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05年10月29~30日,“2005中小企业创业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北校区经管楼举行,本次会议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联合主办,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承办。10月29日上午,研讨会拉开帷幕,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常云昆教授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外比较”、“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制度政策”、“经济发展、企业发展及其研究方法”三个会议主题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相关问题做了研讨。10月29日下午,顾颖博士、马晓强博士分别就“宏观调控对陕西中小企业的影响研究”和“陕西…  相似文献   

2.
目前,创投企业运行中的风险影响因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利于创业投资,中小企业资金管理不规范,对创业企业的监控不到位,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但同时,国家对创投企业发展给予了相应宽松的政策氛围,创投企业也具有为创业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优势。要降低创投企业的投资风险,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创投资金的退出机制,创投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审慎选择与评估投资机会,加强对创业企业成长的风险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与企业创业时间无关,与企业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水平及企业外资背景正相关,与企业资本/劳动比率和技术水平负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优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应提升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水平,充分发挥"新生学习优势",从国际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利用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开展内向国际化,是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与企业创业时间无关,与企业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水平及企业外资背景正相关,与企业资本/劳动比率和技术水平负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优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应提升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水平,充分发挥“新生学习优势”,从国际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利用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开展内向国际化,是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台湾中小企业创业决策关键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台湾在过去50年之经济发展过程,中小企业一直扮演着业决策之关键因素,藉以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兴起之主要原因.本研究认为影响台湾中小企业创业之关键因素,可分为个人背景、心理特质、经济与文化等因素.此外,研究亦表明情境因素亦会影响中小企业创业关键决策,其中政府政策与国际经济环境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对沈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融资困难。通过对浑南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及对回收问卷企业2005年经营状况数据的统计,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特点、金融机构改革、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扶持等多方面深刻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指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环节即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试图从多渠道、多角度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文章最后强调建立以融资中介机构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是新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而创业型领导是新创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与战略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对于新创企业获得良好的绩效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高阶理论与战略创业理论,通过对213个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分析,可知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在CEO的创业型领导影响新创企业绩效过程中的多重中介作用:CEO的创业型领导对新创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与战略柔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能力、战略柔性在CEO的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有完全中介的作用;通过多重中介效应的比较,在创业型领导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中,组织学习能力与战略柔性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在影响程度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界定了企业家、内企业家的内涵,提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内企业家进行创业实践时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企业内部制约内企业家创业活动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激发企业内部创业的着眼点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集群创新的特征出发,描述了集群创新的优势,并从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两个角度分析了集群创新优势产生的机理,并进一步论述了集群创新优势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耦合关系。以沈阳市浑南新区企业集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集群创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对中小企业尤为重要。陕西省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制约了陕西经济的发展。从分析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探讨了陕西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以及机会与政府六个方面对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的竞争优劣势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陕西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陕西省石油天然气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加大科技的投入度,建立油气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陕西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偏离—份额法对陕西省11个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数量关系,并针对各地市经济增长水平厦其差异所揭示的问题,从产业姑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當代宏觀經濟學中研究經濟波動的經濟週期理論派別林立,觀點各異。真實經濟週期理論和凱恩斯主義波動理論是當中兩種較為重要的理論,尤其是前者,更被視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宏觀經濟學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本文將從研究方法、假設前提、經濟週期的原因和傳導機制,以及應對經濟週期的政府政策等多方面對兩種理論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有關的比較,筆者發現,兩種理論各有其優缺點,兩者如能相結合,將會深化經濟週期理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和M ichaely指数MI等3个比较优势评价指标,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研究福建省1996-2005年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对各类商品的3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即SITC6和8类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中除了SITC0中的一些农产品和水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外,其余SITC2、3、4类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中SITC7类产品已从比较劣势逐渐转变成比较优势,不过在福建的生产环节仍属于劳动密集的最终加工装配环节,而SITC5类化工产品长期处于比较劣势,没有任何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综合城市化及单项城市化水平的测定可获知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项目与不足之处。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悬殊,特点迥异,通过典型分析与比较研究揭示出不同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所在,便于有针对性的"补课",做到统筹兼顾,实现城市化的区域和谐。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结构对不同企业信息结构的适应性,内生地决定了中国以国有大银行为主的金融体制安排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大、小银行自发地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其在信贷市场上的专业化分工,小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信息方面有大银行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应按照比较优势的内在要求,大力发展适应于关系型借贷交易方式的中小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降低中小企业意会信息的模糊性、传递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应构建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7.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5-2009年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测评,认为陕西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该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投资差距、城乡消费的结构和水平差异是影响其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此,陕西省必须加快制度创新,进一步发展农业现代化,切实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硅谷是世界著名的高科技中心,早期的发展靠集成电路。时至今日,这里的印度人和华人已拥有较大的社群。有人戏称,没有印度人和华人就没有今天的硅谷。通过对硅谷印度人和华人的对比分析,发现他们二者在价值观、思维方式、处世方式、创业模式和动力、社会认知与形象、整体实力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客观地分析美国硅谷印度人和华人之间的优劣势,可以为我国吸引海外人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陕西苹果产业发展障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苹果问题是目前陕西广大果农和政府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一方面通过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可发现陕西苹果确实有比较优势,但是在新贸易条件下,如果不能改变仅依靠资源求发展的状况,陕西充其量只是苹果产业链条的一个末梢,一个提供原材料的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对陕西苹果产业发展障碍因素的分析,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力求为陕西苹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