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失足少年的矫正教育是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法庭教育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危害行为认知教育、法律释明及心理矫正等内容。原有的法庭教育模式将法庭教育局限于判后教育,这不能实现法庭教育的应有成效,因此,本文提出通过法庭教育内容及教育流程的科学配置,实现全程法庭教育,方能实现良好的教育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2.
汤万松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5-138
从体育舞蹈之美,谈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旨在使学生在体育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艺术熏陶,达到心灵自由自觉活动的目的,从而实现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陈姵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09-113
作为《诗经》重要的艺术手法,比和兴的含义长期以来都难被区分,关于比和兴的区分问题也成为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列出古今一些学者对于界定和区分比、兴的看法和观点,找出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从理解概念的主体、文本比较分析和比、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三个角度来分析造成比、兴难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培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7-83
佛教对宋代的学术、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宋代之前,尚没有哪个朝代的文学理论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且实现了融会贯通。宋代的佛教已非单纯属于一种外来文化,它已经与中国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融合为一体。宋代佛教是经过文化整合后而形成的中国化的佛教,有着明显的向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倾向。儒家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无法摆脱也不可超越的文化基因,而佛教博大的思想体系则将这种基因发扬光大,或者赋予其一种全新的内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宋代儒佛能够在深层次上实现贯通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唐宋之后的中国大乘佛教将世界根源归之于心这一核心概念。心的概念始成为儒学理论的重要概念,而宋代儒学最终由道学转向心学也证明了佛教的这一影响。有关文艺思想,宋代佛教界所作的阐发甚至较之儒家学者更早,对当时整个思想界产生的震动和影响是巨大的,这包括宋代佛教的思无邪说、佛教与艺术中和观、清雅艺术观念和风气的形成等等。 相似文献
5.
洪振强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63-70
从战略角度发展我国文化会展业,首先要清楚其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其次就是要有明确有效的战略思维和战略举措。其战略目标包括服务于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促进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建立文化会展业政府主导运作模式,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观众化、品牌化、规模化、国际化、信息化、主题化。其战略定位是它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和引擎。发展文化会展业的具体战略思维和战略举措主要有正确处理社会意识融合问题,完善文化会展业运作模式,充分发挥文化会展社会经济效益,充实文化会展的活动内容,提升其品质,健全有效的文化会展审批和评估机制,形成文化会展业优化发展的内在机制,积极探寻文化会展业市场运作机制,促进文化会展发挥创意而不断自我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昌忠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7-61
在近二十年的诗歌历程中,安琪创作了大量短诗,尽管题材内容有所不同,但抒情构成了它们在存在形态上的艺术共性。在抒情内容上,安琪短诗在通过文字的字面意义书写情感内容的同时,更着力呈现创作主体书写话语文本(包括抒发情感)时的情感样态和生存情状。在抒情方式上,安琪一是借助感叹号、疑问或反问句、语气助词等精心设置感叹语气,一是经由重复、排比等语言策略打造抒情句式。 相似文献
7.
何洪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2):85-93
元明清是汉语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唐宋时期的发展,元明清时期的方式状语在形式和语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状语语法标记完全成熟并广泛运用,主观化结构大量产生;出现大量实词性结构;方式介词非常丰富,变化较大,产生了一些新的方式介词;方式状语经常连用等。构成特点是:重叠结构、对称结构、像似结构、从句结构、介词结构做状语,还有多重的方式状语结构。语义特点是:可以指向跨层结构成分,前指或后指;可以是受事性成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一时期方式状语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其结构形式和语义特征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8.
朱晓青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3):90-93
策论作为历久不衰的考试文体,一直为古代社会科举取士所沿用。近些年公务员考试之申论科目,其命意设计可谓源自策论。秦观策论五十篇传世已久,历来评价甚高。秦观策论是为应制科举而作,有着明确的写作目的、政治关怀,表现出强烈的政治热情和参政意识,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其别出新意,精心结撰,在表达识见、章法结构、说理方式、修辞策略、语言锤炼等方面表现出严谨而成熟的写作风格。结构安排注重辅叙次第,抑扬开合,讲求法度之美,引文张弛有度,文丽思深;论证善于包容古今,融汇贯通。秦观策论可称文章轨范。 相似文献
9.
