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把关于“世界何以可能”和“自由何以可能”的理性思辨,革命性地变革为关于“解放何以可能”的实践哲学,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变革人与世界关系的世界观。跳出现行的学科分类的思考方式,才能深切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理解马克思的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康德在对传统的一般形而上学进行批判时,划定了人类理性的认识范围,人们超出这种规定性所认识到的形而上学的对象是"诡辩的假科学";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为人们研究和批判的对象划定了界限,即以人的实践为前提的人类自然,若跨越这一界限去探寻在人之外的纯粹自然,则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困境。但是康德的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又有所不同,康德是以不可知论和二元论为出发点以建立新的道德形而上学为归宿,而马克思则要抛弃任何先验的和超验的形而上学,可见,马克思对康德的超越之处。  相似文献   

3.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存在两条路向:其一是注重主体自由的路向,其二是注重感性现实的路向。青年马克思1835-1845年哲学思想的发展可以分成三大阶段,两条路向此消彼长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的交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解决了两条路向的内在冲突,实现了马克思哲学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概念实现了两条路向的综合,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基石,具有浓郁的本体论色彩,实践概念与社会、历史等概念一起构成了一幅较为清晰完整的马克思新世界观图像。  相似文献   

4.
郗戈 《学术月刊》2012,(8):48-54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相似文献   

