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一定道德价值体系及其依据的笃信和奉行。影响人们道德信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宗教乃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宗教影响人的道德信仰的维度至少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一个完整的宗教往往包含着一套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为人们提供一种"终极关怀"和人生模式,从而成为道德信仰的价值根基的一种类型。其二,宗教力图通过超自然力量宣扬因果报应而承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为道德信仰提供一种动力和保障。其三,宗教通过对人世间社会价值的贬低乃至否定、对超自然力量的宣扬、对来世的承诺,为有限的生命提供一种隐形的保障,为人生提供一种心理调节和心灵慰藉。其四,宗教通过宣扬自己的道德标准,对人们进行道德规劝和道德教化,规范人的品行,以影响人们的道德信仰。宗教对道德信仰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道德和宗教有共同关心的问题或主题,宗教具有一定的劝善功能,宗教对人们的道德信仰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宗教是以人对神的崇拜和信仰为前提的,把道德信仰建立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之上,对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不可能的。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信仰不仅会因为宗教的瓦解而崩溃,而且,宗教信仰所引导的基本价值一旦偏离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方向,就会使人们的道德信仰陷入非人性、非人道的误区,人们会因为宗教的非理性而导致偏离正确价值方向的狂热和痴迷不悟。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信仰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资源,其伦理价值通过一定的信仰活动表达和呈现,在某种意义上,民间信仰具有催生个体向善与推动社会向善的作用。具体言之,其通过各种形式的信仰活动中的道德实践,规范了个体的道德行为,表达了朴素的德福一致观与善恶报应观;民间信仰虽然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外,但是,依然具有引导民众向善的伦理价值,具有促进"公众之善"、推动"善世"的形成的社会作用。辩证地看待民间信仰的伦理价值,对于深入理解大众的道德生活,促进社会道德建设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冷漠及其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包括移情能力、对德福一致的信仰、道德责任感等。道德冷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德福关系失衡、道德规范相对化、道德观多元化、道德共同体归属感衰弱、道德责任分散等。为了纠正道德冷漠,培养亲社会行为,社会要完善德福一致的偿善养德机制,个体要注重移情能力的培养,坚定德福一致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德福一致是中国人的伦理信仰,它的作用机制是善恶因果律,当前道德建设需要对德福一致这一命题及其作用的机制善恶因果律重新认识和定位,其中最关键的是使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因果律通过合理的思维转换获得现实合理性,一是对神秘力量的理解,超人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主宰宇宙自然的大规律,宗教只不过是把这种神秘的力量或者说法则转换成具有人的品格的神,只不过是让人能够更容易“通感”神或法则的存在,这也许就是宗教的最高智慧所在;二是对灵魂不朽的理解,以往的灵魂不朽的设定是以个体为基点,所以这一转换应将视野扩大到全球整个人类,如果站在这一高点,则“普适伦理”等也能获得一些合理的解释。通过恰当的思维转换,再次建立起人们德福一致的伦理信仰。  相似文献   

5.
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生信仰以人生观为基础并通过人生观体现出来,人生观的核心是人生价值观;道德信仰是对道德价值目标的认定,而其认定过程就是人生价值的体悟和思考过程;人生信仰的确立、人生观的形成、人生价值的体悟和道德信仰的产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过程,人生信仰与道德信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6.
丸山敏雄先生面对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问题,要求人们从改变家庭生活的道德观念做起,乐观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战。他认为“德福一致”是道德现象存在的客观规律,人们的善恶行为应该与他们的“幸”与“不幸”是一致的。他把实践视为家庭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注重培养和提高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认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可以按照“明朗”、“爱和”、“喜动”和“纯情”的原则去创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费希特的道德宗教观与人性尊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费希特早期、耶拿时期和晚期的宗教哲学思想 ,指出费希特的先验哲学从不反对信仰上帝 ,而是不同意传统神学对上帝的解释。他在耶拿时期形成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泛神论是近代德意志宗教哲学理性主义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而他晚年试图把知识与信仰、道德与宗教结合起来的主张 ,既有辩证法道理 ,也有宗教热情。费希特所阐述的道德宗教之理念 ,维护了人在信仰宗教时理应具有的尊严 ,对西方后来的宗教哲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道德评价 ,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社会生活准则通过社会舆论、个体的自省活动 ,对人们的某种行为进行善恶评价。通过它 ,道德理论得以发挥其社会效能 ;同时道德实践信息的反馈 ,又可进一步丰富发展理论 ,增强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当代大学生并不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中 ,他们也承受新旧道德的冲突。在道德价值整合度高的社会环境中 ,人们对荣辱、善恶、美丑、雅俗等的认识 ,是清楚明了的。而如今是一个道德转型时代 ,大学生受到双重或多重标准的影响 ,似乎无论哪一种标准都有一定的“合法性” ,可任何一种标准的背后 ,又都可找到反向标准 ,它同样…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双重转型过程中。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凸现,出现了道德信仰的缺失。由于中国文化的特殊结构,道德信仰缺失会造成潜在的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仰重建的原则是内外结合,双管齐下。重建的途径是以内在的道德信仰为支撑,以外在的善恶因果律实现为核心,以法制的强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10.
