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的月光     
李娟 《社区》2013,(35):8-9
上苍托先生转交给学生一把钥匙,一把打开书房、教室、眼界、心扉的钥匙:读书。读书,一件事,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成就一个人的一生。邓康延先生将一本民国的老课本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让我明白,光阴的河流中,总有一些东西会留下来。比如智慧、悲悯、仁义、  相似文献   

2.
高清海先生的逝世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但他所创造的哲学与生命内在统一的思想和原则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集中体现在高清海先生生前所坚持和强调的"为人与治学的内在统一"、"哲学与人的本质统一"和"生命和哲学的相互映照"等观点和学说之中.正是这些观点和学说,构成高清海先生"生命哲学"的思想真谛,同时也成为我们解读高清海先生"哲学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怡情是益寿的良方,怡情即和悦快乐的情绪。罗素说:"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除了培养生活赖以支撑的主要兴趣之外,总得设法培养其他许多闲情逸趣。"所以说,健康与快乐如影随形。关系十分密切。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重要一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去寻找快乐。然而,许多"乐"往往就在你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只有把作文交给写作文的人改,把修改作文的钥匙交给学生,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蔡炜 《百姓生活》2013,(7):21-21
今年70岁的徐琴秀,家住江苏常州市戚墅堰区花苑社区。在社区,徐琴秀是一位深受居民信赖的人,她长年揣着30多把邻居的钥匙,20多户邻居托她当"管家",人称"钥匙阿姨"。30多把钥匙,哪把钥匙是哪家的,徐琴秀一目了然。这些钥匙,既是信任,也是责任,在她手里从来没耽误过事。徐琴秀收下的第一把钥匙,是邻居余师母家托付的。6年前,余师母的老伴余老伯生肠癌住院,余师母身体也不好,唯一的儿子又在苏州工作。余老伯不放心老伴独自在家,就拜托徐琴秀照应一下老伴。那天,徐琴秀敲了半天门,余师母才从床上费劲地爬起来开门。刚把门打开一小半,余师母就身子发软,  相似文献   

6.
新闻制造者     
拍得"夺命钥匙"沈东军9月22日,一位中国珠宝业的企业家以7.8万英镑(人民币约120万),拍得那把95年前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1522人丧身大西洋的"夺命钥匙"。这位企业家是欧洲在华最大珠宝零售机构TESIRO通灵中国区CEO沈东军。这把钥匙本来是"泰坦尼克"上一副双筒望远镜的钥匙,因为意外而没有被带上船。  相似文献   

7.
环球扫描     
《新天地》2007,(11)
中国企业家7.8万英镑拍得泰坦尼克"夺命钥匙"一位中国珠宝业的企业家以7.8万英镑(人民币约120万),拍得那把95年前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1522人丧身大西洋的"夺命钥匙"。欧洲在华最大珠宝零售机构TESIRO通灵中国区CEO沈东军称他看中的是这把钥匙的特殊教育意义,不久"夺命钥匙"将被运抵中国。  相似文献   

8.
资讯     
《可乐》2006,(1)
扔掉钥匙安全过年想提前领略现代科技带来的数码生活吗?换个数码门锁,把那串沉甸甸的、放在哪儿都不合适,又小心翼翼唯恐丢失的金属钥匙扔了吧!这种数码门锁的宗旨就是安全、防盗。"钥匙"是您的指纹或密码,绝对无法复制,更不可能丢失——除非您把大脑或者手指弄丢。数码门锁已经成为代替传统门锁的消费时尚,有了它,你可以放心地去旅游或者走亲访友。  相似文献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把思维和学习相提并论,并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近人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我们没有感到不快,便是快乐。追求快乐,往往是自寻烦恼,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正如你不觉得肚子饿,却硬要四处寻找食物,结果是弄得自己筋疲力尽。"——画家严以敬的快乐之道。·"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似乎把学生当成了生  相似文献   

