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来 《河北学刊》2002,22(6):31-39
前孔子的春秋时代的道德思想属于“德性的时代” ,德目表很多 ,德性体系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而孔子的思想则强调君子的整体人格 ,德性伦理只是孔子道德思想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孔子伦理学虽然包含了承继传统而来的德行论面向 ,但其整个思想已经超越了德性伦理的形态。孔子与春秋以及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是孔子特别突出“仁”这一德。对于孔子 ,“仁”不只是“德” ,而且也是“道” ,就是说 ,仁不仅是德性 ,而且是原则。由金律和忠恕一贯之道来看 ,孔子的伦理思想不能全部归结为“德性伦理”(virtueethics)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不是那些单方面的德性 ,而是社会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定律。  相似文献   

2.
孔子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一位古代思想家所不可比拟的。在孔子丰富的伦理思想中,不但包含着以仁爱为核心的一系列道德规范,以及一套关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而且也包含着对其他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刻论述。孔子的伦理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心理的主体内容,甚至对东方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意识、道德习惯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之所以如此,这与孔子伦理思想本身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是分不开的。正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本文试图就孔子…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庄子》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形象,仅在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就出现10次之多。而历来对寓言孔子的理解,大都属于曲解和误解。本文以“内七篇”十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孔子相关言行作比较,说明庄子重塑的寓言孔子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孔子的言行与思想。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一方面又挟发了孔子未必自知的真德,故寓言孔子形象具有成长性:从开始的“悖道大知”到最后的“顺道真人”,庄子充分肯定孔子的天赋真德,意在充分肯定永恒天道遍在于世间万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孔子在《论语》中所体现出的教育伦理思想做了一些梳理和分析,包括其教育内容、原则方法和教育目的等,意在从教育这一侧面入手来探讨孔子的伦理思想,展示其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之所以称其为教育伦理思想,是由其与伦理内容的不可分离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期,孔子试图把经济活动纳入道德的范围以内,初步形成起了一种以伦理引领和规范经济,使经济从属于并服务于伦理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仁民爱物是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根本精神,富而好礼是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终极目标,以义制利是孔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关系原则,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孔子在分配问题上的根本伦理主张。孔子经济伦理思想对于现代人们揭示经济的伦理属性,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构建合理的分配关系不乏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四新 《中州学刊》2023,(12):111-117
在《尊德义》篇中,孔子提出了“尊德明伦”的道德主义的政治和伦理主张。在《六德》篇中,孔子提出了六位说和三大法说,系统地总结和建构了中国古代的位分伦理学说。在《成之闻之》篇中,孔子提出了求己反本的修身哲学,并将天常与六位贯通起来,意义重大。在《性自命出》篇中,孔子提出了“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重大命题,贯通了生性和天命两者,构建了性命论学说,为儒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石。在《穷达以时》篇中,孔子对时命与德行作了分判,高度肯定了德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唐虞之道》篇中,孔子提出了“禅而不传”“利天下而弗利”的尧舜王道的政治理想。总之,孔子思想在郭店儒家竹书中得到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论"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是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它是人们处理各种道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庄子>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形象,仅在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就出现10次之多.而历来对寓言孔子的理解,大都属于曲解和误解.本文以"内七篇"十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孔子相关言行作比较,说明庄子重塑的寓言孔子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孔子的言行与思想.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一方面又抉发了孔子未必白知的真德,故寓言孔子形象具有成长性:从开始的"悖道大知"到最后的"顺道真人",庄子充分肯定孔子的天赋真德,意在充分肯定永恒天道遍在于世间万物.  相似文献   

9.
孔子修身观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身做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修身  目标及宗旨的社会性、修身主体的自觉性、修身内容和机制的情感化、修身过程的长期性和合规律性。孔子修身观对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注重品德养成等方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孔子对中国古代文化曾经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他的各种思想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就氏姓制度和孔子伦理思想的某些内在联系,谈一点自己的浅见。 一 阐述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必要从中国古代的氏姓制度谈起。 氏姓制度的形成有着久远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相似文献   

