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毒的眼泪     
7岁的乔伊跟父亲一起到佛罗里达州的海滩度假,父亲要到旁边的便利店买包烟,可是乔伊等啊等,一直等到天快黑了,还没见父亲回来。 突然,乔伊看到海水中浮出一顶帽子,像极了父亲的棒球帽!他不顾一切地朝海里跑去,边跑边喊父亲,海水就快要淹没乔伊小小的身子。就在这时,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女孩朝乔伊跑过来,一把抱住他,将他拖上岸。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重庆宏华机械厂干部白南峰与附近璧南镇农家女坠入了爱河,并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李树珍也凭着白南峰的关系进厂当了临时工。两人开始在厂里偷偷地过起了非法的夫妻生活。今年元月初,李树珍怀孕了,她焦急不安地将此事告诉白南峰,白南峰一听说:“太好了,我们马上登记结婚吧!”这时,李树珍却满面愁云地想到了父亲的心愿,说:“南峰,我7岁那年,母亲因车祸不幸去逝,我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好不容易把我拉大成人,并供我念完了高中。我父亲这辈子只养了我这个女娃,他觉得李家不能没有传人,更不能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近代文学,过去一直以描写家庭为中心,可以说,封建家庭的重压、新旧两代的冲突、父子的对立和血亲之间的爱憎等情景,……甚至那种始终在不断议论中的“私小说”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然而,家庭的这种情景在现代小说中又怎么样了呢? 立松和平的《远处雷声》和他的前一部作品《村雨》相配合,描写了北关东地方新集体住宅区附近的农家解体的情景。作品里描写了这样的情景:村民把土地卖了,作为集体住宅地,“一个个都抱着人生的美梦舞蹈起来”;有一个标榜自己当了“四十年农民”的父亲,穿着“美国电影里的那种紫色长衫”,手拿烟斗站在那里。还有一个做父亲的波女人迷住了心窍,离开了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4,(1):71
作者:毕加索Pablo Picasso作品:《拿烟斗的男孩》(《Garconala Pipe》)年份:1905年类型:油彩画布尺幅:100cm×81.3cm最近交易日期:2004年5月成交价:1.0416亿美元简介:《拿烟斗的男孩》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画中年轻的巴黎男孩被毕加索称为"小路易",他常到毕加索的画室消磨时光,毕加索以他为模特创作了这幅《拿烟斗的男孩》。画中的"小路易"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烟斗,头戴花环,背景是两大束花,看上去颇有几分中国画的  相似文献   

5.
父亲     
父亲曾生活在一个殷实之家,但在他六岁和八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故,家道从此中落.十六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微商,他向村民描画了大上海。于是,三兄弟中胆量最大的父亲,怀揣微商的亲笔信,居然只身闯荡天下。县城兰溪,城边清澈的兰江是钱塘江的上游。走过江面上用小船连接而成的浮桥,就是县城。父亲清楚地记得乡塾老先生颇为自豪地再三念到的唐代诗人成叙伦的《兰溪体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那时候,还没有兰溪到金华的铁路,父亲坐汽车抵达金华,换乘火车去上海。大车隆隆驶上…  相似文献   

6.
“……爸爸的面容,永远是那么慈祥。一年四季,就像太阳,照耀我们成长。在爸爸的心目中,儿子就像一尾龙;在爸爸的心目中,女儿就像一只凤。爸爸呀爸爸,我要对你说一声:爸爸,我爱你!永远把你尊重!……”一曲终了,掌声如雷。我感到自豪,感到欣慰。儿子的歌声,说明了一切:我是个合格的父亲,好父亲;我是个拥有儿子全部的尊重,爱戴和依恋与信任的父亲。我——是个幸福的父亲。一瞬间,两年来的艰辛和劳苦都随着儿子的歌声而烟消云散了。儿子已经11岁了,是个小帅哥儿。鼻子和嘴像我而眉毛眼睛像他妈,看上去既英俊又清秀,在我和他妈离婚之  相似文献   

7.
红杜鹃爬满了文君小小的坟头,杜鹃开得很美,但美得使我沉重,使我忧伤,我无法止住眼溜,一任它尽情地流……文君已经死了五年,死的时候只有十六岁。文君活的时候很苦,小儿麻痹夺去了他的右脚,十一岁那年,父亲离世,母亲改了嫁。文君只和半瘫痪的奶奶相依为命。在我的记忆中,文君很倔,很爱年迈的奶奶,邻居给的好吃东  相似文献   

8.
列昂诺夫·马克西莫维奇1898年生于莫斯科,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热爱文学。1915年只有十六岁的列昂诺夫便开始在俄罗斯报刊上发表诗歌、评论和特写。1920年参加红军,做过战地记者,复员后在莫斯科一家工厂当工人,同时在《红色军人报》兼职,发表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9.
李建平 《创新》2012,6(6):124
<正>大学毕业后定居南宁,在这个绿满四季的城市里度过了30个春秋,上百个节日。如今,朋友赠我一本《岁时节令———南宁民间传统节庆展示》(以下简称《岁时节令》),该书收录在《南宁历史文化丛书》(第二辑)中,翻卷细读,生活的温馨随着喜庆的图片和唯美的文字点点滴滴沁入心间,耐人品咂不已。  相似文献   

