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该研究以2007年在美国怀俄明大学的调查为基础,重点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对中国的刻板印象.研究表明,美国大学生对中国人、中国社会及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越来越负面.由于多种因素的叠加效应,美国大学生对中国人的印象具有“光环幻想”的特点.美国国家意识形态和民众的个人主义的结合,导致美国学生把中国政府推断为“妖魔”.研究同时表明,以往关于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推断存在逻辑缺陷,美国商业媒体在对中国政府的刻板印象上实际发挥了“去妖魔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通俗小说创作深受“天演论”影响.为赋予“天演”思想以合理性,预示“新必代旧”是社会演进的必由之路,小说中的塾师形象呈现出突出的妖魔化特征即,形象猥琐、道德败坏、不学无术.妖魔化使塾师形象在个人修为、知识层次和社会价值多方面远远落后于新兴知识分子并注定被其取代.根本上,塾师形象妖魔化源自作家对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焦虑不安和改良冲动,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产物.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而意识形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明 :美国意识形态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并不单纯。冷战时期美苏争霸 ,要用意识形态来号召西方国家团结在它的阵营中 ,但为在对抗中取得优势 ,又与意识形态不同的中国合作。冷战结束后 ,为遏制中国的崛起对美形成挑战 ,美国又举起意识形态的旗帜 ,拿“人权”大棒打压和妖魔化中国。可见 ,意识形态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不过是一件工具 ,要视各个时期国家利益的需要 ,来决定其在对外政策中所处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对于国家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走上学术舞台的起点,而且这一研究旨趣始终贯穿于二人的生命历程。然而长期以来,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遮蔽和忽视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4个方面:理论建构缺失,缺乏系统的、独立的政治学著作;部分学者囿于“经济决定论”,缺乏对于上层建筑的系统性研究;过分解读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忽视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必经阶段“政治解放”;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实践和“权威解读”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教条化和妖魔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每到年终岁尾总会发生一些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直销牌照的企业,被国家公安机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以涉嫌非法传销所曝光。虽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多,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直销企业缺少基本社会责任所造成的。就此现象调查分析认为,中国直销企业不仅需要改变现有的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完善社会责任体系,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被妖魔化”的现状。为此,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请教社会同仁。  相似文献   

6.
新历史主义的兴趣在于检查和描述殖民话语的权力系统.在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中,美国文化帝国主义权力关系体现在再现的话语之中.通过对话语权的运用,影片一方面对伊朗进行“妖魔化”的再现,另一方面宣扬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权力话语的结构和运作.毫无疑问,此片是美国意识形态输出的又一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7.
自从《夜宴》裸替邵小珊一举成名后,《黄金甲》中巩俐的替身李志莹也浮出水面。因为这两部大片的“替身效应”,仿佛现在一说起替身,人们就联想到“自我炒作”、“想出名”,“替身”这个词被定义化甚至有些妖魔化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隐没”是转型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突出现象,那时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自主空间近乎完全隐没。追溯这种现象的历史渊源,文章认为其背景在于中国传统宗法伦理社会“超自然魅力”的“祛魅”和“解构”,其逻辑起点则源于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西方启蒙话语体系的耦合。正是这二者的耦合,20世纪上半叶、乃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铿锵有力的革命话语一直主导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运行,并使“社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一度近乎完全“隐没”。   相似文献   

