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方金安 《当代老年》2014,(10):56-57
巧选医院一:看病最好固定一家医院 如果自己的病情已经确诊,尽量在诊治的过程中,挑选一家值得自己信赖的医院固定下来。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病情尽快康复,而且也会节省一定的诊疗费。如果是固定在一家医院进行诊治,还能够保证治疗和服药的连贯性,并且一般医生还会依照患者病情的慢慢好转,  相似文献   

2.
高辉 《老年世界》2009,(21):34-34
已花甲的余大伯,近年来经常头昏眼花,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患了高血压病。医生为余大伯做了系统检查,说他的病情不重,只要避免情绪紧张,注意休息和饮食,再用一些降压药,病情很快会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雨君 《老年人》2003,(8):28-29
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在湖南岳阳市,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父母女儿同上“抗非”第一线,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忠实地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尤其是做父亲的王劲松,隐瞒身患脑瘤的病情,带病战斗在第一线,最后以身殉职。在岳阳市中医院,王劲松是有名的“工作狂”。2001年,他当选医院工会主席后,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妻子刘雨晴与他同在一个医院工作,是针灸科医生。女儿王胤从小受父母熏陶,立志学医行医,从湖南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岳阳市三医院工作。他们一家三口,亲情相依,事业相连,心灵相通,和和美美,让人十分羡慕。200…  相似文献   

4.
从5月22日起,来自四川的伤员陆续抵达广西,这些在地震中经历了生死瞬间的四川同胞,在广西各大医院接受治疗后,病情得到了稳定,身体状况渐渐好转。  相似文献   

5.
在职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颈椎病疼起来真要命."别看只是肌肉发僵、眼睛酸胀的小毛病,如果日久天长一拖再拖、一忍再忍地延误病情,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职业>杂志走访了众多白领颈椎病患者,带着他们提出的众多疑问,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副主任徐超.  相似文献   

6.
《上海科学生活》2003,(5):88-89
美国纽约的卡布瑞尼临终关怀院既不是医院也不是养老院,他们的工作是照顾在家里的临终重病人,情况紧急时将他们转入医疗中心进行加强护理。1990年,有600多位病人在这里由他们的家人陪伴安祥地逝去。进行家庭护理的护士、社会工作者、修女和热情的自愿者包括各个种族的人士,他们自愿参加这样的社会工作,因为在这里他们所遇到的临终的病人可以有家人的陪伴,这同医院和养老院不一样。一位护士说:“临终关怀院给病人提供的护理不仅仅是技术的,而是整体的。”  相似文献   

7.
马卫星  谭卓宏 《职业》2014,(31):74-75
医院中层干部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医院发展及内涵建设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他们具有执行者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在医院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层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对职工的职业行为、医院的发展成败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明确中层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及指明中层干部的努力方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3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年年去医院看望季羡林,他们在一起淡论了不少大事。  相似文献   

9.
苑楠 《当代老年》2009,(2):29-29
医院的重病病房里,同时住进两个病人,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和一个中年男子。老人患了心肌梗塞,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机能老化,所以治愈是根本没有希望的,只能勉强维持。男子得了重度精神抑郁症,因为不愿住在精神科的病房,为稳定他的病情,医院决定暂时把他安排到这里。  相似文献   

10.
翦新春 《老年人》2006,(3):58-58
问:我老伴73岁.在医院两次扫描都发现患有轻度脑萎缩,尽管每天吃药打针,但病情越来越重,现在手脚无力,吃饭都要人喂,洗脸洗澡更得有人帮忙。请问,这种病应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头痛得厉害,经常心慌心悸,腹泻,奔走在各大医院,却总查不出确切的病因。其实,这类特殊病人中约有九成只是心理障碍(如抑郁)的躯体表现,只要能及时确诊,病情很快就能缓解的。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我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在我住院的那段时间,我的同事为我分担了所有的工作。他们不时来探望我,且送我花及卡片鼓励我早点康复。而当我出院回到公司上班时,更是受到他们热情的欢迎。当我复查时他们也依然很热心地帮助我。他们对我这么好,我决定要好好地谢谢他们,以表达我的感激。  相似文献   

13.
小棋和小刚同时在一家医院出生,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可是他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致命心机     
杨力 《伴侣(A版)》2014,(4):34-36
倪妮是个30来岁的美丽少妇,因为丈夫外遇刚离了婚。为了换个环境,她去了另一个城市,并通过一家中介公司,找到了一份医院护工的工作。倪妮在医院见到了自己要护理的病人。那是一家心理康复中心,住在里面的病人八成都是抑郁症患者。他们并非精神病人,但在护理上却丝毫不能马虎,除了窗户上装有护栏和铁丝网外,差不多每一个病人都请了一位全天陪护他们的护工。  相似文献   

15.
我的朋友夫妇二人去西藏旅游,临回来前,他们到八角街(现在称八廓街)淘宝,买了许多东西,还淘到一颗麝香,这让他们欣喜若狂。回到家,就将这颗麝香放在他们新房的卧室里,逢人来家做客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6年过后,麝香依旧在,可他们夫妇却一直没有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夫妇双方都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次求助,创办"抗癌厨房" 年过六旬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是南昌新建区人.1997年,老万夫妇来到南昌市青山湖区学院路上,以摆摊卖油条为生.由于地处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每天有很多患者家属来光顾他们的早餐摊.闲暇时,老万夫妇喜欢和患者家属拉拉家常并宽慰他们,患者的病情好坏也牵动着老万夫妇的心.  相似文献   

17.
秋冬相交天气转凉,感冒发烧患者大幅增加,很多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其实,大部分感冒发烧根本用不着输液就能恢复。患者如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只为了好得快点,就要求医生频繁打吊针,不但可能对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加重肺部负担。  相似文献   

18.
告别死亡(小小说)易小俊县商业局的刘副局长得了癌症,那年他刚满50岁。经县医院诊断,患的是膀胱癌。症状是膀胱有肿块,并且有时尿血。初得癌症,住进县医院。他自己知道病情,认为是“判了死刑,缓期执行”,因而情绪低落,感到绝望。这些日子,吃得很少,彻夜难眠...  相似文献   

19.
佩服     
《现代交际》2006,(6):15-15
一个在深圳打工的女孩因迷恋韩国影星而寻求资助的事件见报后,广州一家美容整形机构立即作出反应,表示愿意帮助阿梨。这家美容医院的工作人员李先生告诉记者,对干阿梨瘦身变靓的愿望,他们可以提供无偿的帮助,如果阿梨愿意接受,该美容医院希望她近期能够到广州来,由他们医院的专家根据阿梨的实际情况为她量身打造变靓方案。至干学韩语去韩国,李先生表示,时间敲定后,我们会请来韩国美容专家,由我们的韩语翻译帮助她练习韩语,包括后面要去韩国的路费,也可以向她提供资助。  相似文献   

20.
一叶 《炎黄世界》2011,(7):79-79
脂肪肝又被叫做“富贵病”,常被人误认为是良性病,不至于有很大危害或者致命,病者往往到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才到医院就医。早期的脂肪肝如果不及时治疗,在后期便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甚至与糖尿、心血管疾病并发,加剧其他病的病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