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五十周年纪念。“左联”在党的领导下,向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它配合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以鲁迅为首的一大批革命和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的斗争中,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上海是最早成立“左联”的基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自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后,同年九月十八日在北平也成立了北方“左联”,以后天津、保定、唐山、太原、济南、武汉、安徽以及日本的东京,也都建立了“左联”的组织,有的称分盟,有的称支部或小组。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就是“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史。红军能够粉碎敌人的第一、二、三次“围剿”,首先是毛主席的正确决策。本文目的在于,同大家一起回顾毛主席指挥工农红军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历程。 一九三一年一月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一次反革命“围剿”被粉碎后,蒋介石恼羞成怒,决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积极策划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石就派军政部长何应钦来江西兼任南昌行营主任。三月中旬,蒋介石已纠集了反动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937年7月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军事“围剿”、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到达陕北,人并没有在上海,因此,人们通常认为在这段时期毛泽东和上  相似文献   

4.
岭南新诗的探索和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28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标志的左翼文学的兴起,到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继五四时期以来,新文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史称第二个十年.这个时期的岭南新诗,是以向多方面的探索为特点的.这十年,是革命突然从高潮跌落低潮,国民党反动派实行血腥镇压的十年,是无产阶级奋力抗争,冲破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文化上的“围剿”的十年,也是中国人民谋生存、求发展,英勇地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十年.在这急风骤雨、刀光剑影的年代,有人激愤,有人徬徨,有人落伍,有人叛变,这种政治动荡、思想纷繁的局面,必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诗歌创作中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5.
半个世纪前,在党的领导下,左翼文化和左翼文艺运动,粉碎了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光辉的功绩。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是最早成立的两个并肩作战的革命文化团体。以后,又相继成立了剧联、美联等几个革命文化团体,组成了左翼文化总同盟(文总)领导下的左翼文化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八大盟”(有的是小组)。党内则由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委)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6.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这首诗写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从“五四”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分为四个时期。一九三二年,属于第三个时期。关于这个时期形势的主要特点,毛主席说: “这一个时期,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 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 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两种‘围剿’,在帝国主义策动之下,曾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说的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是指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际,即大约从1915年到1925年的十年间。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东西文化问题的一次最为重要的争论。东西文化问题,就是关于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异同、长短与取舍的问题,其实质是中国封建旧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的斗争。瞿秋白在当时曾经这样指出:“礼教之邦的中国遇着西方的物质文明便彻底的动摇,万里长城早已失去威权,闭关自守也就不可能了。……然而中国的士大夫却始终不服这口气,还尽着嚷东方的精神文明,要想和西方的物质文明相对抗。这一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显然有极大的价值。”“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是晚清以来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之争的发展。晚清时代,关于东西文化问题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具体的主张。改良主义者容闳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即提出了“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思想。之后,洋务派张之洞在其所著《劝学篇》中,更明确地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亦即所谓“旧学以持身,新学以应世”,“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要求在不触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接纳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到了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亦曾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口号,并做过一些“西学”的介绍工作。但是在晚清时代,新旧派的主张距离并不太远,无论洋务派或维新派的各种主张,都是在尊重“中学”的前提下兼采“西学”,表面上似乎是中西文化的调和,实质上主要是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只有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由《新青年》派指出中西两种文化的根本对立,没有折衷与附会的余地。他们竖起了“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竭力宣扬西洋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坚决反对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与维护“东方精神文明”的封建顽固形派成了显明的对立。但是,在五四运动以前和五四运动以后,关于东西文化问题上的对立和争论,其性质、内容和作用是有区别和变化的。  相似文献   

8.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对鲁迅作过高度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主席同时还指出:鲁迅是中国“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在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共产主义者的鲁迅,……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相似文献   

9.
论红岩文化     
红岩文化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重庆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由中国共产党人、爱国志士和革命群众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形成的,反映时代要求、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环境特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用文化学的观点看,它具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红岩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0.
<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极端艰苦曲折的斗争在政治上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反动派的野蜜屠杀和“围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自己内部的几次机会主义错误,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转变,并成功地引导中国结束了内战的局面。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曾连续犯了三次“左”倾错误,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三十年代,在中国现代史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生死大搏斗的年代,是国民党实行反革命“围剿”的年代,也是共产党坚持反“围剿”的年代。在劳苦大众的血泊中建立起来的蒋家皇朝对中华民族的精华——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疯狂的大屠杀。杀  相似文献   

