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法律制度被确立,其时间晚于民事诉讼,“行政案件”这一概念的最先确立是1982年3月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以下简称“民诉法(试行)”,其第3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可见,最初的行政诉讼是附属于民事诉讼的。1989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的颁布,标志着行政诉讼的独立,故1991年4月9日经修改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取消了民诉法(试行)第3条第2款…  相似文献   

2.
安斌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12-15
我国民事检察权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司法规律的内在要求,昭示了司法公正这一核心价值,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界定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要区分不同的参诉方式,而不同的参诉方式也决定了我国检察机关享有的民事检察权能的内容。我国民事检察权的权能主要包括提起民事诉讼、参加民事诉讼和提起民事抗诉这三项诉讼职能,以及民事执行监督、民事检察建议和对民事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等三项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缺陷举证责任分配原则,是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如何分配的标准,是判定举证责任由谁承担的根据①。它所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是争议的事实处于真伪不明时,由何人承担举证责任②。我国民事诉讼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主要由如下规定共同构成:《民事诉讼法源六十四条、《民法通则》以及有关民事实体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意见》)第七十四条。《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对该条文理论界…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二年我国颁布并试行的《民事诉讼法》未规定申请再审制度.一九九一年我国颁布且正式实行的《民事诉讼法》增设了申请再审的法律制度.但由于申请再审是民事诉讼的新制度,在实行中尚存在着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故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再审之后,法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申请再审是否就完全等同于外国的再审之诉呢?有的学者断然认为,《民事诉讼法》已将原规定的“申诉”改为再审之诉了.这种观点虽果敢直率,但却有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中的错诉行为可以分为非恶意错诉和恶意起诉。作者通过对两种错诉行为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规制民事错诉行为责任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中,就已确立了法院调解的原则,并规定了法院调解的程序。虽然,在民事诉讼中采用调解的方式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世界立法中并不少见,但像我国这样,将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在立法上加以规定的,遍寻难见。由此可见法院调解在我国民事审判中具有独特作用和不可或缺的功能,其所依据的价值理念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体系中也有鲜明的特色。一、法院调解的含义、价值理念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再审理由是民事再审制度的关键因素,两大法系诸多法治国家在立法例上高度重视再审理由的规定,我国2008年4月1日施行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也赋予再审理由较高的地位,然而仍然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再审理由这道闸门如何开放关系重大.由此,民事再审理由理念的建构、再审之诉的设计以及再审理由的具体分类成为思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点思考李丹宇李洪君我国在司法制度中对回避问题作出的明确规定以及1991年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此作出的规定,对于规范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保障执法人员公正裁判,秉公执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司法实...  相似文献   

9.
由于西方学者所谓的“司法危机”,即许多西方国家经历的民事司法制度在运作中的困难,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德、法皆进行了大幅度的民事司法改革,努力使其法律与社会的动态发展相适应,以接近其心目中的正义。在这之中,英国沃尔夫勋爵领导的民事司法改革尤为声势浩大,意义深远,其标志成果为已于1999年4月26日生效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1998》以下简称《规则》。在《规则》中英国立法者针对其民事司法制度中的利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第36条的和解制度包括和解要约和向法院交付保证金两方面的新发…  相似文献   

10.
诉因(Count),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原告据以提出诉讼的原因,〔1〕它是随法典式诉答程序的产生而产生的。1848年纽约州通过《民事诉讼法典》形成法典式诉答程序,这部法典废除了既存的各种诉讼形式,强制规定“仅存在一种诉讼形式”,即起诉状仅包含“构成诉讼原因的事实陈述”即可,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在理论上进行系统的研究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研究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不能只是单方面注重对法院审判方式的探讨,必须联系、全面地来关注和调整人民法院与其他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尤其是与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分析民事诉讼模式和审判方式的概念人手,着重论述二者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阐释了民事诉讼模式的涵义,笔者据此认为,从建构民事诉讼模式的角度对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指导和促进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法学学会三月举行座谈会,交流学习《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心得体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法学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华东政法学院、法院、检察院、市律师协会、法律顾问处等单位同志三十余人。会议由法学会会长徐盼秋同志主持。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规定和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有关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行政诉讼,增强法律监督职能决议的精神,探讨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历史和现状、理论和法律依据、监督的范围和法律地位、以及监督方式和程序等,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中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二条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某些重大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与涉外经济案件的急需,也为了提高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保护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人民检察院应当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否则,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就不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理论主要有人身关系理论、权力理论和公平理论.中国《民事诉讼法》有关国际民事诉讼管辖的规定主要体现了权力理论,而对公平理论则较少关注.因此,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过程中,应规范立法术语,明确区分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和国内民事诉讼管辖权,并在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条文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公平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举证时限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证据举证时限制度的确立是2002年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亮点,这一制度的确定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判工作的发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举证时限制度基本含义和制度价值的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既判力理论被称为民事诉讼理论的脊梁。在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既判力理论的适用具有新的内容。只有在对即判力基本理论进行澄清的基础上,才可以正确认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中先决之诉判决、同类案件判决、法院调解以及相关的刑事判决和外国民事判决的既判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郑夏 《兰州学刊》2013,(2):165-172
民事审前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民事审前程序还存在许多缺陷,在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之际,有必要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进行再次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文章通过对比总结国外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相关制度,分析我国现有程序的不足,并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相关规定,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完善提出具体设想,以期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深入,经济纠纷和经济犯罪现象时而发生。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加强经济审判监督和经济检察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一、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的必要性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代表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各国立法和实践中都有体现。世界第一部民事诉讼法典,1806年《法国民事诉讼法》就规定了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的职能。苏联早在20年代即创立了社会主义人民检察院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1923年颁布的《苏俄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检察长认为对保护国家或者劳动人民的利益有  相似文献   

20.
莫劲  陈金艳  苑权菲 《南方论刊》2023,(1):71-73+89
民事支持起诉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其旨在支持因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诉讼能力欠缺的弱势群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权利。近年来,民事支持起诉制度开始在实务界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检察机关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然而,由于《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支持起诉制度的规定极为原则,同时无配套解释,导致在实践中依旧困难重重。作为民事诉讼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相关内容也应更加明确具体,如民事支持起诉的主体界定及角色定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