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1953至1957年间,显示出积极的效果,中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而在1958至1978年的2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生活贫困.从技术、制度与经济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前期,合作社制度下的集体性团体劳动有效弥补了单户劳动的技术水平的不足,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当时与其说是制度的变革,不如说是一种技术变革.后期,利益激励机制缺失,加之无外来现代化因素介入的原农耕技术水平(人力、畜力为主)的停滞,导致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超前的制度变革显现出其失误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地区的农村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一样,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革,广大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全面小康,而且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基层民主政治同步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苏南农民生活正在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农业合作化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已快过去四十个春秋了每当人们议论这件事时,仍是众说纷纭。这反映了人们对这件大事的关切、重视,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现在,我仅就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几个问题如调动“个体经济积极性”与“互助合作积极性”、合作化与机械化、集中统一与分工管理、贫富差别与两极分化等谈一点自己的再认识。这些问题,有的并不属于同一范畴,但它与农业合作化关系密切,探讨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必要性的认识,而且对进一步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所实行的一系列改革的无比正确,以及对当前农村经济加快改革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57年,农业合作化运动飞速发展,引起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巨大震动,农民和农村干部中存在着闹退社等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思想问题。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为,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是一贯行之的有效应对办法。1957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随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此次运动历时近一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早前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动与农业合作化的实现。该项政策上承土地改革运动,下启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短暂时间内完成从个体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不仅带来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转变,亦对整个农村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这一变革则一直是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重点课题,而对几十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学术脉络及其重要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总结,将有助于学界敏妙地把握该主题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四十多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反复,最根本的就是社会主义农业应选择走一条什么道路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铲除农村封建的生产关系,使农民真正翻身作主人,党和政府立即着手实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始的,到1956年10月底,多数省市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是,这项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正如邓小平同志谈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时说:“有人说,过去搞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太快了。我看这个意见不能说是一点道理也没有。比如农业合作化,一两年一高潮,一种组织形式还没有来得及巩固,很快又变化了。从初级合作化到普遍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是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薄弱环节。从毛泽东倡导农业互助合作的理论原因和基本观点两方面论述他早期的农业合作思想 ,说明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主要理论贡献及缺限 ,有助于我们探索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后期产生弊端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一直提倡解放妇女,男女平等。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的一次重要的经济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不仅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广大农村妇女而言,它又是一场深刻且成效极为显著的妇女解放运动。以镇江专区为例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如何借助国家力量,从思想、组织和生产三个方面对乡村妇女进行系统的劳动教育和思想动员。由此,广大农村妇女从家庭劳动领域进入集体劳动领域,男女平等、同工同酬、提高妇女卫生健康水平等妇女解放的目标在实际需求中得以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和按语,是继《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之后,进一步阐明我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光辉文献。毛主席的这两篇著作,记录了我国五亿农民冲破刘少奇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阻挠,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的英雄业绩,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丰富经验。它像一座光芒万丈的灯塔,照亮了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道路。华国锋同志在一九七五年全国农业学大寨  相似文献   

10.
统购统销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步骤。购销网络的构建,党政权力的驾控,配合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在此进程中,农村干群的思想观念、行为操略发生了极大改变,农村社会重构的进度、向度也加快、加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走过了一段曲折复杂的道路,现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诸多缺陷,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合作社仍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规范的社区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中国要选择适宜的模式,遵循合作社建立和运行的基本原则,进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改制。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五年,我国农村出现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这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收集了一百七十六篇各地农业合作化运动各方面经验的文章,编辑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直接领导了这部书的编辑工作,并为其写了序言,在其中一百零四篇文章前写了按语。二十多年来,《序言》和《按语》象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着我国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阔步前进。今天,在批判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深入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为寻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艰辛探索.1990年,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为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从制度创新的意义上说,是从农业合作化开始的,发轫于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列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和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住在农村的柳青亲身经历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深刻认识到农业合作化道路对改变小农经济的历史命运的重要意义。他的《创业史》以非凡的气势、精巧的构思、生动的人物形象回答了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最杰出的典范作品。  相似文献   

15.
1955年下半年,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发展很快,中共中央为了指导农业合作化运动扎实健康发展,从各省、自治区推荐的有关材料中,选出176篇文章,汇编成《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这套书的主编是毛泽东,所有选出的文章都要亲自审阅,亲自修改,并亲自给102篇文章写了按语。山西省襄汾县原政协副主席离休干部王耀庭同志当时在共青团晋南地委做秘书工作。这年春天,他在解虞县(今永济市)西张耿乡对该乡农业技术夜校调查后,为团地委机关编发的《学习资料》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和他一块儿下乡的女同志叶…  相似文献   

16.
对《创业史》的研究内容应该开拓。本文试图从《创业史》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经济方面的成败得失,对柳青的经济观点略作探讨。《创业史》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等各方面的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看,它首先反映了柳青对农民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 ,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概念 ,毛泽东的错误言论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 ;过渡时期的时间太短 ,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 ,1978年农村改革不是对 5 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 ;人们不应忘记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功绩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晚年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发展了马克思的农业合作化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这一理论对我国农业合作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农村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些成果对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兴起了一个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群众运动。八亿农民在党中央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自觉地起来改进劳动组织和计酬办法,改革经营方式和部分地调整生产关系,表现了高度的首创精神。这是我国农村经济中一项重大的改革,其意义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农业合作化的继续和发展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总的来说主流是好的。只是后期要求急了一点,步子快了一点,工作粗了一点。农业合作社还没有很好地巩固马上就又搞了人民公社化,集体经济更加“一大二公”。由于生产关系变革上的“左”,加上经济建设上的急躁冒进,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一度受到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闻天根据当时东北农村实际和农民的觉悟程度,认为农业合作化必须分三步走;在坚持互助合作的同时,允许新富农经济在一定限度内的存在和发展;主张发展副业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这些思想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