11.
最近拜读了湖南著名学者余三定先生的又一新作《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深感兴奋。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余先生此书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作者感言目前学界浮躁腐败之风有漫衍之势,真正辩证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之所以难办,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打开那些“锁”的钥匙。我以前写作文,总是感到没有东西写,虽然也看了不少作文书,可作文水平还是提高不快,看来看作文书这把钥匙不容易打开我的作文这把锁。直到有一天,我终于领悟到了亲身体验生活才是属于自己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快乐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主观性目标,虽然人们以各种方法去定义它,然而,快乐通常很难被找到,人们只能间接地获得它。在当代社会中,不快乐被视为一种可诊断的心智疾病。市场上有无数种药物,它们声称能够通过改变人脑的化学机制,以帮助人们减轻不快乐这个心智疾病。但是,由于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使用抗抑郁药物把生物大脑当作靶子的疗法是无意义的。大脑是生物的,而心灵则是命题的,它包含信念、价值观以及假说,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不快乐。因此,对不快乐的"治疗"必须从某种对心灵的治疗入手。从哲学咨询的情况来看,哲学已被证明是对心灵疾病的极好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老先生的答案是:"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不快乐。"两个月前,在云南哀牢山嘎洒镇,我见到了传说中的褚时健先生。他穿着泛黄的圆领衫,领子都洗卷了黑色的裤子松松垮垮,站在村口的小饭馆等我们。听说我们要来,他上午10点多就在这里,等了我们两个多小  相似文献   

15.
文字学和训活学可称得上是解释古代诗文的一把钥匙。然而在古代文化遗产的浩瀚大海中,存在着两个相异的系统,一个是书面语言系统,经史子集中的绝大部分即属此类,而另一个是口头语言系统。对前一个系统,文字学、训沽学能够大显神威,可以把古代典籍解释并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对后一个系统,仅靠文字学、训治学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很难达到探微烛幽之目的。我们应当寻找另一把钥匙,用以打开文化遗产中口头语言系统的宝库,使之大放异彩.事实上这把钥匙是存在的,那就是有关的民俗资料。朱自清先生在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曾告诫学生…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参加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杨杏佛烈士的追悼会前,曾接到装着子弹的恫吓信,大家都劝先生不要与会了,但先生义无反顾,执意要去。先生临行前并无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之类的豪言壮语,只是顺手把房门钥匙扔了,先生的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就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了。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要时时保持一颗童心,"常留童心,常存童趣"是老年健康长寿的重要精神因素。"心不老,人不老";"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老年人如果能保持一颗童心,那就去掉了暮气。一个人童心不老,就会浑身充满朝气,生活充满快乐,就会有一个永远年轻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钥匙     
那时他们很相爱,但是很穷,两个人结婚好久都没有房子,一直在不停地租房住,他们不停地搬家,始终没有一把属于自己的钥匙,男人说,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有一把咱们家自己的钥匙。后来过了几年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看着两把闪闪发光的钥匙,女人和男人都流泪了。为了这把钥匙他们吃了多少苦啊,女人细心地把钥匙用毛线串起来,和小学生一样每天挂在胸前,男人也小心地把钥匙挂在腰间的钥匙扣上。女人说,只要我们有这两把钥匙,我们就有信心把日子过好。男人说得更深情,只要钥匙在身边,我就有爱的方向,门就伸手可及,爱也伸手可及。女人听了,就更加珍惜钥匙,毛线旧了,就再换新的,钥匙却始终挂着,直至有了孩子,直到后来他变了心有了个女人。  相似文献   

19.
有很多人值得我们怀念,但每每想起老舍先生总有些别样的情怀,但却有些说不明白。从舒乙先生那里了解到老舍的那些兴趣与爱好后,突然有些明白。那便是一个"真"--这诸多爱好竟没有附庸风雅和炫耀的任何意思,倒是其间的故事总能让听闻者感到些快乐和思索。或许这便是老舍先生的不同之处吧。  相似文献   

20.
"庄孟不遇"是思想史的难题之一。根据现有的文献,我们很难找到二人相遇的直接线索。但是,二人之间存在的人脉关系足以为他们的"相遇"提供条件。学者所营造的"庄学儒源"说缩小了庄、孟思想上的联系。在人性论、认识论和功夫论等问题上的相似观点,我们可以确定庄、孟在思想上的"相遇"。"不遇而相知"也许是化解"庄孟不遇"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