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和平学,又称和平研究.是近年来有很大发展并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重视的一门新分支学科。顾名思义。和平学研究的是化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探讨,又有对典型个案的具体分析,因而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尤其是在国际范围内冷战终结、局部冲突加剧、不同文明问碰撞更趋激烈的今天,对和平问题进行研究就更显出其时代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世界进入了国家物质利益主导的多元冲突时代,丈明冲突不是冷战后世界冲突的“范式”。因为当代文化传播已使文明的载体由地域性向社会群体弥散,而文化趋同又成为全球文明演进的基本态势,两者的共轭效应使文明冲突的国际性呈式微趋向;所谓文明的冲突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民族国家利益;冷战后国家利益更主要表现为经济物质形态方面,此即国际冲突可能的主因,同时文化等多元因素也会产生耦合作用,但世界战争则要以物质实力为后盾;所谓儒家─—伊斯兰联盟与西方对抗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日益密切使大规模国际冲突爆发的几率大为下降,现实主义理论因为固守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导致国际冲突的逻辑受到国际关系理论其他学派的激烈批评,现实主义研究方法忽视国际体系与国家的同构关系导致了其对国际关系中新的因素认识不足,如果引入同构主义方法现实主义可以在理论上对国际合作进行更多的探讨,但是现实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决定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创新不会动摇其对国际冲突的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4.
国际冲突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经常发生的国际现象,是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国际冲突的概念、类型与解决作了学术上的梳理、审视与辨识,以便为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提供理论范式,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构筑框架基石。  相似文献   

5.
国际企业的跨文化冲突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企业中存在的多元化和化差异必然会产生跨化冲突,面对跨化冲突的风险,对国际企业实行跨化管理便成为国际企业以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本就中国三资企业的跨化管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伊朗关系是当前世界最复杂的国际双边关系之一。无论从国际政治还是伊朗国内政治发展的视角来分析,霍梅尼主义天然地包含着强烈的反美主义倾向。同时,在美国看来,伊斯兰革命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导致西方社会的普遍“恐惧”,从而将伊斯兰视为“威胁”则使“文明的冲突”成为一个正在“自我实现的预言”,又强化了美伊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和对抗。作为一种理性、倡导公正与和平的宗教,伊斯兰教绝不是导致美伊冲突的主导因素,更不会构成所谓“文明的冲突”。作为当前国际冲突的热点和难题,美国-伊朗关系在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显示了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前,转基因食品安全国际规范在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贸易自由方面侧重有所不同,致使国际规范在管理前提、管理原则以及管理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冲突。虽然通过积极有效的磋商来修改国际规范是较为彻底的协调方案,但基于多种因素,往往无果而终。所以,通过国际规范的争端解决机制,基于司法积极主义发展判例法,尽量弱化冲突,才是当前更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依据现实主义理论,在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国际社会的安全困境中,新兴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扩张与战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以现实主义为理论依托的“中国威胁论”一时喧嚣尘上,其实质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维护其现存的霸权地位。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随着国际联系的日益密切以及国际合作的盛行。现实主义国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大多数国家的崛起也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也是当前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促使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社会各成员之间经济、政治、文化都处在相互接触、碰撞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在所难免,但价值冲突并不必然导致国际社会的混乱和动乱,相反导致了各种价值观念的趋同与融合。在融合过程中,最根本的就是各主体价值观的相互认同与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国际社会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和平还是冲突:经济相互依赖的政治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两大不可逆转的潮流,各国进入经济上相互依赖的时代。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对国际政治究竟是福是祸,目前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基本上有四种观点(1)经济上的相互依赖能减少冲突;(2)经济相互依赖会导致更频繁的冲突;(3)经济相互依赖可能减少冲突,也可能增加冲突,关键是取决于不同的情境和条件;(4)经济相互依赖和冲突之间没有关系相关性。本文在综述这几种观点的基础上,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论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冲突及解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民事管辖权问题,在理论上是国际私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上是如何避免或减少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首先从国际民事管辖权冲突的原因、国际上解决冲突的现行作法谈起,然后,论述了我国涉外民事管辖权的一些散见法规的现状,最后,针对我国立法司法的某些不足之处,扼要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效果原则一直备受争议。坚持效果原则,以一国国内反垄断法规制发生在他国的限制竞争行为,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价值,但同时也会引起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制订和实施统一的国际反垄断,才能克服因遵行效果原则而带来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技术进步使人类具有了超越领土与地缘的空间限制而进行财富生产和战争的能力,从而使财富生产方式和战争形态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并使人类进入了后领土后地缘时代。在后领土后地缘时代,科学技术、资本与管理在财富生产与国家安全维护中的重要性即权重越来越高,而传统的领土占有与地缘控制的重要性越来越低。在经济上,中国、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分别是后领土时代来临的正面或反面案例;在军事上,海湾战争是后地缘时代来临的弱信号,而俄乌冲突则是强信号。但是,人类仍局限于传统领土观与地缘观,导致诸如俄乌冲突这类本可避免的地缘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权成逐渐淡化,学生主体意识凸显的时代,师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师生冲突,教师要充分认识其积极意义。教师的教育失当是师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建立沟通机制、走进学生文化、淡化“强者”角色、做到恩威并举是化解师生冲突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存在,不利于国际民商事纠纷的解决,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产生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应当采用缔结与参加国际条约、科学制定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规范、一事不再理原则、非方便法院原则等方法防止和化解管辖权的冲突,并在分析我国现行立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防止和化解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三个部分,即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中国威胁”论的背后,冲突还是融合,论述了在该如何看待当代世界及其冲突,评论了美国学者塞谬尔·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他的论点经不起理论、现实、历史的检验。本文认为,国家利益的对立是现代国际冲突的根源,把它归罪于文明的差异是不能成立的;炮制根本不存在的“中国威胁”论是为了给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辩护,把不同文明圈的国家作为敌手来对待是危险的;文明间的“差异─—碰撞─—冲突─—重构─—融合”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文明间的冲突将永世长存的悲观论调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7.
石油保护了富裕的独裁者、污染了环境、引发了国际冲突。然而使全成功最后戒掉油瘾的将不是虚假的石油短缺威胁或亚洲能源轴心的崛起。硅谷和上海的汽车革命也许会戒掉这个时代对石油的迷恋。  相似文献   

18.
在“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域,由不同性质的法制和不同传统的法系并存的多法域格局成为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中国法制的一大特色。与联邦制国家的区际法律冲突相比,我国区际法律冲突更具复杂性。由各法域类推适用国际法律冲突的基本原则,是目前我国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可行办法。香港基本法是确立我国区际法律冲突原则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我国将从单一法域成为多法域国家。由于历史、法制、社会制度的不同,区际法律冲突将不可避免,借鉴国际上各国的经验,结合我国“一国两制”的特点,笔者对区际法律冲突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解决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提出建议:即综合运用统一冲突规范和统一实体规范来解决区际法律冲突。  相似文献   

20.
约翰·伯顿的冲突思想具有开拓性意义.他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国际冲突发生的基本动因,并对冲突本身、预防和解决冲突的谋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需要是国际冲突发生的根源之一;遏止和冲突解决程序是必要的应对策略.伯顿对国际冲突研究的基本贡献表现在:新颖的视角、相对完整的建构体系及对一定领域的指导效用.毫无疑问,伯顿推动了国际冲突研究的发展.然而,伯顿的冲突思想毕竟处于初始阶段,尚存不少疑问,需要进一步充实与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