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谈中医中药的疗效薛公忱(187):(4)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金鑫,周中明(193):(4)中医文化论中医生命之境界申俊龙(1):(1)汉字改革百年回顾(一)吉文辉(5):(1)张介宾的太极命门论薛公忱(63):(2)论《黄帝内经》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之比照何文彬,何伶(6  相似文献   

2.
学习心理学的七大误区是:“学习心理学无用论”、“学不学无所谓论”、“班主任有用论”、“必然知道论”、“神通论”、“神经质论”、“提防论”等。只有走出误区,才能正确掌握心理学知识,树立起科学的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恩的党报思想内涵丰富,其要点有:一,党报的性质:"武器论"和"阵地论";二,党报的首要任务。阐述党的政治纲领;三,党报同党的领导机构的关系:在形式上独立;四,党报的编辑人员:必须站在党的中心和斗争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邓小平“台阶式”经济发展思想,从其社会历史条件入手,深刻剖析了其主要内容:机遇论、方式论、途径论和目的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明清戏曲演艺论有三个层面:一为演出技术论,是在“技”的层面上谈艺;二为演艺美学论,是在“道”的层面上立论;三为表演鉴赏论,是把美学论、技术论中的各种思考应用到对演出实践的鉴赏之中。其特点是:技术论内容为广,好处在“实”;美学论立意为高,长处在“虚”;鉴赏论感悟为灵,高处在“化”。凡此种种,本文均有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清代桐城派文论中的文气论,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桐城开创者的文气论,二是桐城中继者的文气论,三是桐城后学者的文气论。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或对“气”作为文章审美之本予以标树,或对文气审美特征与要求进行探讨.或从文章写作角度对“气”予以考察。上述三个阶段与三个方面,标示出我国古典文气论发展到桐城派文论家手中。其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分析胡风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侧面:(1)创作过程论:主观与客观相生相克;(2)文学特征论,跨过逻辑公式的平面;(3)批评论:社会评价和美学的评价;(4)时弊论: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由此提炼其文艺观的基本特色,即由艺术的感悟体验升华到美学,哲学的理论高度,始终燃烧着诗人的激情和理论家的睿智。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评介何云波曾艳兵新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分为四大编:作家论、文本论、接受论、社会──文化论,总计22万字。我认为:一本书是否有价值有深度,就看它被一节一节地分解后还是否经得起挑剔检视。...  相似文献   

9.
一家之本在于妇,一国之本在于民。(《通俗国权论》)1.世界观中的女性论以《脱亚论》为代表的福泽谕吉的对外政略论,受到当今很多学者的批判,但唯有成为他思想的一个中心内容的女性论,时至今日其评价尚未被推翻。甚至对福泽进行批判最为激烈的广田正木也这样评价:晚年的福泽在“改变节操,屈从于现实主义的世俗”之中,女性论“是唯一保持节操的领域”,并赞美道:“在日本的启蒙思想中,唯有福泽始终坚持女性解放论。”((福泽谕吉》)相反也有象中江和惠那样持批判态度的人。中江认为,福泽的男女平等论,说到底不过是“家庭内部…  相似文献   

10.
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导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导外语教学李哲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SLA)理论及模式约有四十多种(Larsen-Freeman,1991:288)。Freeman和Long教授将之概括为三大类:①先天论理论,即Chomsky的先天论,krashen的监控论;②...  相似文献   

11.
“反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兼论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王畅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历来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国粹主义”论,认为传统文化伟大卓越、至美至善,因此给予和盘肯定,主张全面继承和发扬;一是“全盘西化”论,认为传统文化一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符合真理论在20世纪经历了以下变化:B·A·W·罗素和L·维特根斯坦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符合论;J·L·奥斯汀提出了约定主义符合论;A·塔尔斯基运用语义论对符合论作出了精致解释;辩证唯物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符合论的接受和改造。本文认为,定义真理必须把握三点: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第二,真理是从整体上反映客观对象的理论体系。第三,真理概念不仅应当包含“与事实相符性”,还应包含“无矛盾性”和“功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先验性、分析性等概念的不同阐释,逻辑反例外论至少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立场:认识论的反例外论、形上学的反例外论和方法论的反例外论,从而显示出阵营内部的分歧。溯因方法论也面临着乞题谬误和恶性倒退之类的麻烦,最终导致极端相对主义,违反题材中立原则,甚至与逻辑反例外论的初衷相悖。逻辑例外论与反例外论各自强调逻辑相对于其他科学的特殊性与连续性,分别针对逻辑与逻辑理论,二者并无实质性冲突,完全可以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理论分别开出了实现国际和谐的三种“药方”:权力妥协论、制度协调论和认同和谐论。权力妥协是和谐的胚胎,制度协调是一种初级和谐,而认同和谐属高级和谐。权力妥协论的冲突本质决定其权力路径的缺陷,制度协调论由于难以摆脱权力对制度的影响,无法保证其公正性和有效性,而认同和谐论的问题在于能否实现国家间和谐观念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唐人创作论     
唐人创作论黄炳辉唐人对创作有许多论述。可惜在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张少康《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很少谈到唐人创作论。严格地说,风格论也应该包括在创作论之中,由于唐人在这方面论述也很多,故另有专文讨论。创作论应讨论以下几个方面:创作动因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符的嫉妒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符《潜夫论》中的嫉妒论,是继王充之后最为完整的嫉妒论,它们是人类思想史上专题研究嫉妒问题的开山之作。王符的嫉妒论基本内容包括:嫉妒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嫉妒的祸败、嫉妒的救治等,对这些问题王符作了比较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比较教学论研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比较教学论学科地位确立、研究主体扩充和研究阵地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话语体系不统一,缺乏明确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研究主体学术背景单一,研究客体界定模糊,缺乏与相关研究领域的有机融合;研究成果分散,缺乏统一的学术研究体系等。基于上述问题,文章认为:比较教学论研究在未来应强化话语体系建设,寻求比较教学论研究的一般理论逻辑;突破单一研究主体现状,促进教学论学者与比较教育学者之间的协调与融合;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改变比较教学论研究的模糊地位;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重视高校比较教学论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艺术美论的基本构建,在接受美学出现以前是两项结构论:作家──作品;在接受美学出现以后是三项结构论:作家──作品──读者。而毛泽东按照他自己的审美追求,创立了一个多项结构论:人民(主导者)──作家──作品──人民(接受者)。这个结构的轴心是人民。首先作家必须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接受人民的教育,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作家必须为人民服务;作品必须集中表现人民的艺术形象;作品必须为人民所接受,在作品被人民接受的前提下,发挥教育人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模因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国内外模因论研究主要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模因论研究的两个主要视角:介入文化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的模因研究及介入语言学的模因研究。并具体分析了模因论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模糊问题以及模因论对仿拟修辞的表层解释力问题,同时概括了目前模因论研究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20.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观,“文气”说的创作论,“文非一体”的文体论,并针对“文人相轻”提出“审已度人”的文艺批评的态度。从而确定了曹丕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典论·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