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一切哲学相区别之点。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周恩来选集》下卷收辑了周恩来同志在革命胜利后的主要文稿和讲话,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根本精神。周恩来同志在分析、研究、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问题时,都尊重唯物论,尊重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改革开放传入我国以来,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哲学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研究方式和价值立场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向服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上来;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缺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观点的必要了解和科学定位。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实现价值立场、研究方式转换的同时深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和增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展开平等的理论对话。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贡献,在于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毛泽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诸多原理进行了丰富和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国人的思维方式有机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大众化、通俗化,从而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同时也使中国的传统哲学和国人的思维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了无穷的智慧魅力和理论威力。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选集》上卷收集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部分重要著作。《周恩来选集》上卷虽然不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著,但其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实事求是的思想。以下,就周恩来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在论述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上,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谈一些学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在领导新中国26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了一套符合客观实际发展规律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管理思想。本文力图探析这些思想的哲学特征,以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周恩来深邃的外交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外交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而且还折射出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火花。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角度进一步探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读后杨祖陶由舒远招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体系和内容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书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主者。他既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实干家,也是一个杰出的理论家、哲学家。他不仅有传奇般的革命战斗生涯,而且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在《邓小平文选》中,虽然没有专门谈论哲学问题的篇章,但可以说,他每一篇文章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内容深造,意境高远,风格独特。他的哲学思想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性的运用上,因此,他特别强调理论的意义和功能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管用”。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小…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讨论和实践已进行了多年.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人们并没有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视同知识教育和知识传播这样一种有严重缺陷的教学观念。要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现状.今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就必须努力破除这种教学观念,确立起一种与哲学的学科特点、特别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真正相适应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学校里的实际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教材教条化、内容统一化、手段单一化与主体性缺失等误区和不足;其根源在于哲学教学的知识化倾向,即哲学的教育观念问题;因此,本文从转变哲学教育观念入手,探讨了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运用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开辟了研究发展问题的新领域、提出了发展的新观念,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新形态;在于它继承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发展理论和观念,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作出了新概括,形成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飞跃;在于它是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人类发展文明成果的中国化运用、是对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式回答;在于它也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的新回答。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从学理的层面、从理论的核心深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指与儒家哲学的融合,两种哲学融合的基础在于两种理论的核心深处存有着人类社会的共同法则,即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强烈的实践思想。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很好地将中国儒家思想包融于自身时,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3.
李达毕生致力于研究、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独特探索在于开辟、坚定和坚守着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系统化的结合之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成就了一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核心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将为后工业时代全球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哲学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集科学性、思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 ,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体系 ,其生命力就在于与时俱进。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必须与时俱进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 ,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般规律的同时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有六方面主要贡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实践论》、《矛盾论》的理论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展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理解、接受、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个体价值维度。从社会价值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从个体价值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却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优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过程。据此,准确理解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产物,他的哲学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又是中国哲学的继续,其实学思维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两方面的阐述,一方面通过毛泽东论实与质、实与中庸及实事求是,说明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继承与发扬中国实学的哲学传统;一方面又通过毛泽东实学思维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特征及中国近代思维,说明毛泽东的实学思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还着重指出,毛泽东实学思维值得重视的原因,不仅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于它是中国哲学新发展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三因素结合的产物。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是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哲学论证,其主要内容是方法论,它强调主体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体现了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意识形态功能与哲学真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 验,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的必由之路。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哲学的应用,着眼对实际问 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切入点、结合 点和生长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优良的传统哲学、 通俗的群众语言融合起来,使之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 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