宗教,人们曾对其一直充满着虔诚而神秘的信仰。然而,当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现代人信仰宗教,已不再是原始人跪倒在星辰日月之下对肉体保存的祈求,也不是近代天堂地狱说之类的训戒所能锁住的情感,而是企求用一种内在的信念来平衡心理宇宙的空虚和孤独,来填补高技术与低情感之间的落差。在今天的中国,宗教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表现的协调性越来越显露出来了。从社会调查结果看,近年来信教人数直线上升,特别是年轻人对宗教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把宗教道德视为约束行为的准则,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幸福感与德育实效性关系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养幸福感与德育的实效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它为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德育的生活化开辟了基本路径,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大学生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德行成本和道德赏罚机制在道德行为发生中的作用分析,论证了"德"得"相通的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选择善而回避恶的行为的内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程朱理学继承孔孟道统,专讲义理性命之学。它将人际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哲学高度来重整人际伦常秩序,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程朱理学既有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性道德)把自然道德化的"真善相悖"的一面,也有以绝对道德主义(宗教性道德)把自然审美化的"美善相乐"的一面。程朱理学完全可与康德的德道哲学相媲美,它构筑了可与天地比肩的人类伟大尊严,追求哲学敬畏人生、宗教超越人生、艺术赞美人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最富有思辨性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危机问题,不少学者企图通过重塑宗教信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儒家文化传统决定了这条道路对中国恐怕是行不通的。鉴于中国古老悠久的以道德信仰为核心的文化传统,可以考虑根据风险社会的时代需求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道德信仰体系,加强道德信仰教育,把道德教育从规范认知教育水平提升到信仰培育高度,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信仰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15.
善是佛教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善在佛教的理念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性的说教,而是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行善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生活得快乐或良心得安,而是为了出离三界之轮回,达到终极解脱。佛教的善恶观有其独特之处,其与世俗法律维护善和正义的善恶观不尽相同,文章将在分析佛教的善恶观后对两者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必然引发道德范式的转换。在新旧范式的接替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危机,其实质乃是道德信念基础的瓦解。以宗教或形而上学为信念基础,以共同体为价值取向的传统道德范式整体上崩解并丧失了其有效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在其信念层面上必须经得起现代理性的反思并将基本的公平价值包含在内。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对比较缺乏的现代主体理性精神以及基于其上的公平原则、权钱交易、裙带主义等丑恶现象又严重破坏了现代道德对公平原则的基本信念。  相似文献   

17.
文艺与道德     
文艺与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两种不同形态 ,二者既相互联系 ,又有较大区别。文艺包含道德的内容 ,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 ,道德以文艺为重要的传播手段。文艺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精神现象 ,是人们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目的、有意义的创造活动 ,道德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以善恶评价为标准 ,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文艺忠实地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道德风尚 ,道德和政治为文艺的繁荣创造良好的环境 ,应当成为文艺与道德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马丁·布伯从人的"对话性"入手,从哲学人类学和宗教哲学两个方面探讨了人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他把"我"、"你"的对话比喻为"狭窄山脊"上的相遇,这种相遇显示了人生的意义和无意义,世事的有常和无常,人类的有价值和无价值的双重结构。在他看来,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都是没有的,我们永远处在善与恶之间。他认为,人的道德的终极来源不是人自己,我们不可能自己为自己立下道德律,人也不能仅靠自己就能够拯救自己;人必须倾听上帝发出的道德命令。通过启示的方式,我们发现了绝对的价值,明白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襞为泰州学派的重要成员,在心性问题上主张性无善恶的性本体论,在修养方面强调功夫与率性之统一,以心为主宰前应该重视功夫,为主宰后则应重视率性,不然则落于"人为"。在追寻乐的问题上,他认为乐是内在的,是不依与外在条件的;以为心就是乐,道就是乐。这种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乐结合起来的观点,体现了道器或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