5.
如何表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科学性",并将其与其他"意识形态"划清界线,这是阿尔都塞始终关注的问题.但在<自我批评材料>中,阿尔都塞却批评了自己早年划界的简单化倾向,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表述难题.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只有以"绕弯"与"后退"的方式才能逐步达致,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需要付出很大的理论代价;哲学是阶级斗争在理论领域的继续,哲学上的"边界"纷争归根到底受制于现实的政治斗争.阿尔都塞对"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划界"及其自我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表述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不朽的哲学家之一,只要人们还追问哲学问题,他所作出的贡献就仍然很重要.这不是因为他以一种独特的、有说服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些哲学问题,而是因为他以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技巧来处理它们.他通过说明哲学问题的出现是源于对语言的误用,从而来消解哲学问题,而不是回答哲学问题.为此,他认为有必要彻底去探究语言的各种变化,并把它们置于人类生活的各种形式之中.这并不是说他对语言是如何起作用的给出了一个庞大而系统的阐释,那与他本意是相悖的.事实上,他提出了很多揭示各种具体误解的技巧,这些误解表现为各种难以消除的哲学问题的假设.一旦消除了这些误解,哲学问题也将随之消失,因为哲学问题被他看作是基于各种混乱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多重理解及思想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呈现了多元化的理解,这不仅符合学术研究规律的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标志,同时也是对意识形态健康发展作出的理论贡献.这些各种不同的见解大都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其当代形态、发掘其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共同目标,因而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和相互契合、相互诠释的意义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用不同名称指称,但重要的是如实表达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变更的真实内涵.这一变革的本质在于把社会现实生活和实践的观点当作新哲学的根本观点.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与辩证的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但它又反对以思辨形而上学、绝对理性主义等为特征的体系哲学.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俄国语言本体论流派和维特根斯坦称名哲学的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具有鲜明的本体论色彩和社会性,而差异性则集中体现在二者不同的方法论基础上,并由此导致了诸多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不是与各门科学并列的,它是对各门科学的前提与概念进行反思。由于语言在蛊惑我们的理智,我们很容易产生概念的混乱。哲学是针对这种蛊惑所做的斗争,是对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进行考察,重新清理理论的地基。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这两位重要的语言哲学家都把哲学的任务看作是这样一种思想治疗活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意义问题的讨论可集中概括为这样一个问题 :马克思究竟完成了什么意义上的现代性哲学范式革命 ?而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有两种选择 :是反“实体主义 -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还是反人本主义的现代性历史批判辩证法 ?本文认为 ,马克思哲学主要是以批判人本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实体主义为入口 ,才开启了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全新视野的。所以它不是存在主义所发动的“现代哲学范式革命”的同路人。马克思哲学的原象是以“历史的差异性”为终极视野的“多维透视”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现实观是理解其哲学革命的重要视角之一。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从事的哲学研究,大都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研究对象多为形上之思。现实上升为哲学范畴后,具有了诸多不受特定限制的性质,却失去了原初的"现实性",成为"哲学的现实"。而马克思确定了哲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为哲学找到了稳定的基石,建立了"现实的哲学",进而实现了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哲学史上,明确提出自己在哲学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的有康德和杜威。康德的革命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对笛卡儿以来的自我(主体)中心论作了重要改革,使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获得了一种较完备的形态。杜威的主要贡献则在于总结了近代实验科学的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哲学,揭示了认识论转向后形成的康德等近代哲学的片面性,明确反对以自我为中心,要求代之以自我与环境、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等的相互作用为中心;而这种相互作用就是人的经验、生活、行动或者说实践,在哲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杜威由此明确地论证了西方哲学的实践的转向,比康德的革命具有更为进步的意义。杜威与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革命具有某些共同之处,但二者在阶级基础和理论形态上存在原则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创立新世界观的理论支援背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代表人物,因而研究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学术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学术界各陈其是,对这一问题作出了不同解答,从这些风格迥异的回答中折射出的是各家对马克思哲学革命本质的不同解读.马克思走向费尔巴哈哲学神坛的历程,同时又是不断祛魅的过程.但此简短结论背后,却包含着一系列亟需解答的深刻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6,(10):25-32
费耶阿本德的哲学发展受到维特根斯坦影响,这是学术界的公认看法。但如何影响?更具体来讲,维特根斯坦如何影响费氏的科学哲学,就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的问题了。这是因为,现有的研究在解读费氏哲学时通常从哲学思想、理论和观点视角入手,然而,深入研究费耶阿本德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就可以看出,维特根斯坦对费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风格、哲学气质、哲学方法和哲学观等方面。从这种角度研究解读费耶阿本德哲学,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一些争论,进而看出费氏在发展其科学哲学(科学具有"不可言说性")时明显受到维特根斯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4-21
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是20世纪哲学的一项丰饶工程。要更好地梳理90多年的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必须注意处理好其中解释与说明、消解与重建、文本与语境等一系列必要却紧张的关系。强调维特根斯坦与传统的融合,还是强调维特根斯坦自身的完整统一,成为我们面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时不得不加以思考的一个难题。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史成为哲学展开自己的既包括一般原则又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7.
李成旺 《河北学刊》2006,26(6):15-20
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理性主义传统,作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批判对象,无疑是其内生性理论逻辑出发点,但马克思哲学的独特智慧恰恰离不开恶劣生存境遇下无产阶级的悲惨现实以及马克思置身其中的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可以说,马克思所面对的现实社会背景始终是其独特哲学智慧的"原动力";马克思哲学对现实解释和剖析力度的深化及其哲学思想的不断成熟,并非他在书斋中抽象地研究"哲学"从而其逻辑体系和理论建构不断完善的结果,而是首先来自于他对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实际感知与认识的加深;在马克思哲学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渐成"显学"的当下,要全方位廓清产生于多重复杂背景下的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就不能不对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的"外史"予以深刻关注,这也将对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唯逻辑化"倾向起到另一种"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心刚 《北方论丛》2017,(6):102-105
马克思提出“消灭哲学”的口号,因此,西方学术界有学者认为,真正的马克思的理论是没有哲学的.对此,沃尔夫冈·豪格认为,马克思是有哲学的.首先,马克思哲学不是“机构哲学”或学院派哲学;其次,马克思哲学终结的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哲学,即西方形而上学;最后,马克思哲学是扬弃了黑格尔哲学和他自己早期哲学的哲学,即“扬弃了哲学”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批判的革命的本质:马克思哲学的不朽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齐云 《学术研究》2002,2(6):55-64
本文认为必须从认识论的高度理解“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同教条主义的斗争,这是用什么思想路线、思想方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原则问题,是关系马克思主义能否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追本溯源,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为依据,揭示批判的革命的本质是马克思哲学的活力所在,论述这一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阐明自我批判与服务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实现机制。这样,才能完整地把握和坚决地贯彻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觉地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在新世纪更新、推进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7,(12):12-18
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虽然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也大异其趣,但他们在意识的社会性诉求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竭力将意识从各种偏见中解放出来,正确理解意识现象的本质,澄清意识和世界的关系,用正确的意识去理解和改造现实,成为他们的共同使命。他们解决意识问题的路径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