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国际知识产权法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法律部门均有其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国际知识产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的特殊部门,也不例外.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是国际知识产权法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前提;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智力成果的流动性之间的矛盾,是国际知识产权法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动因;协调不同国家因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原因而具有巨大差异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国际知识产权法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2.
统一知识产权法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本就零散,加之修补,立法层多,使得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应参照国际经验,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并界定统一知识产权法的范围,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文章对制定统一知识产权法提出整体设想,对制定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本就零散,加之修补,立法层多,重叠缺漏俯拾皆是,应参照国际经验,制定统一的知识产权法。界定统一知识产权法的范围,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对制定统一知识产权法提出整体设想,对制定技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是法学、技术哲学、产业界一直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时间性、地域性、保护范围、保密性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传统知识产权特征的背离而呈现的特殊性。从商业秘密权的技术特征、法律特征体现高新技术的技术特征入手,阐述了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必须寻找新的途径的观点,认为以商业秘密法保护为主,以其他的知识产权法保护为辅是我国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色服务”的创意很难受到法律规制的现象,文章从知识产权法之外的其他法律和知识产权法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应当给予“特色服务”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的观点,以及在对其保护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际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际技术转让的现状、国际上知识产权的立法情况 ,一些国家国内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状况 ,回顾了我国在国际技术转让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调整。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技术转让中运用有关法律来保护本国的知识产权的途径 ,并建议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法律适用中被请求保护地法起源于《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对《伯尔尼公约》第5条,学者之间形成了“被请求保护地法说”、“来源国法说”和“非冲突规范说”三种不同观点。在《伯尔尼公约》的影响下,各国在相关的国内知识产权冲突法中开始逐步采用被请求保护地的法律。但《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与生俱来的争议决定了被请求保护地作为连结点在含义上的模糊性。为此,一些学术机构分别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法律适用规则的建议稿,这些规则及解释对于理解被请求保护地具有重大参考价值。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8条、第50条规定以被请求保护地法作为涉外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被请求保护地法的适用存在分歧,带来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我国应该借鉴被请求保护地法在有关国际法律文件中的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依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对其含义分别作不同界定。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使得该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协调,而且需要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全面拓展.古祖雪<国际知识产权法>一书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若干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的一些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知识产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一些论者的观点进行商榷.第一,辨析知识产权的概念,从广义和狭义上予以说明;第二,辨析知识产权的特点,如“无形”、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等;第三,辨析知识产权法内含的各部门法之间的关系,论证了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的区别、重叠和交叉特征;第四,辨析知识产权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归类,扼要说明其与别种类型法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保护的灰色地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网络上的知识产权保护 ,阐明法律调整的基本设想 ,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机器人及其智力成果能否成为知识产权的法律主体、客体问题提出若干观点与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1.
历史地看,非政府组织从登上国际舞台至今,始终在为谋得恰当的国际法律地位而努力。联合国成立后,根据宪章第71条确立起来的经社理事会与非政府组织咨商关系,逐渐成为非政府组织间接取得一定的国际法地位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国际法视角对经社理事会与非政府的组织制度化联系模式进行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法律秩序中的地位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法律实效指谓法律的实际功效或效果,法律效力指称的是法律的国家强制作用力,法律实施蕴涵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过程,而法律实现诠释的则是法律的目的、要求、功能和价值的实现。法律实效是法律效力的条件,法律效力是法律实效的源泉。法律实效着眼于状态,法律实施偏重于运行的过程。法律实效表征的是"点",法律实施囊括的是"段",而法律实现则是"段"和"点"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道法是保护战争受害者和适用战争与武装冲突的法律规范。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军事对抗属于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台湾军队对大陆的"报复"目标违背国际人道法的哲理、原则和法律规范,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相似文献   

14.
国际体育法体系包括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解决国际体育法基本理论问题,分论部分解决具体的法律问题。学界对于国际体育法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还非常欠缺,本文拟对国际体育法的特征、基本原则、法律渊源、体系及国际体育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以促进国际体育法学的完善。国际体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及其所涉及的法律规范都具有与其他法律部门不同;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三个:促进公平竞赛原则、不受政治干涉原则和维护基本人权原则;其渊源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一般法律原则和司法判例。国际体育法律责任主要是指国家的不当行为责任,国家由于常常阻挠正常的体育活动,而成为国际体育法责任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5.
国际法与国内法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法律体系 ,这种联系的表现之一就是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从我国实在法的角度考察国际法在我国国内的适用 (效力 ) ,国际法在我国国内法上具有效力 ,可以适用 ,但在具体适用条约和国际习惯方面 ,我国宪法在立法层次及效力方面没有相应的规定。我国宪法应该明确规定国际法与我国国内法的关系 ,首先明确我国对国际法的原则立场 ,其次要明确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为国际空间站这一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合作项目确立了法律框架。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既继承了现有联合国五大外空条约的原则和规则,又通过交叉豁免制度、刑事管辖权规定、国际空间站上产生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丰富了国际空间法的内容。国际空间站的法律框架为国际空间合作提供了法律范本,也为空间商业化利用订立了基本规则,对中国的空间活动立法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法益是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法所保护的、客观上可能受到侵害或者威胁的人的生活利益。其中由刑法所保护的人的生活利益,就是刑法上的法益。旧刑法将环境犯罪规定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中,新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设一节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说明立法者对该类犯罪的法益作出了调整,刑法理论必须根据刑法规定重新确定保护法益的内容,进而对犯罪构成要件作出新的解释,环境权作为环境犯罪的法益,既具有立法上的根据,也具有司法上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际私法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应以讲授法律制度背后的宗旨、背景及原理为主,避免停留于对各国国际私法法律制度的简单介绍。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法典阅读、案例分析等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铁路企业的法律地位是依照《铁路法》的规定确立的。《铁路法》由于立法时的各种原因 ,把铁路站段排除出了企业的范围。其结果是铁路局和铁路分局的两级企业法人混同 ,站段不具有进入市场经济的主体资格。而事实上 ,铁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的法律行为绝大多数是铁路站段来完成的 ,出现纠纷和诉讼也是站段的行为引起的 ,这种由于立法的缺陷造成了事实上市场经济行为的实施者 ,而理论上又不具有法律上的主体资格的矛盾。铁路站段以何种身份、地位去面对和参与市场经济 ,是理论上更是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福岛核事故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形成的核安全国际法框架构成严重的挑战。国际法没有及时反映核安全变化的形势,对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没有自我更新,无法保障核安全。因此福岛核事故之后,国际社会积极推动核安全国际法的改革,但如何对核安全条约进行实质性修改没有达成一致,只是形成了一些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件。国际核安全法仍需在吸取福岛核安全事故教训的基础上,顺应国际核安全最新要求,寻求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