,主体间性思想随之逐渐兴起。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双向交往和理解,使交往行为者与世界建立起联系,以此来解决翻译研究单主体范式的困惑,使翻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能在理想的语境下通过交流,达成有效理解,清楚认识,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0.
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主体间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是主体主义的一个附属问题,而主体是作为认识论转向之后,从世界中分离出来而作为世界呈现的接收者。中国哲学中的道德主体缺乏这种认识论的逻辑分化,因此其主体间性主要是以个体间的形式展开。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与辩证法存在着理论因承,在现象学中主体间性以内在时间的形式而展现。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必须对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体间性理论以其崭新的语境和独特的视域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可行的路径选择。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困境,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主体间性视域,构建主体间性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过程,切实保障和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宏 《齐鲁学刊》2007,4(2):48-54
现代新儒家的重镇徐复观以治思想史见长,其强调民族性的历史意识带有鲜明的主体间性特征。徐复观撒向“历史之流”的“民族文化之网”是无时间性的,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在场或不在场的精神主体都成了网中的“节点”。从思想史的视角出发,在创造历史的本源上打通了历史主客间的阻隔,使历史主客汇流,实现了历史主体间性与历史对象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杨春时 《中州学刊》2006,(3):236-241
美学的演变带动了文学批评理论的变迁。在客体性美学框架下,文学批评理论基于“再现说”,强调现实对作品的影响,批评是针对文本的客观解释与评价。主体性美学的确立,导致文学批评理论的转型,文学批评理论基于“表现说”,批评转向对作家的研究、评价并强调批评者的立场、观点对作品意义的决定作用。主体间性美学确立后,批评基于“对话论”,批评是阐释者与文本的沟通、理解,强调批评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的历史趋势。本文认为 ,这一转向的出现对当代人类哲学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 :它不仅导致了本体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为伦理学提供了宇宙论的支持 ,而且亦在中西哲学之间架起理论桥引 ,为整个人类哲学的和解与沟通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主体间性文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主体间性"的基本蕴涵是杨春时在对西方哲学发展的阐释过程中确立起来的。主体间性文论侧重于对文学的性质进行生存论意义上的界定,而缺乏诸如认识论意义上的明确的揭示,它无法阐释文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同时,这一思想形态也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泛化倾向,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历史规定性问题。对学界而言,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上,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当前中国的一般历史状况和特定的社会情势下对主体的新质形态和主体性的新形式作出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35-240
话语冲突导致冲突参与人和冲突事实的矛盾演变为冲突参与人之间的矛盾。介入性和谐管理是化解话语冲突的重要手段。介入方的目标是通过使用功能性话语标记语激活冲突各参与人的统觉、同感和移情能力,体验他人的认识,将自我的主观情感移置给他人,最终在冲突参与各方之间构建主体间性,还原冲突中的主客矛盾,实现人际和谐。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媒体的应用既创造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赛伯世界,而且促进了主体的虚拟化。虚拟主体是隐身交往的承担者,也是新型艺术的创造者。与之相适应的虚拟主体艺术以围绕身体、身份和自我的在线嬉戏为特征。虚拟主体之间的关系随着网络地位的上升而变得日趋重要,对虚拟主体间性哲学的需要因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西方美学吸收了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思想资源 ,已经实现了由古代的客体性、近代的主体性到现代的主体间性的转变。中华古典美学没有经过主体性的独立 ,在前主体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古典的主体间性。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基础是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以及主客同一的哲学。它表现为感兴论 ,即认为审美不是主体认识客体 ,也不是主体创造对象 ,而是外物与自我的互相感应。中华美学与西方美学对话、结合的关节点是主体间性。中华美学的现代化必须吸收现代主体间性、改造古典主体间性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20.
如何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是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主体间性的基本要义及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生成机理,提出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五个支点。一是平等与尊重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主体性支点;二是提升教师高尚情操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人格支点;三是坚持面向生活原则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实践支点;四是合作与探究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方法论支点;五是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增强思政课亲和力的价值支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