11.
徐佰义 《理论界》2022,(10):61-67
孔子与孟子是儒家哲学的灵魂人物。孔子所创立的仁爱思想,被看作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建构在不同层次之上的伦理思想体系。最重要的一个层面便是基于个体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仁爱思想。孔子指明了为仁的道德内求路径。孟子沿袭孔子的路径,将作为道德修养层面的仁爱思想继续发扬光大。孟子以人性善作为理论铺垫,以“可欲之谓善”为逻辑主线,建构起基于心性视角、更为完善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孟的道德修养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个体的君子乃至圣贤人格,引导人们的心灵成长,对当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孔子的“仁”学体系里理解其“勇”德思想,可以清楚看到,他所说的“勇”作为德性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与“仁”、“智”共同构成了孔子理想人格的德性基础。就人的德性境界而言,孔子的“仁”不是一个纯粹外在的目标与追求,而是关乎自己本身、来源于自身本性的一种生存状态。“勇”则是指源于人的道德本性的直觉任情和意志自由、自控。当“仁”展开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或是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伦理思想“,勇”则更为强调道德理性对欲念的抑制,侧重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坚定的道德信念和德行能力,表现为对刚健与柔顺二者的平衡、把握,也就是合乎中庸之道。同时,孔子也兼顾到社会价值目标对“勇”德的导向性,强调以“义”制“勇”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成积春 《齐鲁学刊》2002,(3):106-110
石介是“宋初三先生”之一,其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儒家道统论、神秘主义气运说、反对佛道以及“公于天下”的道德评价论等四个方面。石介的伦理思想启迪了程朱的伦理思想,对后世也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培养能够治理社会的君子而恢复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的管理模式。它包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三方面的内容。好的管理应该是凭籍管理者的德行的感召与示范,并辅之以制度规范的约束,使得被管理者有明确的荣辱观与是非观。该模式具有重视管理软实力、体现了迂回思维的妙趣与智慧、具有超功利性等特征。为政以德管理模式的这些内涵与特征对当今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术界对孔子的伦理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这对于正确评价孔子和开拓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但从已经发表的论文来看,多数着眼于“仁”的结构及“仁”与“礼”关系的探讨,极少涉及孔子“仁”的思想的立脚点。这里,笔者试从这方面作点努力,就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立脚点——“患不均”经济思想谈点粗浅的认识,向学术界的同志们和广大读者求教。  相似文献   

16.
周公旦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制礼作乐"思想组成,它是儒家"德治"政治伦理思想的思想理论基石。以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丰富和发展了周公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基本形成了儒家"德治"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周公与儒家的"德治"政治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孔子伦理思想散论罗家坤80年代初,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其中发人深省的一句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孔子第一次把道德理论系统加以发挥,运用于社会政治生活。他提出...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伦理道德方面,以“仁”为核心,对“中庸”、“义利”、“忠恕”、“孝悌”、“智、仁、勇”、“温、良、恭、俭、让”和“恭、宽、信、敏、惠”等方面的思想加以论述,建立了系统的伦理思想体系。孔子的伦理思想在国家关系、人与国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建设21世纪的社会伦理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应当批判继承、推陈出新,使其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以“爱有差等”和“无差别之爱”来区分孔子的“仁”和墨子的“兼爱” ,这种区分过于表面化 ,未能把握孔墨伦理思想的深层实质。从二者伦理理念的内涵、他们对各自伦理理念的阐发和证立、以及推行途径上进行分梳 ,可以从较深的理论层面认识孔墨伦理思想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孔子“友道”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其德行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和智慧的化身.孔学的宗旨是以仁爱精神唤醒社会伦理责任和人类道德理性的自觉,其交友之道是当今化解社会矛盾,整合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友"及如何"交友"、"择友"、"处友"等交友之道,可以概括为重交友、慎择友、善处友的九字原则,是现代人格塑造及和谐人际关系建设的宝贵文化资源.本文以"交友"为中心,探寻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