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高校德育的内化过程的要素分析 ,研究了德育内化机制 ,提出高校德育内化的一般规律 ,即认识与理解、认同与接受、升华与形成信念。 相似文献
2.
师德问题,一直倍受社会关注。因此,深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运行的意义、内化机制的主要过程以及内化机制的基本措施,是每一所高校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展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96-197
健康理念的内化过程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起始阶段和首要环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健康规范、健康观念、健康情感、健康信念四个层次的内化过程,进而提出健康理念内化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6.
试论儒家德育过程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过程论是德育理论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对于发展德育过程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主要梳理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有关品德的形成发展阶段、品德形成的环境、教育影响因素、品德形成的个人修养及方法等内容,简要论述了中国古代儒家德育思想中有关德育过程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8.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异质性和关联性.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应被很好地统筹起来.应从二者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法的异同出发,实现二者在相互弥补基础上的协同共进,构建大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培育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人的品德是外在引导与内在转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因而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德育实践只有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的方位切入,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历代教育制度着重强调的主要方面,而实际上又往往是薄弱的环节。根本原因在于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分离,德育以脱离教学的独立形式、独立内容而存在。受教育者在求知动机支配下,这种与智育分离进行的德育难以形成审美对象,因而客观上形成德育效果的无力。德育与智育的本质关系统一,其教育形式应与智育有机联系,教育内容丰富多样。德育应充分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法的自律与自律的法——法律的自我内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永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4):64-67
法的自律是指法律所固有的主体能以法律为标准要求自己做或不做某种行为的一种特性,以法律的正义性与合理性为观念基础,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自律的一面;自律的法是法的自律的扩展与升华,以法律至上、司法公正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达为基础,因而自律的法只能存活于法治社会;从法的自律到自律的法是法律的内化过程,以积极守法为实现方式,以良好的法制环境为实现条件,以社会教化和主体内化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可分为内化机制、外化机制和内外化机制。每个机制的过程、方式和原理各不相同。在内化机制中,行为人的世界观起了决定作用;在外化机制中,职务犯罪动机和犯罪人格是职务犯罪心理的实质内容;在内外化机制中,职务犯罪心理主要呈现两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终身德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研究终身教育一个重要的视角,也是研究道德教育一个无法规避的领域.本文从动力机制、目标机制、保证机制三个方面分析终身德育的运行机制,以期为终身德育的有效实践做一个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四大学派的内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化是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 ,心理学四大学派对人的素质形成的先天倾向、内化方式、内化过程的理解不一 ,对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阐释也就各不相同。行为主义心理学学派重视外显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强调人格成长 ,认知心理学学派突出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还有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 ,都对素质形成的研究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德育过程理论研究经历了科学化、繁荣和深化、多元化探索三个阶段,研究内容涉及德育过程的概念、本质、矛盾和规律等,但尚存在研究内容有待深化和拓展、研究方法有待创新与多样化、道德学习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德育过程理论研究应坚持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的统一,重视思辨的方法与实证的方法的结合,加强多学科的整合研究及进行元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