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往封建社会,无论哪个朝代,拍皇上的马屁,是件天经地义的事儿。大官也罢,小官也罢;近臣也罢、疆吏也罢;有钱有势的也罢,无钱无势的也罢;朝廷栋梁也罢,草野小民也罢,都得拍皇上的马屁。你是一个庄稼汉,不识文墨,又见不到皇上,怎么个拍法呢?不要  相似文献   

2.
糊弄皇上     
今天的人,已经少有见过皇上的了。对于皇上怎么生活、怎么办事,也都不甚了了。所以,将皇上拍电影,拿皇上作广告,都可以随心所欲,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看的人呢,只要故事好看,言词动听,也懒得去辩什么真假。历史学家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初是用来治疗外伤瘀血疼痛的方剂;到了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开始将它应用于妇产科疾患,成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由于治疗妇科疾病效果显著,后世医家将四物汤称为"妇科第一方""妇女之圣剂"。  相似文献   

4.
<正>据《明史》记载,成化年间,御马监太监汪直因聪明伶俐,善解圣意,深得皇上宠爱,权倾一时。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汪直以"提都西厂"身份到南京、芜湖、苏州等地巡查,每到各府县,当地官员都出城几里跪着迎接,"都宪叩头如捣蒜,伺郎扯腿似烧葱"。一  相似文献   

5.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5,(1):32-33
<正>远了挂心,近了糟心一般而言,离皇上远,关系会差些,挨近点关系会好些,可也得分什么人。就有这么一路人,光闻名没见面,皇上天天惦记着念叨着,等真见着了,却怎么瞅怎么别扭。比如西汉的贾谊,那是要文才有文才、要见识有见识,上中下三篇《过秦论》,把他死后几十年的政治军事形势发展,分析得是要多透彻有多透彻。汉文帝是整天贾谊长贾谊短,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念叨。可说来也怪,  相似文献   

6.
<正>一般而言,离皇上远,关系会差些,挨近点关系会好些,可也得分什么人。就有这么一路人,光闻名没见面,皇上天天惦记着念叨着,等真见着了,却怎么瞅怎么别扭。比如西汉的贾谊,那是要文才有文才,要见识有见识,上中下三篇《过秦论》,把他死后几十年的政治军事形势发展,分析得是要多透彻有多透彻,汉文帝是整天贾谊长贾谊短,把他的名字挂在嘴边念叨。可说来也怪,这贾谊每次被召见都没好事,官不但没怎么升,还越当越窝囊,好不容易混了个夜间小客厅私人密  相似文献   

7.
眭达明 《秘书之友》2013,(11):45-46
两宫垂涕于上,皇上长跪于下。谓十年以来,无恭邸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著即撤销云云——《花随人圣庵摭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第504页  相似文献   

8.
<正>四个和尚一台戏,执行得力方能修得正果。最近,再次翻阅《赢在执行》一书, 不禁联想起耳熟能详.百看不厌的名著《西游记》来.说《西游记》就不能不谈到唐僧师徒。在这个团队中,唐先生德隆望重,意志坚定,自然是最高行政长官; 孙师兄多谋善断,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姑且算中干;猪同志和沙同志,一个斤斤计较.贪图安逸,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们把二位当群众。这四名同志虽然性格各异.能力各有大小,但是他们都怀抱同一个远大的理想和最高的目标,就是到西天取得真经。为了完成这个大唐皇上  相似文献   

9.
两面派行为,贯穿了袁世凯的一生。他靠耍两面派取得信任爬上高位,也因耍两面派而垮台。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要利用天津阅兵的机会发动政变,废掉光绪,搞掉维新派。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派谭嗣同去见袁世凯,想争取他对维新派的支持,扭转乾坤。谭问袁:“您认为皇上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袁答:“皇上是自古以来少有的英明君主。”谭又问:“这次天津阅兵的阴谋,您可知道?”袁答:“是的,早就听说了。”谈到这种程度,谭便直截了当地说:“现在能救皇帝的,就只有您了。您要愿意救皇帝就请您设法去救他。如果您不愿意,就请您到颐和园去告发我,把我杀掉,您就…  相似文献   

10.
王立群 《领导文萃》2009,(10):108-112
汉武帝一朝人才济济:卫青开疆扩土,霍去病克敌制胜,汲黯心忧社稷。张汤严刑峻法。唯有一人,难以定义:他满腹经纶却没有几句治国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恶如仇;皇上对他百依百顺,群臣眼中他又无足轻重。这位匪夷所思的人物就是东方朔。  相似文献   

11.
伎俩     
陈国凡 《领导文萃》2014,(8):127-129
正王钦若任三司使时,有部下跟他说,将奏请皇上减免百姓的钱粮款,他们实在太贫困了,根本负担不起。王钦若当面阻止说这事得谨慎,急不得,暗中连夜命人核算好这笔款项,翌日,即以他个人名义抢先疏奏宋真宗赵恒,还说这是皇上收取民心的大好时机。赵恒大喜,即日下令减免钱粮一千多万石,并释放囚犯三千余人。经此事,赵恒对王刮目相看,召为翰林学士,后又授左谏议大夫、枢密使,王钦若位列朝廷重臣。  相似文献   

12.
河之洲     
用人当用其心康熙时,黄河泛滥,经年不治,工程上马后又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治河老臣靳辅在黄河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致而被贬,后事实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又  相似文献   

13.
刘汉斌 《领导文萃》2013,(14):37-39
李泌是我国唐代有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李泌七岁时,他的诗文就非常了得,被称为神童。唐玄宗得知后想当面试探他,于是召他进宫。李泌是名门之后,进宫当然方便,况且遇上皇上亲自召见,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4.
幽默七则     
南朝齐代有位书法家叫王僧虔,写得一手绝好的隶书,但是当朝皇上齐高帝萧道成也是一个翰墨高手,他要和王僧虔比个高低,两人都  相似文献   

15.
王鼎杰 《领导文萃》2010,(3):106-109
翁同龢突然下岗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是戊戌年。4月27日皇上召集军机大臣议事,却特地安排翁师傅不用进来。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终于,密议的结论出来了,这是一份措辞严厉的上谕:  相似文献   

16.
据元人盛如梓《遮斋老学丛谈》中记载:宋仁宗年间,宫中女官侍俸皇上的时间很长还得不到升迁,便要求皇上加官晋级。宋仁宗明知这不符合朝迁律法,但经不住女官的一再央求,便下了一道圣旨。可圣旨降下后,主事部门却以此不符合祖制之法为由拒不执行,宋仁宗最终也只得作罢。这种皇帝打“白条”的野史也许不尽可信,但思今追昔,笔者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7.
<正>北宋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最终成了太宗真正信赖的股肱之臣。吕蒙正有个同窗学友叫温仲舒,两人都出身社会底层,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相互仰慕,两小无猜,亲如兄弟。太平兴国二年,双双考中了进士,走进国家公务员序列。从政后,这哥俩  相似文献   

18.
忠与奸     
忠臣大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不会看风使舵。皇上正消魂于美人如云的轻歌曼舞之中,他却拿勤政爱民之类的大道理来劝谏,并且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9.
"模棱两可"典出《旧唐书·苏味道传》。说的是武则天圣历年(698),苏味道升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苏味道善于向皇上陈奏,由于熟悉台阁历来的典章制度,他上朝言事可以不带奏章,  相似文献   

20.
王永国 《科学咨询》2008,(20):60-60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的十几首<无题>诗,开拓了七律,独树一帜,其现实性和非现实性以及生长性在文化的天空中绚烂成唐诗的晚霞. 一、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