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目的:从患者期望视角出发,比较医患双方沟通行为的差异,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个人访谈和现场问卷调查,收集医疗服务中医患沟通行为内容的主要数据,分析医务人员沟通管理要点是否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沟通的期望。结果:医患沟通期望行为差异较大,患者沟通意愿被压抑,沟通满意度不高;患者对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医患沟通满意度认知不同,患者沟通期望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医疗机构应注重培养患者就医前沟通准备素养,释放患者沟通意愿,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患者对医患关系、医患信任、医患沟通满意度认知,全面提高医疗沟通质量,为减少医患纠纷提供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方?患方对医患沟通现状认知的差异性,分析医患沟通中的误区,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问卷对芜湖市样本医疗机构233名医方人员和237名患方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结果:医方认为医患沟通重要的比例高于患方,医方对于医患沟通在提高医疗效果?维护患方权利?降低投诉概率的作用认知要明显高于患方;医方工作繁忙和患方医学知识缺乏被一致认为是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和沟通技巧两个方面认知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医患关系的改善需要持续培养医方的人文素质;普及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方的医学知识;建立健全沟通机制,规范沟通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患纠纷基本情况,分析其成因与影响,探讨化解医患纠纷的对策,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3年某省三级医院及部分县级综合医院医患纠纷相关信息并统计分析?结果:医患纠纷数量与赔偿金额逐年攀升,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政府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非医疗技术过失成为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医闹频发,伤医?伤财情况不容小觑;以医患双方协商处理为主,外界干扰因素加大公正处理的难度?结论:加快探索分级医疗体系;坚持患者需求至上;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出台专业法规防范恶性医闹事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1000多例案件档案,以及针对关键性个案的当事人的访谈、医患纠纷处理过程的田野观察,以中国城市公立医院的医患纠纷发生与处理为例,分析纠纷发生和解决过程中的医患权力关系,以及国家制度实践对双方权力策略的影响。一方面,在形成阶段,纠纷中的医患双方在医疗效果、医疗正当性、医疗风险认知及医疗治疗不良后果归因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另一方面,在解决阶段,医方更倾向于使用技术化的赋权手段,患者更倾向于使用社会化的赋权手段。在不同类型的纠纷解决过程中,国家介入程度、医患双方自主性存在显著差异。与西方医患权力关系有所差异的是,中国医患权力关系具有高度情境性,且极易受到国家等外生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江苏省患者对医患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认知,分析患者认知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南京、苏南、苏中、苏北的4所综合性医院2 704名门诊患者,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样本率卡方检验辅助分析研究结果。结果:79.2%的患者对医患关系评分在70分以上;40.4%患者对医改相关问题缺乏了解;患者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因素前三位是医疗费用高、市场经济影响、医务人员态度差。结论:医患关系并没有社会上感知的那么紧张。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推进分级诊疗,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与监管力度,构建新媒体官方沟通平台,引导患者认知。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医患关系评价体系涉及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医患双方,视角相对单一.总结以往研究,笔者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五大主体因素:政府因素、医院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媒体因素、患者因素,并按此五大主体,参考专家和患者的意见,对文献所列医患关系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梳理,将成都部分医院作为特定地域的试点,再结合调研数据及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初步确立.文章进一步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指标体系结构和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阐释.本研究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医患关系评估,及探索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因素有借鉴意义,为进一步构建中国跨地域多主体通用指标体系做出了基础尝试.  相似文献   

7.
通过回顾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学界对医患信任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含义与重要性、医患信任测量方法、医患主体、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其中,对于医患信任的测量表研究较多,对于医患主体的研究趋于多样化和差异化,而对于影响医患信任之主要因素的研究则包括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就医情境等。展望其研究趋势可知,医患信任测评体系的构建、关于医患双方的主体研究,以及新医疗体制改革下的医患信任等问题,将是医患信任研究领域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就医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正常的医患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关系?但近年来医患关系不正常现象增多,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己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文章主要以某机关老年医院为例,对近年来老年医院的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在归因医方原因与患方原因的同时,强调了社会原因?通过比较研究,运用“老吾老”的思想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老年医院构建共同参与新型医患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江苏、宁夏两省六所医院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了解两地区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以及需求情况.结果显示,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认知并不完全一致,多数患者认为医患关系较好,医患双方都高度认可医患沟通的作用,并有不同的医患沟通需要.  相似文献   

