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年从事东南史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中外文献资料,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滇越”的族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否定了史学界通常采用的观点,得出“滇越”并不是傣掸民族先民建立的国家,“滇越”与傣掸民族历史没有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四、濮人族属辨析 濮人,先秦时称为濮,秦汉时称为濮或僰,魏晋后多称为僰。其族属,有种种说法:古代,《史记·主父偃列传》、《汉书·伍被传》及《扬雄传下》作“羌僰”,意“僰”为“羌”;《盐铁论·备胡》、《后汉书·杜笃传》作“氐僰”,即“僰”为“氐”。概言之,“濮(僰)”是源于“羌”或“氐”。至近代,一些民族史研究者,(47)大都从此二说;  相似文献   

3.
我国“俫人”分布于黔桂滇三省(区)交接地带。解放三十多年来,一直未能确定其民族成份。近年来,虽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注意,然而见仁见智,看法不一。综观其研究动态,关键在于尚未对其族源问题进行过系统的探讨。笔者认为,探讨“俫人”族源,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它不仅仅是目前解决“俫人”族属问题的关键之一,而且还牵涉到汉藏语系各语族先民之间,及其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先民之间的历史关系。深入、系统地探讨这一课题,将对解决西南民族关系史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起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课题难度较大,非一两篇文章便可搞清,当循序分别讨论。本文为“俫”源初溯,旨在给“俫人”族属识  相似文献   

4.
四川珙县悬棺族属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珙县悬棺族属有“(濮)人”说,也有“僚(仡佬)人”说。而从悬棺最多最集中的珙县洛表镇麻糖坝实地考察和历史考证,分析悬棺里的随葬品,悬棺族属应为“都掌”  相似文献   

5.
江应梁先生的《说“濮”》一文(以下简称江文)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但其中关于三国时的山越不是“浙江境内的越人部落”而是“原先楚国境内遗留下来的百濮部落”的看法,则似可讨论。对此,笔者本着学习和求教的心情,愿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与江先生商榷;并对山越的族源问题,作一粗略的探讨。濮与山越无涉江文为了证明山越为濮的后裔,提出了“江汉到会稽这一片地”是“濮族分布区”的说法。江汉为濮族分布地是有史可徵的;但这“到会稽这一片地”怎么也成了濮族分布区了  相似文献   

6.
哀牢夷是两汉时代西南夷中一大族团,共族属是个长期争议不决的问题。自明以来,关于哀牢夷族属之说不下个余种。一曰濮人说。此说又分两种:一是蒲蛮说,明人董难云:“哀牢即今永昌,濮人即今顺宁所名蒲蛮者是也。”朱希祖认为濮水即为澜沧江,因濮族得名,“哀牢为濮族之大宗。”方国瑜说:“哀牢为濮族,后称为蒲蛮,即今布朗、布龙、布饶诸族古代的部落组织。”一是濮越说,其代表为罗香林。二曰泰人说。这也分两  相似文献   

7.
以“廪君”为首领的“巴氏蛮夷”,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部族,她与今湘、鄂、川、黔边界的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探讨古代“巴氏蛮夷”的族属及其源流,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问题,可能是有所裨益的。一关于“巴氏蛮夷”的记载,最早见于《世本》。但此书早已亡佚,其有关之佚文,见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其文云: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武落钟离山。其  相似文献   

8.
濮、彝与竹崇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濮人与彝族古史上的濮人,居于今豫、鄂、湘、川、滇、黔六省之地,是我国中南、西南的一大土著族群,史称百濮。从有关民族学材料看,彝族与古濮人有着渊源关系。流传于川、滇、黔三省彝区的《支格阿龙》说,濮族女子濮莫列衣,去玩神鹰时,被神鹰滴血于身而孕,生下支格阿龙。这个传说,是彝族与濮人有族源关系的折光反映。又,《西南彝志》卷19里有“能沽卜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对濮人研讨,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濮人起源:有“江汉”说,一说“在今湖北枝江县南”,①一说在今湖北秭归县西。②有“元江”说,今云南元江上游古称为濮水,“濮之得名,盖因于濮水”。③有“岷山”说,说濮人是“起源于甘川交界的岷山山地”。④其迁徙:有“西迁”说,“江汉地区的濮地被楚所并,濮人有的溯江而上,迁到西南地区。”⑤有“东迁”说,“百濮起于云南,而遍及于西南各省也。”⑥有“东、西迁”说,濮人原住在岷山山地,后一支向东迁徙,一支向西迁徙。⑦其族属:有“氐羌”说,古有《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引徐广曰,“僰  相似文献   

