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对"以人为本"问题的探讨,不能仅仅停留在"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本"这个笼统的内涵上,而应进一步明确其外延,即把"以人为本"之"人"具体化,在指向上搞清为哪些人.本文认为,这里的"人"应包括三个层面整体的人,即通常所说的人民群众,或全体公民;群体的人,即某一阶层、某一利益群体;个体的人,即公民个人.后两者更具操作意义和现实意义,是我们长期忽略而今天特别需要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以人为本”的时候,学界有人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一切人”。文章认为,不论从党的文献、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以人为本”中的“人”,都应理解为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段淑娟 《南方论刊》2011,(4):4-6,20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命题,把握以人为本首先要正确理解“人”。从本体论上说,它是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的人;从认识论上说,它是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自由的人;从价值论上说,它是目的和手段相统一的实践的人;从历史观上说,它是剧作者和剧中人相统一的现实的人。在当前阶段,以人为本之“人”的哲学内核是作为以上所有“人”之集中表现的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这正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科学化与执政理念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和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物质存在、精神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执政的价值诉求;人民群众是主体存在、客体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实现每个人的人格平等和法律平等是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目的存在和手段存在的统一体,因此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是科学执政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体,因此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当下的正当权益是科学执政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群众为动力和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对于正确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艳玲  张平 《河北学刊》2007,27(2):14-17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构建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根本原则。马克思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之“本”的基本内涵包括社会发展以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活动为本;社会发展以绝大多数人的需要和利益为本;社会发展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6.
对“以人为本”存在着不同的阐释,其分歧归根结底在于对“人”的不同解释上。把“以人为本”解释为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政治话语上必须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区别开来。而相对于以权为本、以物为本的“以人为本”,又可能退回到抽象的人,甚至把“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混淆起来。其实,从“现实的个人”的人本维度出发可以发现,“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发挥、以个人现实需要的满足和对人的个性和价值尊严的尊重为最高理念。  相似文献   

7.
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即以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有异于中国传统民本主义、西方近代以来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以人为本与个人主义存在根本区别,与集体主义内在一致。以人为本是对以官为本、以资为本、以少数人为本、以眼前利益为本的否定。以人为本,在政治方面要求执政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经济方面要求摒弃物化观念,在文化方面要求以文化人,在社会方面要求进行人性化管理,在生态方面要求关注当代人和未来人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8.
黄韶 《南方论刊》2009,(6):72-73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群众的工作,我们必须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必须“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应该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工作,通过办实事、办好事,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要讲道理又要办实事,在办实事当中穿插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是实践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现阶段,培育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社会成员平等的基本权利,重视制度层面的社会公正问题,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德育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人为本的提出及德育以人为本的内涵当代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同时提出的,或者说,以人为本是与科学发展观相伴相生的。什么是以人为本?胡锦涛同志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魁 《理论界》2004,(4):35-3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发展。在党的文献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表述上,以人为本是打头的,是第一位的,是起核心作用的。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扬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的“人民答应不答应”,“三个代表”的“执政为民”的思想,使我党的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历史渊源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有三个层次:从主客体关系上,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依靠人;从目的和手段关系上,把人作为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从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上,把人看做是尺度,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更要既坚持物的尺度,也坚持人的尺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尊重人。  相似文献   

13.
批判与超越--从民本论和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不是对民本论和人本主义的简单重复,区别的关键在于以什么人和人的哪个方面为本以及如何实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是全体人民群众。它克服了西方人本主义的虚幻性,赋予了现实与时代的内涵。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终极目标,而不仅仅是把人视为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中国,“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体现在我党的执政理念上就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包含着以民为本,以民为本体现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以民为本,以民为本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现实统一,必须把全面小康作为第一目标,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新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华 《理论界》2004,(1):63-63
高度尊重“人的本性”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真髓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从以“物”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转到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是人类管理理念上带有时代变革意义的巨大进步。但是,必须承认在管理实践上以“物”为核心的管理理念的残余并未完全消除,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还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发展过程。任何国家或地区、任何性质或类型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稳脚跟,求得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职工的劳动和工作;即使垄断性的行业,也不例外。这是人们的一种共识。但是“以人为本”的“人”即职工在企业中的地…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存在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应“以学生为本”,在教职工关系中,应“以教师为本”,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应“以教职工为本”。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解读为"人人"、"每个人",不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理想性和现实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把以人为本中的"人"解读为"人民",不利于在实践中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中的"人",最为合适的解读是"公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向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为理论基石的。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唯物史观中包含有丰富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并最终实现人自由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要实现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艳  宁乐锋 《理论界》2008,(7):27-28
作为人的重要活动,政治活动遵循着人的活动内蕴的价值逻辑,其产生、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就在于人,是以人为本的活动。而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因此,以人为本首要之意应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以人为本创造了现实条件与基础,使以人为本具有了真实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实质就在于充分体现与实现人民群众的当家作主,这不仅是政治活动的价值逻辑的必然要求,更是社会主义本质与优越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人为本是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 ,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权益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