9.
1999年 1 0月 ,美国国会参议院否决《全国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事件在美国国内再度引起了关于“新孤立主义”的争论。本文认为 ,“新孤立主义”不同于传统的孤立主义 ,它反映的是美国外交受到国内利益集团、党派甚至个人私利的左右的现象。“新孤立主义”现象的本质是国家利益受到个人、集团利益的侵蚀 ,其根源在于后冷战时代美国独特的国际地位与民主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在引发战争冲突的诸多因素中宗教文化因素的作用凸显。但宗教差异和纷争只是战争冲突的载体和表征,并非实质原因,战争的深刻根源是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对抗性矛盾。现阶段,宗教经常被用作引发和激化战争冲突的工具和手段,这一现象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防止宗教被“妖魔化”和“工具化”,被恐怖组织和霸权主义所利用,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国际社会要促成世界各大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使文化差异朝着融合的而不是对抗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和世界组织应放弃文化歧视理念,致力于促进落后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为创建和谐的国际社会和人类持久和平愿望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美国宪法长期稳定的原因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无疑是世界各国现存一百六十六部宪法中最古老的一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多数国家都制定过不止一部宪法,有的国家甚至多达七部。这种现象突出地暴露了宪法在许多国家朝令夕改、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然而,美国宪法从制订到现在已有二百年的时间,在这段不算悠久但也漫长的历史中,美国社会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常说,美国社会变化太大、太快、太奇、有时甚至觉得大悖常理,不可思议。但是,不管美国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12.
论美国人的民族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是个“汇聚所有民族”的国度 ,美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具有突出的特殊性 ,美国人的民族观表现得五花八门 ,但却明确地反映出族裔间的偏见和歧见。种族歧视、民族不平等现象在美国由来已久 ,是影响其社会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法、德、俄等欧洲国家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此现象引起了国际政治学界和政策界的关注。美国部分学者依据所谓的“软”制衡理论,从反对形式和动因两个方面来阐释、分析这一现象,并得出这种反对具有“制衡”性质的结论。本文针对这一结论,仍从反对形式和动因两个方面来考察欧洲有关国家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一现象,但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反对不是制衡,而是传统的外交摩擦。  相似文献   

14.
《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 ,适应了企业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但是 ,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弱化仍是目前会计工作的一大顽症 ,会计报表中“虚盈实亏”的现象仍相当突出 ,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文章就企业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每个民族和每个国家不能摆脱的一种价值观念,它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不可忽 视的。新闻报道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着文化层面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观念。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来 对美国的新闻报道进行反思,揭示了美国新闻报道中所包含的“道义”观与“国家利益至上”观共存现象,根源就在于其文 化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6.
当前,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已成为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之一。腐败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为此,反腐败必须从制约权力入手,建立一个完善的、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根本上消除国家公职人员私用、滥用权力的动机和条件,这才是惩治腐败的治本之策。腐败是政治系统中的“毒瘤”,就其实质而言属于一种政治现象。然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政治现象的背后都反映着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美国的亨廷顿在其名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对什么是腐败(corrup…  相似文献   

17.
格拉斯在小说创作中以象征性的矛盾多维的典型人物诊断民族的弊病。批判了德国市民的劣根性,真诚忏悔纳粹史,为重建社会道德服务。他在小说中努力追求的是“用文学形式来描述整个时期的事实,描述小市民阶级狭隘中矛盾和荒谬以及发生在这段时期的巨大的罪恶”。其“但泽三部曲”中象征性人物个性矛盾多维,又寓意丰富。其创作“但泽三部曲”意在借助象征性的矛盾多维的人物来揭示20世纪30、50年代德国的市民特性。以此阻止人们对国家社会主义妖魔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索了西方人看中国的心路历程,即从“幸福宁静的希波尔波利安人”到美丽的“金羊毛树”和东方乐园,到世界上“最富裕文明的地区”,再到“泥足巨人”,最后到“黄祸”与“赤祸”,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打造经历了从神化到理想化再到丑化与妖魔化的历程,而不管西方人打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其实都显示出或向往、或崇拜、或恐惧、或仇视的文化心理。在这种文化心理的驱使下,中国人忽左忽右、忽明忽暗的镜像还会持续下去,“接触中国”、“遏制中国”的呼声还会持久交替。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力量在“9·11”以后变得截然不同。自从恐怖袭击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从北约到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以及其他国家都将它们同美国的分歧搁置一边。美国和俄罗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成为盟友,并且不仅仅是在反恐方面。关于削减核武器和导弹防御的谈判也正在进行中,而这一切在“9·11”袭击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书写难以摆脱传统的政治话语的束缚,浪漫主义诗人也往往被认为是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附庸与御用文人。对东方的“物化”、“负面化”、“妖魔化”这类的关键词在浪漫主义诗歌的研究中屡见不鲜。然而,拜伦是浪漫主义诗人中唯一亲自游历过东方的,在他的“现实主义东方书写”中体现出了一种求真务实、矫枉过正的意识,帮助他超越了同辈的东方书写,将东方书写带入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