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顾名思义,是指语言和文字。这里说的“语言”,是指口头语言;这里说的“文字”,是就广义而言,泛指一切成篇的书面语言,包括各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在内。“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在这之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为什么要改称“语文”呢?当时主持教材工作的叶圣陶同志有过一段极好的说明。他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  相似文献   

2.
引言: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新课标的目标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是指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绘画追求一种“清空”。清代王昱指出:“‘清空’二字,画家之味尽矣”。①笠重光也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②这种“清空”有时也称之为“虚”或“空白”。把它解释为突出事物之根本而省去其细微,或画人悾惚苍茫之情感的流露虽都无不可,然我以为清人刘熙载“艺者道之形”一语更是在深层次意义上,得中国绘画“清空”之神髓。“清空”是中国画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并将这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人,儒道佛各家,都程度不同地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低估语言的作用及独立性,视语言为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单纯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媒介,形成一种以“道”等本体为中心或至上,以“言”等符号为边缘或附庸的等级结构,这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言说不可言说者,却是中国哲学与艺术强烈的形而上学企图。因此,“立象以尽意”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象”成了“言”与“意”、“道”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而这正是我们揭示文学语言符号奥妙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什么?什么是文学语言?中西方不少语言学家把语言说成是迷宫、怪圈、工具、载体、符号、交际手段、生活准则、文化功能……。在中外文学史上,直到十九世纪,由于文学文体一直杂混于史学、哲学、科学等文体之中,文学语言的界定也一直含混歧异。另外,还因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又导致了对“文学语言”的不同理解。中外古代把“文学”与所有书面语作品混等。直至新时期前,中外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对“文学语言”的定义也未  相似文献   

6.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系统是语言的基本范畴。人际纯理功能、概念纯理功能和语篇纯理功能是语法构建的不同意义模式,实现语言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适用性”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语篇分析把篇章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语篇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其能动性使受话者在语境中(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更能清楚地认知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从而使人们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是书读的遍数多了,文章的“义”也就很明确了。古人又说: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穷之意”的理解,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理解了语言的表层含义之外,着重体会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意蕴美。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都是一些文字好、思想性强的好课文,为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好的例子。通过读文章,只有实现对“义”的理解,再升华到对“意”的体味,才算是真正地理解了语言,才能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简单谈谈“义”与“意”。 “义”与“意”在现代汉语里读音相同,又有义项相同之处,都有“意思、意义”之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文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 ,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 ,又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言语作品 ;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狭义 )和“言语”的合称。语文教育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 ,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语文教育目标是一个多元的结构体系 ,包括语文智育目标、语文德育目标和语文美育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具体阐述清人俞樾提出的“语急省”和“语缓增”两种属辞之例,并纠正一些中学《语文》等对某些文句的解释。此说明阅读古书、理解文意,必须懂训诂,明辞例。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人一直有这样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是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各类语文测试,常常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这样,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变得模糊不清了,教师为教知识而教,语言知识越来越多地进了课堂,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人,儒道佛各家,都程度不同地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低估语言的作用及独立性,视语言为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单纯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媒介,形成一种以“道”等思维本体为中心或至上,以“言”等符号形式为边缘或附庸的等级结构,这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言说不可言说者,却是中国哲学与艺术强烈的形而上学企图。因此,“立象以尽意”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象”成了“言”与“意”、“道”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叶圣陶建议,195 0年“国语”(小学)、“国文”(中学)始称“语文”。“语文”二字一般被人们误解为“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实际上,“语”指言语,即口头语;“言”指文章,即书面语,因此,“语文”的含义应是语言。基于以上认识,语文应属言语教育的范畴。大纲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口语交际能力(听说)可以理解为“语”,阅读、写作能力(读写)可以理解为“文”,也就是说,语文教育的本质是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近年来,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的阅读地位显…  相似文献   

13.
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纯理功能。韩礼德把纯理功能分为三种,即语篇功能,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广告语篇是一种人际功能极强的语篇。在功能语法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一定会对这种特定的语篇有更深入地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纯然为工具课,课本除了知识短文或应用文体的文章外,大部分皆具文学性、思想性,哪怕思想性很强的议论文也都带有文学色彩。可说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之作。既然如此,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追求“人文”的根本属性,因为言为心声,文为心学,文学即人学,作品中都倾注着作者的阶级性和思想感情。由此可知,语文是最好的思想教育之科目,是最好的人性陶冶之工具。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务须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审美、欣赏、领悟,在“接受”中得到培养,在感染和熏陶中塑起学生的美好心灵(魏书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在很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方面,已经摸索出了许多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语文教学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在强调“双基”的同时,又开始出现了在教学中离开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孤立地去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忽视了向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把语文课看成单纯的“工具课”的倾向,且已造成了不良后果。我以为这是当前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初中语文第六册《太阳的光辉》一文引《论语·子张》语:“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亻币)之.”江苏人民出版社《初中语文学习手册》解释:“过,名词,过错.”这是可研究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比喻词“如”把本体“君子之过”和喻体“日月之食”联系起来,这就决定了“君子之过”与“日月之食”之间存在着可比性,喻体“日月之食”意即“日月被蚀”,陈述的是事;本体“君子之过”陈述的也应是事,意应为:“君子错”,或“君子有错误”,“君子犯错误”等.不难看出,这里的“过”具有“动词”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文学语篇分析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海明威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杀手?为例,通过对它进行及物性系统、语气和情态意义以及主述位结构等的功能文体分析,来解读“冰山”理论在语篇层面的语言体现,进而揭示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小说语篇和“冰山”理论的解释力,这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适用语言学的适用性的重要体现,适用是其重要特质。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是互联网催生的语言变异现象,汉语、英语、德语、日语中都有网络语言。近年来,汉语的网络语言一直受到新闻界、语言学界以及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各方面对网络语言看法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点以及表达功能有不同的理解。对待语言变异,我们应该客观地研究它的性质、功能及其产生的原因,这是我们组织网络语言笔谈的动因。我们希望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一语,历来有三种解释:一、折取树枝;二、弯腰行礼;三、按摩。后两者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孟子“老吾老”的思想,多为训释家们采用。“折取树枝”则未然。说它是“攀折花枝”(朱东润语),似乎并非长者之喜求,说它是“取以为薪”,似乎并非长者之难为(可砍伐矮小的灌木或在野检拾)。但是,解“折枝”为“折取树枝”毕竟最是“尚简而通”,符合《孟子》文字浅近、语意明畅的语言风格。《庄子·人间世》:“夫柤、梨、橘、柚、果(?)之属,实熟则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又  相似文献   

20.
“文献”这两个字中的“文”,可以理解为叙事的文字典籍;“献”,可以理解为学者名流论事的言论。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就指出,“献”则“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而“献”则要求,凡诸儒名流,“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可见,把文字材料和口传言论并重,“文”则求实,以“献”定“文”之得失,是我国古代史料学固有的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