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因为三次赖婚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她是维护封建礼教和门阀的家长。在此认为老夫人三赖婚姻有维护家族利益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她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她对张生这一人物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剖析。通过人物所处的实际环境和透过张生这一关键性人物来剖析老夫人的行为和心理可以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老夫人形象,对我们重新研读《西厢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笔下恶女人形象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如果仅仅把她看成一个天性狠毒、残忍的恶人,如同剧中三个作恶的女巫一样,那是对这个形象的一种误解。她是一个女人,除了邪恶的一面以外,也有女人柔弱的一面。在帮助丈夫篡位的过程中,她表现出坚强的意志、镇静的头脑、非凡的才能与魄力,说明悲剧毁灭的正是一个卓越的、真正伟大的女性。一些评论家对麦克白夫人指责过多,将麦克白的弑君篡位的罪过归罪于夫人的影响,这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有影响的美女中,有关息夫人的记载和对这些记载的认知,歧义丛生,龌龊最多。本文采取实证和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并运用考辨手段,对息夫人的身世经历和品操作出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述论。长期以来,息夫人在人们的观念中,多为一个戚戚惨惨的悲剧性人物形象。本文突破了这一片面观点的窠臼,着重论述了她入楚后心路历程的转变,以及她心系楚国命运和对楚国历史发展的贡献,这就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她原本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4.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女首相,在她长达11年半之久的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以固执强硬、独断专权著称于世,人们称其为“铁夫人”。那么,撒切尔夫人是如何专权的?为什么会形成撒切尔夫人专权?我们又怎样评价撒切尔夫人专权?笔者拟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5.
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斯达尔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达尔夫人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她在批判新古典主叉教条和吸收卢梭浪漫主义思想、德国浪漫主义因素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浪漫主义理论.她认为人类和文学会日臻完美,追求个性的自由以及情感的张扬,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空间.  相似文献   

6.
唯一神教思想是盖斯凯尔夫人思想意识中的重要一维.唯一神教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盖斯凯尔夫人的心理经验,影响着她的情感世界,也影响着她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这种心理经验与意识组成了一种个人特有的心理基础,存在于她所刻画的男性形象上.盖斯凯尔夫人的理想男性形象明显具有唯一神教所倡导的理想品质,比如理性、高尚、宽容、乐观、相信科学等.她还塑造出与英国维多利亚传统文化不同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人性化的完美父性.  相似文献   

7.
自《莺莺传》、"董西厢"到"王西厢",老夫人逐渐参与到崔、张爱情发展的全过程,并且愈发明显地成为诸恶所归和温和慈善的矛盾集合。老夫人形象的发展变化和积极娱乐有重要关系,"王西厢"对老夫人形象的改造,一方面使形象本身和作品整体都具有更好的娱乐效果;另一方面在娱人的同时,更加凸显了作品反抗束缚、征服环境、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在带给读者娱乐的同时能够唤起他们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这使得老夫人形象具有特殊的魅力和久远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古礼有"同姓不婚"之规定,纵使买妾,亦须详辨其姓,更遑论娶妻。霍光为汉世重臣,秉持国政,言其娶同姓女子为妻,似不符合情理。事实上,霍光夫人显出身卑贱,史仅载其名而不详其姓,霍不是霍光夫人显的姓。《汉书》所载的"霍显之谋"中的"霍显"是指霍禹与显两个人,并非指霍光夫人显一人。  相似文献   

9.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它以查泰莱夫人的性爱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与多名男子的情感纠缠.其中克利福、蔑克里斯和梅乐士构成了她性爱关系的三个维度.正是在与上述三名男性的交往过程中,查泰莱夫人不断地对“性”与“爱”的关系进行思考,从而最终确立了自己对于性爱价值的伦理取向.  相似文献   