日本和我国同处亚洲 ,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 ,我国都与日本有很大差距。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借鉴。其外延上的特点 :既是日本对外政治的集中体现 ,也是日本稳定和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必要条件和教育立国理念的反映 ;其内涵上的特点包括招收体制、教学体制和鼓励机制的改革等。我们应调整接受和派出留学生的比例 ;广泛吸引留学生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学英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7-140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途径。我国政府发言人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运行过程中避免不了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使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深受质疑。如何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历史、现状,探讨了其在我国具体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新阶段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应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政府公信力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影响力,它包括政府政策公信力、政府行为公信力和政府绩效公信力三方面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公信力得到了持续改善。但离信任政府还有一定距离。其原因主要是:行政道德缺失,制度与机制不健全,行政行为失范。政府公信力不仅仅是政治学与管理学范畴,它与行政伦理有着天然联系,因此,以行政道德为突破口,提高行政人员的道德素质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就是要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推进行政道德制度化,完善行政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最终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构筑。 相似文献
12.
刘范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0-85
历史上中国曾有六个地方使用过桂阳的名称,这使得人们对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与桂阳有关的人和事常常有迷离困惑之感——不知这些人和事究竟是在哪个地方发生的,这种情况给地方志的编定和地方文化建设造成了混乱和纷争。本文在详细考察与历史桂阳有关的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历史桂阳的沿革变迁情况进行一番梳理,基本理清了在这一问题上的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13.
《史记·魏公子列传》遍赞宾客一句的训释历来多有分歧,教材及文选注释常相龃龉;本文对这一问题详加考求,以释前疑。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一方面坚持主观价值立场,否认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坚信只有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而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具有价值合理性,因此就公正、平等、权利等方面对两者进行了评判,确立了其对自由市场经济个人自由的价值自信,但其价值自信愈坚定其价值立场便愈显普世性,从而形成价值悖论。哈耶克的困境说明,其价值自信是片面的,难免成为另一种致命的自负。 相似文献
15.
邓晓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13-117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发展趋势的争论根源在于各方争论者没有看到无形不变资本的存在及其演变趋势。古典的技术进步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以有形不变资本替代可变资本,现代的技术进步则是以无形不变资本替代有形不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指数与价值构成指数的比例关系构成的反映技术进步对资本构成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存在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越大,即不同步越强,技术进步的作用越突显。 相似文献
16.
技术问题是技术认识活动过程中已行与未行、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是技术认识的起点,科学理论和经验是技术认识的基础。在技术认识中,理论与经验之间,技术活动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技术问题,科学理论的技术开发同样会出现技术问题。对工程师来说,还需要对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确定技术问题是真实的和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马来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8
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是既成的历史事实。当年将自然辩证法改成科学技术哲学,并在后面加上括号,特意说明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时度势做出的决定。就学科体系而言,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容和观点继承了马恩所开创的自然辩证法;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和西方科学哲学的重大区别就是它和自然辩证法的一体性。不容忽视的是,否认科学技术哲学就是自然辩证法不仅不符合历史和现实、有违整个科学技术哲学界的共识和情感,而且,有可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尴尬和负面后果。保持科技哲学的教学体系和研究系统两层楼结构下的多元化格局,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郭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45
本文在吴天墀先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几则新材料,对北宋早期四川地区的卓越学者和思想家龙昌期的生平和学术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考辨和探讨。文章对龙昌期生平的几个疑点有所辨正,并对龙昌期著述的流传情况作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9.
白金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5-100
星云口述自传《百年佛缘》(增订版)于2013年在两岸先后出版,引发宗教及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该书具有明确的史学意识,述者尊重历史叙事的准则,力求详尽、真实地还原与述者相关的历史,使该书成为研究现当代历史可参考的文献之一。该书具有鲜明的弘法意识,将人间佛教的理念贯彻始终,使该书成为星云宗教实践的载体之一。该书体现了星云的文学观,从中可以考察星云文学创作的轨迹和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秦美珠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8-123
基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的特点、现行婚恋观教育的不足以及婚恋观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幸福的重要性的实证调查,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婚恋观教育,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手段,使婚恋观教育能促进大学生婚恋道德重塑,能够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实现教育育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