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社会的崛起,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认同。通过对布依族网的考察,可以发现在网络中做田野与传统民族志方法有进入社区的方式、调查时间的限制、获取材料的途径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对网名的文化诠释,文章认为虚拟认同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存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既以虚拟网络为载体,具有新的文化呈现,又建立在现实世界的文化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直接表达对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食物与人类所栖居的自然环境之产物及生产节奏密不可分,不同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认同,这种认同又浓缩地以民族节庆食物为象征而体现出来。本文基于贵州荔波布依族的田野考察,梳理了当地布依族人关于当地应时植物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节庆中将特定植物与糯米搭配,形成切合于其栖居环境的有特色的民族节庆饮食文化,同时也通过这样的饮食文化表达出与他者的区别,并加深自我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3.
民间节庆是乡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在共同生活空间里的人们表达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性的交流媒体。以贺州市水岩坝正月十九为例的民间节庆有诸多象征意义:庙宇祭祀仪式是地域认同的隐喻;神像出游展演是地域信仰空间的建构;节庆民俗活动是地域群体凝聚力的展示;节庆相关传说是村落公共伦理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义务馈赠是布依族的一种生活样式,是一种利他的行为方式.本文认为,这种生活样式是自然经济的派生物,是布依族的一种社会制度,是维系社区、族群内聚力的纽带.  相似文献   

5.
民族志表述中物的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对社会的研究首先关注特定事物在社会中的产生、演变和交换的关系以及所形成的社会原则,通过社会中物的交流和交换现象分析社会的外在功能和内部的结构,以达到对社会的整体理解,对人类学学科中关于物的交换的系统研究,说明在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中,物的交换研究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6.
遗事物语:民族志对物的研究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学历来把对物的研究视为最重要的领域,并形成了民族志对物的研究范式.无论民族志对物的叙事是文字的,还是展示在博物馆里的,实际上都是经由民族志撰写者的限定、分解、提炼甚至虏取而成的.所以,物的民族志不独是物的一种客观性呈现,也是人类学知识谱系的历史性陈诉.  相似文献   

7.
陈静 《东方论坛》2011,(5):8-12,26
作为新兴的跨学科合作平台,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已渐趋成熟,其依托民族志报告的文本书写,包括两种类型:“历史民族志”和“历史的民族志”,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呈现不同的研究取向与价值。此二种写作方式,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交叉的基轴统一纳入文本写作之中,将“过去”与“当下”融入整体的历史予以建构。但“历史民族志”将时间空间化、历史场域化,在历史的时间维度上做田野行走;而“历史的民族志”,更注重将时间维度嵌入空间的延展之中,在当下的田野中把握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8.
民族节庆属于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在校学生具有美育等价值。民族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传承是其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立足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从民族节庆的流变、民族学生走进节庆的事实,对民族节庆在校园传承中的教育价值和民族节庆进校园的教育功能进行探讨,指出让学生在对节庆活动的参与体验中达到寓教于乐、增强学习主体性、接受生态美育的目的。面对多样化的传承格局和教学实际,民族节庆进校园、学生走进节庆活动的传承方式也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9.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州市浮山歌节"是广西歌圩文化的典型代表,其相关传说和对歌仪式反映了当地民众对族群内部和族际之间人际关系的思考,是地方族群对村落社区秩序理解与建构的隐喻。当地政府介入歌节是出于社区文化建构与施政理念宣传的需要,有助于提升节庆品质和影响力。民间节庆对地方社区秩序建构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适度的国家在场是保护民间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卓有成效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切入,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结合半结构化的访谈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微信朋友圈存在一种由家庭圈、挚友圈、共事圈、师生圈和陌生圈共同营造的"圈文化",并且其使用者在此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角色形象。从态度、认知与行为三层维度对微信朋友圈使用者的角色扮演行为进行审视,探讨这一行为对现实世界中社会互动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布依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人民生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随之一起发生改变的还有布依族母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孕育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以及布依族母语人的传统观念。在城镇环境中,布依语的交际功能逐渐衰退甚至丧失,布依族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如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使布依族母语得到保持,使布依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文章在全面分析城镇化建设给布依族母语应用带来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古籍文献指以文字(方块布依字)为载体,抄写或印刷成书的典籍文献。布依族古籍文献藏量丰富,分布广泛。文章在布依族古籍文献的区域分布、馆藏分布、编目分布、出版分布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分布和代表性区域藏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梳理出布依族古籍文献的分布与布依族人口分布、布依族语言使用和发展、布依族民间信仰、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基本一致四个方面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黔中布依族礼俗歌指使用布依语第二土语的布依族同胞在婚、丧、新居落成以及社交等仪式上演唱的歌曲和韵语。内容主要为客主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赞美和祝福以及对涉及礼俗的一些事物的"追根溯源"。黔中布依族礼俗歌有吟唱的"歌"和念诵的韵语,分别有用本民族语言演唱(诵)和用汉语演唱(诵)。赋、比、兴和复沓是常用的表现手法,演唱过程中表演的特点很浓。黔中布依族礼俗歌对认识布依民族的文化性格,了解布依族文化的基本特征等,有着重要文化学价值,并且为研究汉文化在贵州少数民族中的传播以及黔中布依族文化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西南部的南北盘江流域是贵州省内布依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规模村位于北盘江的上游流域晴隆县东部的布依族聚居地方。由于特殊的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保留了比较好的婚姻习惯法、祭神立法等布依族习惯法文化。最近十多年来,由于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等原因,布依族习惯法文化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客歌是壮族根据汉族故事重构的山歌。以名物为切入点,可将客歌的内部建构与外部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名物之名,是建构壮族客歌的基本路径,其具体建构方式包括增益家畜、鸟类和鬼神叙事,置换故事中的地名、环境和人物身份,以及删减汉族版故事中诸多陌生的名物,等等。名物之实,意指壮族客歌丰富的文化意涵,其具体包括崇尚家畜、鸟类和“尚鬼”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强烈的处所意识等等。以名物为视角对壮族客歌进行研究,揭示出壮族客歌建构的基本路径,有助于壮族人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6.
罗平布依族继承儒家传统伦理思想,形成了和谐的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改革开放后,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的演变呈现出追求个人自由与幸福的趋势,打破了以小农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伦理的和谐性。其中,交往实践是罗平布依族传统伦理演变的深层动因。以交往实践为动力,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的整体和谐形态的布依族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理论,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也存在着“重主体轻客体”的倾向。当前必须重视对实践客体的性质、主客体双向作用的双重后果、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反思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坚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总要产生彼此的采借转换、涵化整合之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的草根性力量又往往保存着各自深层的文化特性,使每种文化呈显出不同于他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意义系统。汉族“天地君亲师“神牌反映了中国大传统文化的特征,布依族采借之后,转换为自己深层文化价值和社会结构的祖先崇拜的陈述。这两种文化在涵化整合的同时,都体现了独特的文化个性。文化间的采借转化,涵化整合与草根力量的关系,正是人类文化纷纭多姿、精彩丰富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自主创新战略巳从理论层面进入实际运作层面,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和基础。本文从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分析入手,构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途经,以期从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