12.
镇压反革命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清查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政治运动,运动针对建国初期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各种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其失败、继续进行破坏活动的现实.中国共产党为进一步巩固新生政权,保护人民的利益及取得的革命胜利果实,粉碎国内外敌人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阴谋,所发动的一场重大的政治斗争,同当时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为三大运动,这场运动虽在全国范围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已基本完成.但它的历史意义和产生的积极作用却十分深远,它为我党积累了一系列建设国家、巩固人民政权的成功经验,可称是党的历史上一次时间短、成效卓著的运动,纵观运动始末,不难得出以下几方面成功经验.一、决策果断及时,千头万绪抓根本建国初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党和人民政府虽然在广大新解放区进行清匪反霸斗争;在城市中开展搜捕特务和登记反动党团以及在部分地区进行取缔反动会道门的工作,给当时最嚣张的土匪、恶霸、反革命分子以沉重的打击,但国民党反动派遣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还相当之大,面对国民党反动派遣留下的满目疮痍的衰败经济,望着从黑暗社会解放出来的劳苦大众挂满喜悦泪珠的瘦弱面庞,耳听着边界前哨不断传来的轰轰炮声,具有卓越领导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基本上都认为“左联”对“第三种人”的批判是论战斗争,有的还认为杜衡(苏汶)之流的“第三种人”是属于敌对营垒,他们是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帮凶,因此这场辩论也是无产阶级反对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一个组成部分。鲁迅当然也参与了在这场斗争。在过去的一些文学史和有关论文中似乎均给人们这么一个印象:鲁迅是把杜衡之流的“第三种人”观点当作敌人的谬论来加以痛斥,把这些人是当作反动文人来对待的。本着“存真、求实”的态度,我们来看一看鲁迅和“第三种人”的关系究竟如何,这对了解这场论辩的性质是很有好处的,而且也能弥补以往出版的一些鲁迅传、鲁迅评传中论及鲁迅在这方面斗争时的谬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六年夏,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国内战争。一时间天空中乌云滚滚,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清醒估计了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规定了打败蒋介石反动派的正确的政治、军事方针。毛泽东同志精辟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号召广大人民树立必胜信心,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反动  相似文献   

15.
论湘南暴动     
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革命武装暴动。暴动的胜利,是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后,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以来的反动气焰。在暴动中,革命风暴遍及湖南十一个县的范围,参加起义的群众达一百多万人的规模;在暴动中,湖南五县(宜  相似文献   

16.
《拿来主义》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发表于同年六月七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一九三四年六月,当时正“是一方面反革命的‘围剿’,又一方面革命深入的时期。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一九三三年十月至一九三四年十月,蒋介石一方面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另一方面,又焚烧古今中外的一切进步书籍。一九三四年二月,国民党中央党部以“鼓吹阶级斗争”的罪名查禁了一百四十九种书籍。同时,蒋介石还强制推行  相似文献   

17.
<正> 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是指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锋反对美蒋反动派的人民民主运动。它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决战时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观第二条战线的全部斗争,它有以下特点: (一)规模大,范围广,次数多,时间长。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斗争有四次高潮,即“一二·一”运动,抗暴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和反美扶日运动。全国学生参加斗争的有一百多万人。工人参加斗争的仅1947年就有三百二十多万人。在农村,农民的反抗运动扩大到十七个省,起义人数达到一百万。斗争一般都是由局部地区、局部事件开始,然后迅速波及全国。并且时间持续也特别长,一浪高一浪,一直到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规模之大,参加人员和地区之广泛,斗争之频繁都是空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同志是一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翻译家。自“五四”以来,特别是在三十年代初期,他对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提倡文艺大众化,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以及参与“左联”的领导工作,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都做过许多重要的贡献,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阴谋发动反革命内战的同时,为了配合他们的军事进攻,又一次把黄河当做战争的工具,丧心病狂地制造了“黄河归故”、“以水代兵”、水淹解放区的罪恶计划。当时,为了挫败国民党反动派的这一狠毒的政治阴谋,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长达一年又一个月之久的谈判斗争,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黄粱美梦,为黄河中下游解放区军民的复堤自救赢得了时间,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周恩来同志为此而建树的辉煌业绩,则誉满大河,功盖千秋,永远铭记在黄河儿女心中!  相似文献   

20.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红军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中生成的江西档案教育,以在职档案教育和文书档案学校教育为基本框架,是为巩固国民党反动统治服务的,但也是我国近代档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