10.
题目发端于某市的一桩突发事件。99年6月初,该市在体育场发售体育彩票,广告宣传信誓旦旦:10个大奖,每个奖15万元,即售即开,当场兑奖,售完为止……在一连几天“来吧,来吧,花2元钱(彩票2元钱一张)就能成富翁……”声中,10个15万元大奖中的8个先后“钱”花有了主,彩票所剩也不多了。就在搏彩发财心切,特别是已搏掉了数千元万把元却蚀了“一把采”的人们,盯紧剩下的2个匕万元大奖准备背水一搏时,高音喇叭里“来吧,来吧”突然变成了“散吧,散吧”——宣布彩票发售活动提前结束。顿时,责问、斥责、谩骂声四起。得不到满意解释…  相似文献   

11.
0~7岁孩子的父亲从出生到7岁,女孩子需要受到大量时间的关注和护理。父亲学会换尿布、抱孩子、拍饱嗝、摇晃和深情地凝视孩子的眼睛、鼓励她探索外部世界并为她第一次能控制外部世界而喝彩、全神贯注地玩"把孩子抛在空中"的游戏,这不仅让父亲得到了很大的奖赏,而且也有利于孩子发展。不管父  相似文献   

12.
一沓旧当票     
佚名 《东西南北》2009,(5):13-13
父亲因病早逝那年,我恰好十六岁,如花.的年纪。我没有任何思绪地看着母亲哭了整整一夜,然后提出了辍学的想法。其实我知道,之后的几年,母亲是无法从丧爱的悲痛中走出来的。而一直主持家里内务的母亲除了做菜便一无所长,我不想她为我考取大学后的那一大笔费用发愁,所以有了这个逼不得已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13岁的扬扬(化名)是一名困境儿童,母亲离世,父亲因操劳过度脑出血失去劳动能力,小小年纪的她要承担起照顾妹妹和父亲的重担.在摸排过程中了解到扬扬的情况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负责运作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春暖花开"困境儿童帮扶发展示范项目的团队立即介入,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扬扬及...  相似文献   

14.
以往回老家,倘若父亲不在院子里,我们问父亲的去向,母亲若是开口应了,我们自然便已知晓,母亲若是笑而不答,我们无需追问也已心知肚明,父亲一准儿打牌去了.母亲不止一次跟我们感叹,你父亲这个毛病恐怕永远也去不掉了.父亲亦不止一次向母亲坦言,我惟有这么一个坏毛病恐怕得带到棺材里了.近些年来,母亲早已不像过去那样干预父亲打牌.父亲闲工夫多了,人不怕忙就怕闲呢,再说眼瞅着已是奔七十岁的人了,由着他自己的性子去吧.  相似文献   

15.
方明和方华(均为化名)是一对孤儿兄妹。方明18岁,方华16岁。父亲原来在某市一童装厂(集体性质)上班,父亲身患精神病、糖  相似文献   

16.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3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3岁那年,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并且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17.
喜欢上简安川时,杨小跳五岁。简安川用一份猪油放得过多的蛋炒饭,把她俘虏了。一那时杨小跳读大班,回家,一见家中没人,就坐在门口跟小泼妇似的哭。这时小学三年级的简安川从门缝探出脑袋,说:杨小跳,没饭吃了,是吧?你这只猪,进来吧。  相似文献   

18.
旁听生     
年届花甲的我,在机关整整累了四十二年,临退休前,仍时时想起儿时当旁听生那段难忘的往事。小时候我家很穷,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五口之家,全靠做裁缝的父亲打工度日,八岁那年,照现在的规矩,早就正儿八经坐在课堂上了,可那时我每天的任务——看门一次我听父母在私下商量,程家祠堂有位私塾先生开办了一所学馆,入学者,每年交三斗大米的学费。“老二已满十一岁了”父亲说,“家里再穷,勒紧裤带也该让他去认几个字了。”  相似文献   

19.
曹海星 《社会工作》2011,(11):53-53
“6岁女孩身上长包,手指变形,高烧不退——谁能为她解忧”、“有爱的地方就有欢笑——二十多名爱心人士为杨洪涛过生日”、“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不一样其实都精彩——陪孤残儿童过个超爽六一”、“父亲重病需巨额治疗费——在浔学子急得团团转,好心人纷纷援手相助”……  相似文献   

20.
杨小兰 《社科纵横》2010,25(6):107-108,116
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两大类:“老移民父亲”和“新移民父亲”。他们身份迥异,背景悬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与传统的父亲形象相比,这些父亲在作家笔下都失去了原有的神圣与威严,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格、心理缺陷,从而显示出作家这样的一种创作倾向——“审父(弱父)情结”。严歌苓用冷静的笔调为我们细致地展现了父亲这一形象在异域中是如何因为男性地位、身份的变化而逐步异化的过程,更集中探讨了这一变异过程中的文化因素,从而使其小说具有了文化反思、文化批判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