10.
相国小姐崔莺莺与进京赶考取应的书生张珙在普救寺相遇,才子淑女,一见钟情。于是,张珙以“温习经史”为名,借厢暂寓,以求接近莺莺。通过隔墙酬韵,夜半听琴,两人感情笃深。此时的莺莺已对“文章士,旖旎人,脸清身俊,性温情顺”的张生钦慕之至。白马解围,老夫人许婚旋又赖婚,使得竹篮打水,鸡飞蛋打,一对有情人只有相思之苦而无结合之望。莺莺又恨又气,着红娘探望相思成疾的张生,并书简相约张生相见。可是,当张生跳墙入园,如期赴约时,莺莺却又板起面孔,训斥张生——赖简了。那么,莺莺为何书简又赖简呢?  相似文献   

11.
瓦氏夫人是壮族土司岑猛的妻室,著名的抗倭将领。她一生的政治行为从个人生活史短时段的层面上看,可以折射出她个人的心路历程、修齐治平观和政治道德理想;从田州岑氏土司家族史中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伦理政治,可以管窥壮族土司变迁史的一个横断面;从大历史、长时段的层面上看瓦氏夫人的政治道德理想,可以看作是儒家意识形态从中心向边缘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编第二册《载驰》一诗懈题》把《左传·闵公二年》传文“归夫人鱼轩”句之“夫人”理解为许穆夫人,确属望文生义、曲解原文。本文肿列历代学者的说法以明其非,并从人情物理、上下文意、章法逻辑等几方面证说“夫人”应以释“卫戴公夫人”为是。  相似文献   

13.
拉姆齐夫人不仅仅是维多利亚时期典型的家庭妇女形象,而且是一位具有独立意识,善于思索的女性。她并不像有些评论者所说的那样迷失自我,灵魂扭曲。虽然拉姆齐夫人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但光辉的人性也有黑暗的死角。在一个充满父权文化的历史环境下,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让她已不是普通意义上只会依附男性的菟丝花,她坚实地依靠自我的精神力量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赢得众人对她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焦歌 《中华魂》2004,(8):30-31
"八一"建军节前夕,笔者拜访了陈赓大将的夫人傅涯同志。 她,今年87岁。1938年4月到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文工团当过团员、秘书。1943年2月与陈赓结婚,随陈赓转战南北,血浴疆场。傅涯对历史的记忆十分清晰,当谈到她和陈赓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陕北的艰苦奋斗岁月,老人抚今追昔,永生难忘。  相似文献   

15.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最宠幸的妃子,才貌俱佳但命运坎坷,红颜薄命,随着亡国之君而沦为他人臣妾,内心苦不堪言。她是第一个以"宫中人写宫中事"的大家,可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词人"。她以敏锐的才思创作了数量达百首之多的宫词,突破了自唐以来都是由"外臣写事"的状况,在宫词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再思考,提出了包法利夫人是自己浪漫情怀的牺牲品,是资产阶级时代的牺牲品,同时也是父权制的牺牲品,并进一步指出包法利夫人的悲剧是浪漫主义幻想在现实生活中破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亡国之君而做他人臣妾,其内心的悲苦自不堪言状。如后蜀主孟昶(也作蕖、作莲)夫人费氏就是遭遇如此不幸的一个女人。花蕊夫人《宫词》以她自己的亲身感受作出详实的记载并加以生动的描绘,故《宫词》百首中的许多首都入眼生新,耐人玩味。其音律柔和,辞语流利,无唐俗的腔调,有自然的风韵,能继美于王建《宫词》而各有其实际内容和特色。花蕊夫人《宫词》每一首都是事、情、景相结合,一首诗写一件事,饶有情趣。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收录花蕊夫人的宫词158首,这些官词的内容皆为作者的所见所闻。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后蜀的宫廷生活,具有哀怨和欢快的双重格调,间接地抨击了不合理的妃嫔制度,为后人进行宫廷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历史资料。同时,她还很善于用白描手法安排琐事入诗,其宫词有着独特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临水夫人是福建省第二大民间信仰女神,她堪称与妈祖齐名的闽地内陆女神,其信仰产生具有鲜明的闽地历史背景,造神与传播过程也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描写了爱玛蜕变、堕落、毁灭的一生,突出了她为追求浪漫爱情和理想生活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