10.
医患关系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医患双方的利益都应该予以维护.为了改善医患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侵权责任法》确立了既注重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要保护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还要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的立法宗旨.医疗损害归责原则采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过错推定原则为辅.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凸显兼顾医患双方权益.医患权利义务双向规定,对解决医患纠纷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医患关系表现为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当医患出现矛盾时,能够自觉从维护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平等关系,其基本特征为:平等的法律关系、公平正义的关系、诚信友爱的关系、互动双赢的关系。分析了目前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卫生法律法规滞后;医疗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患双方认识及行为上的差异;医院内部管理不力以及外部失信。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路:建立健全各项卫生法律法规,依法行医;理顺医疗体制,减轻患者负担;以人为本,体现医学人文关怀;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加强与政府、媒体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暴力伤医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医患纠纷解决方法不得当、医患沟通不畅、医护群体人文精神缺失以及转型社会无法避免的社会矛盾等因素诱发的暴力伤医现象,给医护群体乃至整个医疗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频发的伤医现象所导致的紧张的医患关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思考。改革现行的医疗体制,加快医疗领域法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信息公开化,加强医学生及医务人员人文精神培养等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冲突不断,“职业医闹”甚嚣尘上,亟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国古代医患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医德方面,提出了“重义轻利”“易地以观”“仁心”待患的高标准道德要求;同时,也强调医患之间的互信。这些传统医患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优秀医德的传承,也将有利于当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变通。以往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医患关系的经济和法律属性,却忽略了它的伦理属性。只有回归到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上,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增进医患互信,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患者公众是与医学、医院、医生有相当关系或一定交往的个人、群体或其他组织等多重社会角色的集合。教育患者公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充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先的人文医学理念,对实现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患者伦理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沟通素质等,揭示患者公众教育与医学发展、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执业环境等存在相关联系。患者公众教育既是提升患者公众素质的教育活动,也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既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也是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通过患者公众教育可以提升患者伦理素质、患者心理素质、患者法律素质、患者沟通素质、患者公众素质,使患者公众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共同决策,营造良好的医疗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医患伦理,从内容上分为医家伦理和病家伦理两部分。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传统医患伦理是基于传统人学观、医道观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仁道主义精神;其次,受儒家伦理影响,传统医患关系是一种人伦关系,医患之间体现出高度的利益一致性,展现出成人成己的精神实质;最后,受中医学的影响,传统医患伦理强调医患共同为健康负责。站在当代医学文化和医疗实践背景之下,既要看到传统医患伦理中熠熠生辉的内容,也要注意其与现代医患伦理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复部门人文环境建设对康复患者心理的影响,提出改善医院诊疗和管理的意见。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法对南京市4所医疗机构256名康复患者以及96名康复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在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中,医务人员普遍高于患者,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沟通等因素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医院内部医护人员之间以及医患之间的沟通,促进医疗服务的观念转变,是改善患者康复心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医务人员常见亚健康心理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常工作中的压力、风险、强度与节奏容易使医务人员出现焦虑感、心力交瘁、人际关系不协调、职业倦怠等心理亚健康状态,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其工作质量,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引发医患矛盾。鉴于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纠正医务人员的亚健康心理应从社会、医院等多角度着手,采取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医院运行机制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共情是一种叠印着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认识方法,是一种情感互通的人际沟通手段;共情是医患沟通、信息双向沟通的最佳纽带,是新医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达成共情的语境、关键、中介、载体等多种途径建立共情关系,帮助医患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实现共情在医患沟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医患诚信危机形势严峻,但囿于传统的“诚信”道义观念,医患诚信危机责任还主要停留在伦理道德责任。这已经难以有效地应对这种严峻的医患诚信危机。应从道义责任走向法律责任,在传统道义责任的基础上,将严重的医患诚信缺失责任上升为法律责任。应对医患诚信危机,应当强化医患双方的法制观念,严格有关医疗诚信危机的司法;完善立法增设医药从业人员背信罪。  相似文献   

20.
医患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者,在协调解决医患冲突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医患冲突群体性事件,政府行为不尽如人意。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