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平时.大家是否思考一个问题,行业报记者接触最多的是哪类报道?我想大家应该会赞同我的观点,那就是会议报道。我们可以自己统计一下,在我们行业记者所有的采访报道当中,会议报道的比例有多少?我的回答是:不少于七成。既然会议报道如此之多,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会议报道,写好会议报道。  相似文献   

2.
时晓静 《现代交际》2013,(10):82-83
20世纪中期,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发展成为最吸引受众关注的电视新闻形式。深度报道被称为In-depthreports(深入报道)和interpretativereport#rig(解释性报道)。不论是何种新闻事件,调查式深度报道都试图通过对事实的极力探寻,收集零星的新闻碎片,通过对新闻事件中悬念与冲突的镜头构图性处理,最终还原给受众一个事件真相的故事性画面。镜头所展示出来的画面感和抽象的新闻时间构图最终成就了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究竟电视新闻调查式深度报道如此受人欢迎的原因在哪里?电视报道如何做到将新闻用故事化的方法讲述出来?本文试图从电视新闻构图的先决条件、主要因素和画面感三方面来解答上述疑问。  相似文献   

3.
张海涛 《现代妇女》2014,(10):300-300
报纸作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在宣传上应始终保持着稳重、严谨的特点,在报道中准确生动地体现党的政策,达到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效果。在报道社会新闻方面,必须做到有思想内涵、有报道深度,又不失可读性,能够雅俗共赏,这就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美美在微博上以“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炫富的行为,引发了中国红十字会空前严重的信任危机。本文将通过郭美美事件的相关报道,结合当代新媒体迅速发展、公众意识不断觉醒的时代特点,以传播学、广告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工具,分析当代危机报道中的现象,探究问题的原因、本质,试图找出此类危机报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早前,有学生传给我一份新闻报道,说某市发生一宗所谓“社工界劳务纠纷案”,据说因为是“首宗”,颇为引起关注,业界甚至有人将其上升为“社工维权”高度的标志性事件云云。据报道,事情主要涉及怀疑拖延社工工资或克扣工资问题。但报章简单的报道不能尽信,我也不好凭臆测多言,而报道中当事社工的一番话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女主播正在报道一件掳人勒赎的消息,不一会儿,报道被掳的人质“获释”了,终于让人放下了心,但观众中却有人大声嚷嚷,连呼歹徒残忍,因为他听到的是人质已经“逝世”了。  相似文献   

7.
媒介对女性的许多报道都是不均衡的,甚至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在女性报道中存在着泡沫化和边缘化等倾向。而正义作为媒介伦理的基础,是媒介传播的重要价值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体育新闻也成为了网络新闻的报道重点之一。体育新闻通常比其他类别的新闻更加强调时效性、现场感和快捷性,而这些也与网络的特性相吻合。由于网络体育新闻的报道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因此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本论文旨在对于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的特点予以介绍,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9位记者获得首届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及入围奖。2010年5月13日,颁奖会在北京腾讯网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陆振华、《南方周末》记者孟登科和《南方都市报》记者杨传敏获得最佳环境报道奖,各获1万元奖金,另有6位记者获入围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文化娱乐传播对公众引导作用有所弱化的倾向,作者从如何把握文化娱乐报道的导向性,如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如何让报道更有品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对低俗炒作等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职业》2012,(16)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据冰岛国有电台报道,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已签署租借冰岛东北部一块土地的协议。去年因此事还被西方媒体恶意中伤的黄怒波终于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2.
徐笑梅报道中国图·文/齐婷“各位观众,你们好!欢迎收看《中国报道》。”每逢星期一的夜晚,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中,一个端庄秀美的女播音员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就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节目主待人——徐笑梅。一天,我们相约在中央电视台大厅见面。她身着雅致...  相似文献   

13.
新书一瞥     
《中外书摘》2011,(11):71-71
《纽约时报》1911年10月至1921年12月间对华报道的选编,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等角度,对中国这十年进行了全面报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媒体加入企业报道的行列,运用多种报道手法,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过度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受众对企业文化的需求和了解。但在做出成绩的同时,一些媒体却因不能和企业很好相处而陷于被动境地。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眺望未来,媒体该如何与企业相处?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二者的命脉?如何在丰富、发展企业报道的同时,对媒介定位进行全新的框界呢?  相似文献   

15.
大凡有关海外留学生生活的报道,似乎都有“报喜不报忧”之嫌,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鼓励大家说“心里话”的文章,觉得有必要谈谈留学生活的另一面——让人了解,也与人共鸣,且权当作为以前报道的“补遗”。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公关世界》2010,(8):38-39
7月14日,香港媒体一篇报道让霸王身陷“致癌风波”。报道称霸王旗下洗发水产品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  相似文献   

17.
《老人世界》2014,(7):61-61
近日,关于养老保险问题,有两则互相矛盾的报道。一则称,养老金并轨方案已完成或年内出台;另一则却表示,养老金并轨方案仍处保密阶段,“谈结果尚早”。上述报道,披露了一些与“并轨”相关的技术性细节,但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其实解决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张颖  柳延德 《公关世界》2023,(12):37-39
高校教师的形象一直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随着社会发展和自媒体的日益发达,媒介舆论直接影响着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师形象的认知。本文通过近五年来网络媒体对高校教师形象的报道立场进行分析,根据正面与负面形象报道的数量及比例趋势,分析原因,浅析高校教师媒体形象去污名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自此,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的强大,“中国威胁论”等论调逐渐充斥媒体,境外媒体对中国的态度和新闻报道角度也出现了重大转变。本文主要通过解读境内外媒体有关昆明暴恐事件的报道内容分析境内外媒体对华报道特点,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境外媒体对华报道应该向何方向发展,同时分析新形式下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具体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20.
舒泰峰 《中外书摘》2011,(11):24-26
70亿美元的伊拉克债务 2005年的时候,笔者做过一则饶有趣味的报道。这则报道的主题是中国该不该减免伊拉克债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