10.
对于西周时器铭文中的“鬲”或“人鬲”,史学界历来认为是奴隶。对此,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的。以下提出自己的浅见,希望得到史学界同行的教正。一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鬲”与“人鬲”的材料只有两条:成王时器《令毁》铭文。“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公尹白丁父兄于成。戍冀司气。”康王时器《大盂鼎》铭文;“锡汝邦司四  相似文献   

11.
《史记·西南夷列传》把西南夷又分成“西夷”和“南夷”。司马迁作这种划分的基准是西汉时期的巴蜀;巴蜀以南的夜郎称“南夷”,以西的邛、筰、冉、駹、斯榆(徙)称“西夷”。《史记》中还有“僰”的记载,或称“僰中”,或称“西僰”。对于僰是属西夷,还是属南夷,人们看法不一。辨清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僰人的族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楚辞》中的《九歌》,缥缈缠绵,千古绝唱,但对其源流却历来聚讼纷坛,莫衷一是。本文拟从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宗教等角度入手,探讨《九歌》之源。 一、楚国的民族结构、思想和文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九歌》诞生于楚国,要弄清《九歌》的源流,首先就要对楚国的族属、思想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学术界就楚族的族属问题主要有“汉族”和“少数民族”(苗族或黎族)二说。若依前说,则《九歌》何以要描写南方少数民族民间宗教活动的问题就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3.
巴人族源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古代巴人的族属,历来各家之说相去甚远,但这个问题又是治巴史的人必须弄清楚的。如果大略地归纳一下,从前有关巴人族属或族源的说法约有以下数种: 一、徐松石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中,认为巴是壮泰系民族的先民。①二、丁辅在《西南民族考释之二》中,认为巴是苗瑶系民族的先民。②三、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认为巴族的一部份成为后来僮傣语族诸族先民集团之一,另一部份成为后来的苗瑶语族诸族先民集团之一了。③  相似文献   

14.
1975年我在《思想战线》第一期发表了《庄蹻起义与开滇的历史功绩》一文,其要点是开滇的庄蹻不是出身于“楚庄王苗裔”的“将军”,而是一个穿草鞋的农民起义领袖;楚顷襄王在位短短36年内只有一个为“盗”的庄蹻,不可能有两个同时齐名的一为“盗”和一为“将军”的两个庄蹻;庄蹻起义有利于“秦之所欲弱莫如楚”的战略,促进了秦国实现中国统一;庄蹻失败后率领数千起义军溯沉水,出且兰,到达滇池地区,变服从俗,成为滇王。起义军把先进的楚国文化传入云南,加速了滇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走向统一。同年9月1日和2日,香港《大公报》全文连续转载。接着《思想战线》第五、六期开展了“关于庄  相似文献   

15.
中央民族大学是我国惟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民族高等院校,民族学科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基础厚实,承担着国家“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数百项研究课题。最近,100多项研究项目已经顺利结题,并交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截止4月底,40多部著作已经出版发行。其中有:《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保护生物学》、《发音语音学》、《突厥语族文献学》、《明代大慈法王研究》、《中国边疆政治学》、《布依语基础教程》、《古代突厥文碑铭研究导论》、《语言人类学教程》、《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混沌学与语言文…  相似文献   

16.
七、说蒲姓 近读内蒙古自治区发刊之《蒙古简史》,谓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蒙古族,由此引起我研究蒲姓的兴趣。 关于蒲姓之考据,有谓蒲为种族名者,“种族名,亦称蒲蛮。相传为百濮裔。元时、内附。云南有之。”不知云南今日有无  相似文献   

17.
“哀牢”是云南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地区保山至大理一带。据《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种。闽越濮、鸠僚,其渠帅皆曰王。”《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据文献记载,“哀牢”大致形成于西汉末或东汉初,其分布范围较广,生产水平也高,在当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属于较先进的民族。  相似文献   

18.
“滥竽充数”为习用成语,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原文不长,撮钞如下: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 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土逃.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注:“以,与巳同。廪食以数百人,谓吹竽之人由官廪供食者已数百人。”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称:“以,作及解。这句说,吹竽的人由官廪供食的已达数百人。”既每“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其所廪食之乐队“已(及)数百人”自不言而喻,何须特为说明?此种解释表  相似文献   

19.
越濮不同源     
百越和百濮同是我国南方古代大的族群。它们的异同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百越史研究工作中经常谈论的问题。有的学者把两者作为同一种族看待,在论述百越民族历史时把百濮也包括在内。有的学者把百濮加以划分,  相似文献   

20.
“断发”考     
“断发文身”是古吴越民族族属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其民族历史中非常独特的习俗,早期历史典籍中多有记载,但对其文化功能,却语焉不详,或将“断发”与“文身”混同为一。随着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和民俗学等研究的进展,对此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对“文身”解释尚可信,而对“断发”的研究却未触及文化产生功能之本质。本文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